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宋初专制集权的加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1 . 宋朝形成了“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的局面。这反映出
A.宰相职权范围扩大
B.专制皇权达到顶峰
C.君权对相权的制约
D.中央对地方控制加强
2019-01-30更新 | 2078次组卷 | 130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田家炳实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学程质量测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2 . 中国古代吏治腐败时会出现以钱买官的现象。“三千索,直秘阁,五百贯,擢通判”,就是对这一现象的揭露。这句话所反映的情况发生在(   
A.秦代B.汉代C.唐代D.宋代
2019-01-30更新 | 100次组卷 | 34卷引用:吉林省吉林市第五十五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北宋初期,行使监察职能的御史弹劾官员时很少涉及宰相。至北宋中期,御史则与宰相“分为敌垒,以交战于廷”。这种现象反映了
A.官僚内部斗争集中于相位之争B.宰相位尊权重的传统开始改变
C.专制权力得到进一步强化D.监察官员与宰相权力基本对等
2019-01-30更新 | 4515次组卷 | 126卷引用:2012-2013学年吉林省长春十一中高一上学期期初考试历史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4 . 唐代五代,中央集权大为削弱,扭转这一局面,宋初采取的重要措施之一是
A.文官任知州B.设三司使
C.设枢密院D.施行将兵法
2019-01-30更新 | 2620次组卷 | 67卷引用:2016-2017学年吉林省吉林市五十五中高一上期中历史试卷
5 . 中国古代的一个王朝推行“崇文抑武”“强干弱枝”的国策,通过“收其精兵,削夺其权,制其钱谷”“派文臣任知州”“设置通判”等措施,加强了中央集权。这个王朝是
A.汉朝
B.明朝
C.唐朝
D.北宋
2019-01-24更新 | 293次组卷 | 24卷引用: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尔罗斯县蒙古族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中书主民,枢密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的权力分散局面出现在
A.宋朝
B.隋唐
C.秦朝
D.明清
7 . 宋朝“掌天下山泽之货”“掌天下财赋之数”“掌天下户口、赋税之籍……以供邦国之用”的机构是
A.中书门下
B.政事堂
C.三司
D.枢密院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好男不当兵,好铁不打钉”是宋代极为流行的俗语,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发现宋代的哪一社会现象
A.中央集权
B.外患频仍
C.强干弱枝
D.文人政治
9 . “五代十国后建立的北宋王朝能够稳定下来的法宝就是对所有事情都要预先防范,委曲周全地进行制约。”下列属于这一“法宝”核心精神的是(   
A.在边疆设立节度使B.分化事权使各部门相互牵制
C.置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D.设通判监督地方长官
2019-01-01更新 | 395次组卷 | 37卷引用:2016-2017学年吉林省梅河口市五中高一上期末历史试卷
10 . 北宋时,真宗欲立刘氏为贵妃,因宰相李沆反对,只得收回成命;仁宗想提拔才能平庸的外戚为官,遭台谏官集体谏诤,只能怏怏作罢。类似的事情在有宋一代时有发生。由材料可知
A.专制主义中央集权遭削弱
B.相权和谏议权进一步加强
C.分化事权致行政效率低下
D.皇权受到文官政治的制约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