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唐前期的鼎盛局面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李世民大帝是中国最杰出的英明君主之一,他用他高度的智慧,殷勤而小心地治理他的帝国,不久就为中国开创了一百三十年之久的第二个黄金时代。

——摘自柏杨《中国人史纲》

材料二   像唐太宗这样有才能的人,从西汉以来,只有这一人罢了,他任用有才能的人,手下的将相没有不是这样的人的,恭谨俭约节省费用,治理天下几乎到了置刑法而不用的地步。自从夏、商、周三个朝代以来,没有见过能够和他相匹敌的,然而传位给儿子再到孙子,就遭受武氏之乱,子孙被杀,局势危急,像差点儿就要断掉的线一样,后世人从本原上推究落得这样结局的原因却找不到。依我看来,可惜的是他不明白治世原则啊!

——摘编自苏辙《唐太宗论》(译文)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的知识,对材料一的观点进行评析。
(2)根据材料二,说明作者评价历史人物的主要方法。
2019-10-16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2020学年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6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随堂练习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

——汉·佚名《桓灵时童谣》

材料二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虎,运行不劳吉日出。齐纨鲁编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

——唐·杜甫《忆昔(节选)》

材料三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清·龚自珍《己亥杂诗》


结合中国古代史所学知识,从上述材料中任意提取一个细节,指出与它相关的重大历史现象,并评述该历史现象。(要求:简要写出所提取的细节及历史现象,对历史现象的评述要准确全面。)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3 . 关于文成公主入藏所起的作用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A.表明了唐太宗开明的民族政策B.加强了唐政府对吐蕃的管辖
C.促进了汉藏的友好关系和交流D.促进了吐蕃的经济文化发展
4 . 下列关于文成公主入藏所起作用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
A.为吐蕃经济文化发展作出了贡献B.表明了唐太宗开明的民族政策
C.加强了唐政府对吐蕃的管辖D.表明了唐蕃之间的友好关系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西汉初年,币制混乱,汉武帝出于政治、经济、军事等多方面的考虑,任用桑弘羊进行币制改革。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年)武帝下令“悉禁郡国无铸钱”,废除了景帝以来的郡国铸币制度,“专令上林三官铸。钱既多,而令天下非三官钱不得行,诸郡国所前铸钱皆废销之,输其铜三官”。汉武帝还下令提高三官五铢的铸造工艺,规定“周廓其质”。在此工艺下,三官五铢边廓工整、重量准确、钱文秀丽且质量上乘,其盗铸成本较高。“……民之铸钱益少,计其费不能相当,唯真工大奸乃盗为之。”三官五铢的发行一举解决了困扰西汉金融多年的私铸、盗铸问题,且五铢轻重合宜,自汉至隋七百余年,基本上行用不废。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材料二 在武则天执政期间,虽然爆发过李敬业和宗室诸王发动的叛乱,但是吏治清明,政局稳定,使广大农民得以休养生息,因而社会生产有所发展,垦田和户口数大幅度地增长。……可见武则天执政期间唐朝国势仍在持续上升,是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她是把唐朝国势推向极盛这一历史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历史人物。……武则天一生中也存在着不少的缺点和错误。晚年时期,她逐渐走向奢侈腐化,大修宫殿、佛寺……在镇压反对势力的过程中,信用一些贪赃枉法的酷吏,大肆罗织株连,滥杀了一些无辜臣民。尽管如此,同她主要的功绩相比,还是功大于过。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汉武帝币制改革的措施。
(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武帝币制改革取得成功的原因。
(3)结合所学知识,评述材料二中对武则天的看法。
2020-09-30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白城市洮南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贞观十五年……公主嫁到吐蕃,加强了中原与吐蕃的经济文化联系”,评述的是
A.唐蕃和亲的意义B.宋夏议和的影响
C.西藏正式纳入中国版图D.土尔扈特部回归的原因
7 .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具丰实。”(杜甫:《忆昔》)对此诗评述较为恰当的是
A.客观真实,无需考证
B.文学家言,尚待求证
C.背离实际,不足为信
D.溢美之辞,不足为信
8 . 史学家陈寅恪在评述:“武周之代李唐”的历史意义时说,此“不仅为政治之变迁,实亦社会之革命。”此处“社会之革命”是指( )
A.重用酷吏,实行法治B.女皇当政,任用女官
C.扶植庶族,抑制士族D.移风易俗,推崇佛教
9 . 某文献记载:“贞观十五年,……公主嫁到吐蕃,加强了中原与吐蕃的经济文化联系。”该文献评述的是
A.唐蕃和亲
B.开元盛世
C.西域正式纳入中国版图
D.唐蕃会盟
10 .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随着唐朝的发展,由少数民族将士组成的“蕃兵”“蕃将”,成为唐朝开边拓土的重要力量,高丽人高仙芝出身于将门之家,唐玄宗开元后期出任安西都护府,镇守西域,天宝六年(747),高仙芝率一万骑兵,历经艰难险阻,长途奔袭阻断西域商路的小勃律(今克什米尔境内),俘其国王,经此一役,“诸胡七十二国皆震慑降服”。
天宝八年(749),高仙芝以石国(依附于唐朝的西域小国)不守番薯之礼为由,率军征讨,大肆杀掠,掠得大量金银珠宝,皆入其家。石国王子召引大食(阿拉伯帝国)军队进攻唐安西四镇,与高仙芝率领的唐军战于暹罗西域(在今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境内),唐军大败,自此,唐朝在西北疆域的扩展受阻。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高仙芝成为唐朝名将的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高仙芝的功过。
2019-01-30更新 | 2187次组卷 | 22卷引用:2016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历史(新课标1卷精编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