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选官制度(汉-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隋唐以后,社会精英们大多脱离土地,搬入城市居住,在故乡以外的地方购置房产,死后也不再归葬故乡。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安土重迁观念减弱B.商品经济发展繁荣
C.选官任官制度变革D.农业赋税负担沉重
2024-05-19更新 | 11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宜春市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虽然察举制要求郡县官吏定期进行人才选拔,但“乡议士断”才是察举制的首要环节,这意味着察举对象必须先得到乡民的举荐。对基层人才而言,只有发自真心地帮助乡邻,才能够获得他们的支持而走向仕途。这说明察举制的推行(     
A.利于基层社会和谐B.提高了儒学的地位
C.带有直接民主色彩D.打破了“世卿世禄”
2024-04-11更新 | 625次组卷 | 18卷引用:江西省部分学校2024届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据载,郑弘少为乡啬夫,被太守第五伦举为孝廉。元和元年(84年)郑弘为太尉,第五伦为司空,班次在郑弘之下。“每正朔朝见,郑弘曲躬而自卑。帝问其故,遂听置云母屏风,分隔其间。由此以为故事(定例)。”这反映了(     
A.豪强势力的膨胀B.君主专制日益加强C.察举制存在隐忧D.官僚体制逐步健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下图为唐主要时期宰相出身身份对比表,据此得出的合理推论是(     

太宗

武后

武宗

宣宗~昭宗

宰相总数

29

20

8

66

士族出身

17

6

3

32

庶族出身

12

14

5

34

庶族比例

40%

70%

62%

51%

(表中数据根据两唐书中的人物传记)
A.士族得到制度上升官晋爵的保证B.高门大族的垄断地位得以延续
C.唐朝君相权的矛盾逐渐得到缓解D.地主阶级的内部矛盾有所调整
2024-03-06更新 | 10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重点中学盟校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唐代官僚体系中有“散官”与“职事官”之分:职事官“随才录用”而迁徙不定,散官则有官阶而无实际职任,二者各有品阶高下之别。唐太宗“只取今日官品、人才作等级”、授予关陇贵族功臣以高级散品,武则天时期也大幅提高科举入仕人员的散官品阶。唐朝前期统治者的做法,意在(     
A.完善人才考选制度B.提高政府行政效率C.打击门阀士族势力D.改变官吏冗滥现象
2024-01-20更新 | 184次组卷 | 5卷引用:历史(九省联考考后提升卷,江西卷)-2024年1月“九省联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有学者指出,汉朝察举制将选官用人与儒家思想相结合的意义在于,促使民众注重道德品质的自我修养提高、自觉与国家主流意识形态保持一致(     
A.保障了官僚队伍的素质B.推动了选官制度的成熟
C.增强了国家治理的效果D.展现了国家实力的强大
2023-09-21更新 | 122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西省鹰潭市贵溪市实验中学2023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以下是唐代宰相出身变化表(注:门荫,指门阀士族阶层凭借门第获得官职。)该表格反映了(     
唐德宗(公元779-805年)唐宪宗(公元805-820年)唐文宗(公元826-840年)唐宣宗(公元846-859年)
门荫入仕者10人4人3人1人
进士入仕者13人17人19人20人
A.科举制度影响社会阶层变动B.宰相执政能力显著提高
C.分散相权适应专制统治需要D.官吏选拔渐趋公平透明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家学是指儒学在家族内相传之学。家学“三世传业”在西汉是很平常的事,但在东汉却会引起人们的赞赏。对这一变化,比较合理的解释是
A.儒学正统地位已动摇B.选官制度出现了异化
C.士族地主把持了政权D.中央集权受到了削弱
2022-05-09更新 | 163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2022届高三5月适应性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9 . 东汉后期,世家大族日益重视家谱、别录、私传的修撰,“赞贤圣之后,班族类之祖,言氏姓之出”,如《崔氏家传》《李膺家录》等。这一做法的实质是
A.加强道德修养B.追求政治利益C.辨别大宗小宗D.维护经济特权
2021-09-27更新 | 7867次组卷 | 47卷引用:冲刺2024年高考历史真题重组卷03(新高考七省专用)
10 . 中国古代某时期指定的选官标准,史称“四科取士”:“一曰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曰学通行修,经中博士;三曰明达法令,足以决疑,能按章覆问,文中御史;四曰刚毅多略,遭事不惑,明足以决,才任三辅令,皆有孝弟廉公之行。”该时期是
A.西汉时期B.魏晋时期C.隋唐时期D.明清时期
2020-07-20更新 | 262次组卷 | 27卷引用:江西省铅山县一中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三校联考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