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随着穆斯林的向东扩张,阿拉伯人建立起横跨欧、亚、非的大帝国、阿拔斯王朝初期,哈里发大权独揽,各行省听命于中央.在帝国政府中,外族虽可参与,但穆斯林与异教徒之间地位仍有较大差异.阿拉伯人不仅大力经营东方商道,从唐朝引进大宗商品及火器、造纸技术,而且大量吸收各地文化,翻译和保存了很多古代文献。王朝后期,帝国采用了选募士兵的方法,使突厥军人势力渐渐崛起.突厥将军跋扈,任意拥废君王,哈里发如同傀儡,各省总督也纷纷割据自立。

——摘编自许倬云《万古江河》

材料二   唐朝建立后,立即着手进行统一全国的战争。在魏晋以来民族大融合的基础上,唐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羁縻政策的推行,推动了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团结巩固。随着对外关系的发展,唐政府也吸纳了不少外国人供职,外来宗教也大量涌入中国,但受尊崇的仍是道教和佛教,唐玄宗喜立边功,用募兵制取代府兵制,使得边防重镇军事实力迅速增强。安史之乱后,为弥补财政亏空,唐朝对税收体制做出重大调整,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唐中央的经济力量。

——摘编自朱绍侯、齐涛主编《中国古代史》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阿拔斯王朝与唐朝在国家治理上的异同。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唐朝国家治理对中国历史的意义。
2023-01-29更新 | 504次组卷 | 12卷引用:四川省眉山市青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中国早期翻译的佛经,大多通过外来僧侣口授或西域胡本转译,译文多有增损差讹。到唐朝时,佛经已由本国僧人主译,大量传入中国的梵本佛典被译成汉文,译文质量远超前朝。唐朝译经的发展反映了当时(     
A.三教并行政策的推行B.西域文化影响力的消减
C.中外交流趋势的加强D.佛教本土化进程的开启
3 . 唐朝诗人王维亦官亦隐,白居易既学炼丹又虔诚礼佛,柳宗元公开宣扬自己“援佛入儒”的思想经历。这说明唐朝时期(     
A.儒学出现危机B.奉行三教并行政策
C.道教突破发展D.佛教取得统治地位
2023-01-16更新 | 1027次组卷 | 57卷引用:四川省南充市第九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魏晋时期中国本土的佛学者或用佛教术语比附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概念,或援引中国固有文化的经典事例调和夷夏关系。如牟子《理惑论》,强调佛教戒律与传统中国“古之典礼无异”。佛教学者这些举措意在(     
A.顺应民族交融的趋势B.打击儒学的统治地位
C.减轻佛学传播的阻力D.推动儒佛理论的融合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颜真卿书法笔力厚重,体貌庄严,被誉为“盛唐风骨”。后世形容其字“一副大丈夫气派,望之正义凛然”。下列作品中符合此风格的是(     
A.B.
C.D.
6 . 据韩愈《原道》描述,当时僧人、道士均视孔子为“吾师(释迦牟尼、老子)之弟子”, 而儒者们“乐其诞而自小”。为此,韩愈主张     
A.贵儒尊道B.无为而治C.复古崇儒D.三教并行
7 . 马球起源于波斯,是一项对抗性很强的运动。唐代不少皇帝迷恋马球,玄宗能在空中击球百次不落,僖宗自称可以中马球状元。不光皇帝喜欢,军人、文人甚至女性也挥杖上场。据此可知,唐代(     
A.皇帝的喜好决定文化兴衰B.女性的社会地位显著提高
C.具有刚健豪爽的精神风貌D.外来文化成为文化的主流
8 . 《西游记》中孙悟空是道教出身,七十二变就是向菩提祖师学的。“孙悟空本领再大也跳不出如来佛的手心”既体现了佛法无边又存在着一定的等级观念。这从侧面折射出魏晋隋唐时期(       
A.佛教开始传入B.佛道教广泛传播C.儒学正统丧失D.“三教合一”趋势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汉唐时期是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重要阶段,这一时期的文化不仅取得了巨大成就,而且表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总体来看,汉唐文化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统一与兼容:二是斗争与发展:三是继承与创新:四是吸收与消化:五是高潮与低谷。

——摘编自熊铁基《汉唐文化发展的特点》

根据材料,围绕“汉唐文化的特征”拟定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释。(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
10 . 陕西西安出士的唐代何家村遗址中发现的钱币,既有唐代流行的开元通宝,又有日本元明天皇铸造的和同开环,还有波斯的萨珊银币、东罗马金币等。这一发现可用于说明唐朝(     
A.货币制度混乱B.民族交融深化C.市镇经济繁荣D.对外交往活跃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