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宋初专制集权的加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6 道试题
1 . 宋代的地方最高行政区划是“路”,同时设转运使、安抚使、提点刑狱等分掌其权力。在路的下级单位州设立通判,使其与知州具有同等地位,彼此制约。这种制度设计意在(        
A.加强地方权力B.加强中央集权C.分割丞相权力D.完善监察机构
2020-05-13更新 | 507次组卷 | 32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物理类)
2 . 北宋名臣包拯清正廉洁、刚正不阿,民间尊称他为“包相爷”。他曾担任过转运使、兵部员外郎、开封府知府和枢密副使等,其中“位同宰相”的是(        )
A.转运使B.兵部员外郎C.参知政事D.枢密副使
2020-04-27更新 | 1716次组卷 | 79卷引用:吉林省公主岭市第三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史书记载:“赵宋立国,行伍出身的赵匡胤谓近臣日:‘今之武臣,欲尽令读书,贵知为治之道.以至于出现‘盖宋之政治,士大夫之政治也。政治之纯出于士大夫之手者,惟宋为然的局面。”这说明宋代
A.强化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B.实现了官员间的相互监督
C.治国理政方式发生了转变D.保证了政府决策的有效性
4 . 下列中国古代的官职中负责财政的是
A.御史大夫B.通判C.枢密使D.三司使
5 . 《朱子语类》记述道:“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靖康之祸,虏骑所过,莫不溃散。”作者认为北宋制度设计
A.达到了加强中央集权的目的B.提高了政府机构的行政效率
C.根本上杜绝割据存在的隐患D.导致地方贫弱无力对抗边患
2020-01-20更新 | 546次组卷 | 3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希望高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北宋名臣蔡襄曾说:“枢密院要兵则添,财用有无不知也;管军将帅少兵则请增,不计较今日籍倍多,何故用不知也;三司但知支办衣粮日日增添,不敢论列,谓兵非职事也。”“各为之谋,以至于此。”这反映了北宋
A.兵士激增国家负担重B.专制集权得到了强化
C.中央官僚政治的弊端D.军队战斗力大大下降
2020-01-13更新 | 896次组卷 | 29卷引用:吉林省白山市长白县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   (北宋)规定州郡长官由文臣担任,长官之外另设通判,使其互相牵制。后来,又把全国州郡划分为15路,陆续在各路设转运使、提点刑狱(管司法兼监察)按抚使(管军事,有时也兼管民政)提举常平(管长平仓救济、农田水利等)等四司,统称“监司”,也都由文臣担任,只有安抚使使用武人。

——摘编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初和唐代中后期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并分析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宋代为加强地方管理采取的主要措施。
2019-12-11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延边州汪清县四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历史试题
8 . 针对唐朝末年以来藩镇割据现象严重的局面,宋太祖所采取的解决措施有
①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牢牢地控制了军队
②在地方设置转运使,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
③取消行中书省,设“三司”,加强中央集权
④派文官担任各地州县长官,陆续取代原来藩镇下的爪牙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9 . 有关北宋初年加强中央集权的说法中,错误的一项是
A.铲除了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基础B.有利于国家的统一与安定
C.导致政府机构重叠,开支庞大D.使军队战斗力大大提高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唐制,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又还中书又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尚书省但主书镇“奉行”而已。

——朱熹《朱子语类》

材料三   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逐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行政一切收了,州郡逐日就困弱。……靖康之役,虏骑所过,莫不溃败。

——朱熹《朱子语类》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三个朝代分别推行的地方管理制度。
(2)根据材料二叙述,说出唐朝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的主要职责是什么?三省六部制的实行有什么作用?
(3)材料三中北宋“尽夺藩镇之权”中“兵也收了,财也收了”的具体措施指哪些?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