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东晋、南朝之际,本来作为人物背景的山水被重视起来,如时人王微善画,提侣“绿林扬风,白水激润”的山水画风,提出“形者融灵,而动变者心也”,认为只有心物相印,才能“以一管之笔,拟太虚之体”,画天地万物。据此可知,山水画的这一发展(     
A.推动艺术审美与教化相结合B.反映出民族交融推动绘画创新
C.体现出写意忘形的绘画理念D.表达了文人对内心世界的追求
2 . 南朝思想家范缜在《神灭论》中提出:“形即神也,神即形也。”他认为,精神与形体不可分离,形体存在,精神才存在;形体衰亡,精神也就归于消灭。其思想产生的背景是(     
A.国家强盛政治清明B.南方经济超过北方
C.科学技术快速发展D.佛教文化盛行
3 . 唐传奇多辞藻华丽,文风浮夸充满想象,多描写社会上层士大夫及文人群体的社会生活与精神世界;而宋话本更强调向“俗”,题材更丰富多彩,主要篇幅是对社会背景及底层市民生活的描写。这一变化反映了
A.文学风格由浪漫主义转向现实主义
B.下层知识分子成为文学创作的主体
C.社会主流价值观嬗变影响文学形式
D.文学的发展具有显著的时代性特征
4 . 东晋庐山贾姓士人“博通六经,尤善《庄子》《老子》”,后成为虔诚的佛教高僧慧远。出现这一现象的社会背景是
A.士族制度逐渐衰落B.社会舆论环境较为严酷
C.三教融合趋势加强D.佛教思想成为社会主流
2020-10-19更新 | 367次组卷 | 19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山东师大附中2020-2021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面是儒家思想在古代的发展情况示意图。下列对abcd四处出现起伏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A.a处处于低潮受西汉尊崇儒术的影响
B.b处处于高潮是受秦朝焚书坑儒的推动
C.c处处于低潮是受魏晋南北朝时期佛、道思想的冲击
D.d处处于高潮是受明清时期批判思想的推动
2024-05-13更新 | 67次组卷 | 95卷引用:山东省邹城二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海上丝绸之路

材料一

材料二   “黑石号”是1998年在印尼附近海域打捞出水的一艘来自阿拉伯的唐代沉船。根据船身结构推测,“黑石号”可能是当时印度或阿拉伯造的单桅缝合帆船。依据航运线路分析,学者普遍认为“黑石号”应该是从扬州出港,目的地是波斯湾,沉船年代确认为9世纪上半叶。船上满载中国货物,仅瓷器就达67000件,产地包括湖南长沙窑、浙江越窑、河北邢窑和广东地方窑等。出水的诸多瓷器,其图案与纹饰都带有明显的阿拉伯风格,如飞鸟、摩羯鱼等。“黑石号”承载的宝藏印证了唐代中国和印度洋西北岸的西亚、北非诸国已存在规模巨大的海运贸易。

——摘编自周靖、罗明《中外历史一百讲》

(1)根据如图所示,指出唐代和宋代海上丝绸之路的主要不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宋代海外贸易繁荣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黑石号”考古发现的史料价值。
2024-02-28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临沂双语学校2024届高三1月学科素养水平监测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摘编自李梦羽《中国孔子庙空间分布特征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别说明推动和阻碍汉至南北朝时期孔子庙修建的因素。
(2)根据材料指出唐朝孔子庙分布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8 . 下图为中国古代文献中“仁”“礼”词汇出现频率变化图。对隋唐时期“仁”的频率变化原因理解正确的是(     

A.道教佛教盛行冲击儒学地位B.国家统一需要强化思想控制
C.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增强D.社会经济繁荣促进文化交流
9 . 图1、图2、图3分别是我国唐朝、南宋、清朝增建的孔子庙分布情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据孔祥林《世界孔子庙研究》


分别指出唐朝、南宋及清朝增建孔子庙的空间分布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张骞出使西域可谓是磨难丛生,一出陇西便被匈奴人“得之",受困匈奴“十余岁",令其 娶妻生子,安于游牧生活,但张骞始终"持汉节不失",等待继续西行的时机。西汉王朝依靠 强大的政治、经济实力“凿空西域"后,''明珠、文甲、通犀、翠羽之珍盈于后宫,蒲梢、龙文、鱼 目、汗血之马充于黄门,卷象、狮子、猛犬、大雀之群食于外囿。殊方异物,四面而至。”乌孙使 者……派遣使者“献马",朝贡于汉。大宛国思汉威,“遣子入侍,质于汉安息国闻西汉王 朝使者至安息,"安息王令将二万骑迎于东界"。东汉史家班固评论曰:“自建武以来,西域思 汉威德,咸乐内属。“

——摘编自高福顺《汉代丝绸之路的兴衰变迁与历史意义》

材料二  唐朝在扩展对外交通方面无疑是极为成功的。在这方面,史书多有记载。如唐德宗时 宰相贾耽撰写的《皇华四达记》就曾记述说:当时,通往周边民族地区和域外的主要有七条交 通干道:一曰营州人安东之道,二曰登州海行人高丽、渤海道,三曰夏州塞外通大同、云中道, 四曰中受降城人回鹘道(参天可汗道),五曰安西人西域道,六曰安南通天竺道,七曰广州通 海夷道。在扩展对外交通干道的同时,唐朝还在沿途遍设驿所。据《唐六典》载,当时天下共 设驿1639所,其中,水驿260所,陆驿1297所,水陆相兼驿86所。

——摘编自宁欣《唐代对外开放与经济繁荣》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汉代丝绸之路开辟成功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唐朝拓展对外交通干道的意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