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唐前期的鼎盛局面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1 . 关于下列四个朝代疆域四至的图示,不正确的是:
A.
B.
C.
D.
2 . 汉唐时代中外文化交流

19世纪末,德国地质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在《中国》一书中,把“从公元前114年至公元127年间,中国与中亚、中国与印度间以丝绸贸易为媒介的这条西域交通道路”命名为“丝绸之路”,这一名词很快被学术界和大众所接受,并正式运用。



(1)在上图的白框处,应该填上汉代丝绸之路最远到达国的名称。
(2)在下列图示的空白框内,填写汉唐时期古代中国通过陆上丝绸之路与外部世界交流的成果。

(3)古丝绸之路,和时兴,战时衰。古丝绸之路沿线地区曾经是“流淌着牛奶与蜂蜜的地方”。汉唐时期中央政权在西域地区相继有哪些措施保障了丝绸之路的畅通与安宁?
(4)丝绸之路的开辟有什么历史意义?
2019-01-18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北虹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从历史地图展现的时间和空间中,可以追寻到古代中国历史发展的踪迹。

图一

图二

图三

图四

阅读以上四幅地图,回答问题。
(1)观察如图反映古代中国不同时期(朝代)的四幅示意图。判断它们分别属于哪一历史时期,说出你的判断依据。(要求:取其中三幅作答即可,每一幅图的判断依据必须有两个)
(2)简要指出中国历代中央政府是如何处理与吐蕃关系的?
(3)综合四幅示意图,概括古代中国疆域发展的趋势
2021-11-25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长安示意图》


材料二   五陵年少金市东,银鞍白马度春风。

落花踏尽游何处,笑入胡姬酒肆中。

——【唐】李白《少年行》金光门

材料三   每日交五更……诸趋朝、入市之人闻此而起.诸门桥市井已开……酒店多点灯烛沽卖,每分不过二十文,并粥饭点心,亦间或有卖洗面水、煎点汤茶药者,直至天明。

——【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三

材料四   “唯汴水横亘中国(指东京城……首承大河(今黄河),漕引江、湖,利尽南海,半天下之财赋,并山泽之百货,悉由此路而进。’

——【元】脱脱等《宋史.河渠志》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指出唐都长安城市特点,分析其原因。
(2)综合以上材料,北宋与唐代相比,经济领域达到哪些新高度?从都城的角度简要分析。
2021-11-25更新 | 115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替示意图


材料二   唐太宗与唐玄宗前期的统治

唐太宗唐玄宗
政治勤于政事,善于用人、虚心纳谏重用贤能,整顿吏治
经济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发展经济、改革税制
文化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注重文教,编修经典

——摘编自崔明德《中国民族关系十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①和②所对应的政权名称。概述这一时期政治、经济、民族关系上的主要特征。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太宗与唐玄宗前期分别出现了什么盛世局面
(3)根据材料二,概括盛世局面出现的共同原因。
2021-11-20更新 | 463次组卷 | 20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旅顺口区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图1、图2、图3是中国古代秦朝、唐朝、明朝的疆域示意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图1


图2


图3


根据地图信息分别指出各图对应的朝代,并说明中国古代长期定都北方的原因。
2020-11-26更新 | 9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荆、荆、襄、宜“四地七校联盟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替示意图


材料二 唐太宗与唐玄宗前期的统治

唐太宗“贞观之治”

唐玄宗“开元盛世”

政治

勤于政事,善于用人、虚心纳谏

重用贤能,整顿吏治

经济

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

发展经济、改革税制

文化

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

注重文教,编修经典

——摘编自崔明德《中国民族关系十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这一时期政治、经济、民族关系上的主要特征。
(2)根据材料二,概括盛世局面出现的共同原因。
8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替示意图


材料二   唐太宗与唐玄宗前期的统治

唐太宗唐玄宗
政治勤于政事,善于用人、虚心纳谏重用贤能,整顿吏治
经济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发展经济、改革税制
文化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注重文教,编修经典

——摘编自崔明德《中国民族关系十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①和②所对应的政权名称,并概述这一时期政治、经济、民族关系上的主要特征。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太宗与唐玄宗前期出现了什么盛世局面。根据材料二,概括盛世局面出现的共同原因。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唐代在制度上有哪些创新发展?
9 . 图1、图2、图3是中国古代三个历史时期(唐代、南宋、明代)的经济发展示意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分别提取图1、图2、图3的相关信息,并据此说明其对应的历史时期。
2021-01-03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新高考质量联盟2020-2021学年高一12月联考历史试题
10 . 里坊,或称里、坊,是我国古代城市的基层居住单位;占据道路建造房屋或摆摊设点称作“侵街”。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下图为“唐代襄阳城内外里坊示意图”。


材料二 宋太宗太平兴国五年,八作使段仁诲修天驯监,“侵景阳门街,上怒,令毁之,仁诲决杖。”……仁宗天圣二年,拆除“京师民居侵占街衢者,令开封府榜示,限一岁,依元立表木(界限) 毁拆”。……宋神宗开征“侵街钱”,宋徽宗征收“侵街房廊钱”,无疑默认了侵街行为的合法性。

——摘编自李永《繁华背后:“违建”侵夺中国古代城市空间》

材料三 对于里坊制崩溃的进程及时间,中外史学界曾从经济史或城市发展的角度进行过探讨,产生了北宋初年、末年、仁宗庆历、景祐年间诸说。……这些观点,由于缺乏对里坊制整个崩溃过程的系统揭示及考证,往往流于简单化,易导致片面性。并且,上述诸说多忽视“侵街”在里坊崩溃过程中的作用及崩溃的表现。

——李合群《论中国古代里坊制的崩溃——以唐长安与宋东京为例》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影响唐代襄阳城“里坊”命名的主要因素及如此命名的目的。
(2)材料二中宋代都城出现了什么新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主要原因。归纳材料二中北宋政府的应对措施。
(3)据材料三,指出史学界研究里坊制的共识及不足之处。
(4)综合上述材料,说明“里坊”制度的研究价值。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