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选官制度(汉-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唐时建立起了交纳家状和举子相保制度。在唐宪宗时特别规定:“州府所送进士,如迹涉疏狂,兼亏礼教……有一事不合入清流者,虽薄有词艺,并不得申送入”。材料说明唐朝
A.选拔人才优先注重品行B.科举制度促进社会公平
C.儒学正统地位得以巩固D.科举制度逐渐走向僵化
2022-01-18更新 | 332次组卷 | 3卷引用:新疆乌鲁木齐市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1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东汉顺帝阳嘉年间,尚书令左雄建议改革察举制,并对孝廉进行分科考试。具体办法是由公府主考,儒生出身的考经学,文吏出身的考文书。公府考毕,再由尚书省复试。这一建议被采纳执行。察举制改革
A.提高了中央政府行政办事效率
B.改善了选拔人才的标准和程序
C.杜绝了选人过程中的腐败现象
D.打破了士族把持举荐权的局面
3 . 据《通典》记载,九品中正制建立之初,州郡中正由现职中央官兼任,“其有言行修著则升进之;傥或道义亏阙,则降下之”。据此可知,考察的依据是
A.血缘关系的亲疏B.儒家的伦理道德
C.皇帝下发的诏令D.应试科考的能力
2020-01-17更新 | 93次组卷 | 2卷引用:新疆乌鲁木齐市2020年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