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宋初专制集权的加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 . 宋代是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宋王朝建国的特殊性,使宋太祖为了避免五代以来的教训进行了比较大的官制改革,尤其是制约机制的设计相当完备。就其设官分职达到的相互维系、牵制之功能及缓解冲突而言无疑是成功的;就其行政效率来看,却是不成功的。

——摘编自王志立《北宋官僚制约机制产生的背景》

材料二:然就宋人孟元老所追忆之《东京梦华录》观之。则北宋盛行时之汴京市场形式已大改观:第一,随处皆有小卖行贩,交易并不限于市区。第二,随处街面,皆有商店酒楼旅舍瓦子(即戏场)之开设,场市分区之形式全不存在,第三,交市时间上之限制,亦不存在,每日自天未明至于深夜或竞通宵,皆有交市之行为。第四,商店之开设,交易之举行,虽脱离市区地域之限制,然常有多数同业商店及多数同业贾贩之交市,集合于特殊之街巷,或特殊便利之地点,称之为“行”或“市”。

——李剑农《中国古代经济史稿》

材料三:当时(宋代)都市制度上的种种限制已经除掉,居民的生活已经颇为自由、放纵,过着享乐的日子……柳永使宋词进入一个慢词的历史新时期,大胆吸收口语、俗语入词。

——加藤繁《中国经济史考证》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朝在中央官制上“制约机制”、“设官分职”的具体措施。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宋朝“汴京市场形式之大改观”的主要表现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柳永词”的特点。并指出柳永的词属于哪一流派

2018-01-01更新 | 14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重点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热身联考历史试题
2 . 历史上的中央与地方关系就像钟摆一样,一时摆向这边,一时摆向那边。如何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历代统治者必须面对的重大问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借鉴夏商以方国、部落为主的统治体制弊端的基础上,西周采取大量分封同姓为地方诸侯,将分封制和宗法制牢固结合在一起。无论同姓子弟还是异姓诸侯,接受了周天子的封赐后就成了“小宗”,而周天子则是“大宗”。用这种称谓意味着受封诸侯都被纳入了周王室的宗法网之中。宗族内部长幼、嫡庶和尊卑之别的“礼”成为了周的政治规范。

西周分封示意图


   

——摘编自李龙、李策《中国古代分封制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比较研究》

材料二   为了削弱地方势力,赵匡胤便把所有的地方军队编为中央军队——禁军。派人做一些木人发给各地方作标准,凡是体格符合标准的壮丁,都编入禁军。地方剩下的都是些老弱残疾,编为厢军,他们只能修桥补路,要造反也造不起来。此外,地方自唐以来,一个大州管几个小州,叫支郡。宋代取消支郡,一个州就只能管一个州。把州郡的财政也收归中央,又规定以文人知州郡,这样,即使一个大州也不能和中央抗衡,地方就不可能形成“尾大不掉”的局面。

——邓广铭等《中国古代史讲座(下)》

材料三   元朝在完成全国大统一以后,在全国范围内逐渐固定为辽阳、陕西等十行省,成为地方的最高统治机关。行省于地方事务,无所不统,与宋地方长官行政、军事、财政三权分掌的体制相比,元的行省拥有的权力要大得多,但仍是“遵成宪以治所属,决大狱,质疑事,皆中书报可而后行。”行省制度的设制,是由当时境土辽阔、交通不便,以及蒙古作为一个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内地原来深刻的矛盾没有缓和,而民族矛盾又形尖锐的形势需要所决定的。行省制度一直为后世所沿行,其区划也基本上从元代开始确立。

——整编自周良霄等《中国断代史系列·元史》


(1)根据材料一中的文字和图片,并结合所学,分析周代分封制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概括宋初为削弱地方势力而采取的措施。结合所学,简述宋朝地方行政制度的调整。
(3)根据材料三,概括元代设立行省制度的现实原因。结合所学,指出行省制度创立的意义。
2023-12-03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北仑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3 . 从上世纪后期开始,学界就不断对20世纪初以来宋史研究的状况、成就进行综述、总结。

材料一

“唐宋变革论”是20世纪前期日本学者内藤湖南提出的重要观点。他认为:中国中世和近世的大转变出现在唐宋之际,唐代是中世的结束,而宋代则是近世的开始。具体而言,从唐到宋的变化主要有以下几方面:①贵族政治让位于君主独裁;②农民自由度提高,私有财产权得到承认;③科举普遍化与官僚政治的成熟;④朋党由贵族权力斗争过渡到政见之争;⑤货币大量流通,货币经济盛行。

——据内藤湖南《概括的唐宋时代观》

材料二

近期宋史学界的领军人物在讨论宋代历史地位时已抛开社会形态理论和唐宋变革论,从宋朝自身历史所取得的文明成就与前后代相比较来说明宋朝的历史地位,如王曾瑜以为“宋代文明胜过唐代文明的却有教育、经学、科技、史学、宋词和散文六项。当然,以上的比较并不完全……宋代文明在当时世界上占据领先地位。宋代以后,文化方面不是没有新的进展,例如,人们常常称道的元曲、明清小说、李贽和明末清初思想、乾嘉学派等……但总的说来,中华文明已愈来愈趋于落伍了。”

——摘自李华瑞《改革开放以来宋史研究若干热点问题述评》

材料三

从军事威力、战略创新和势力范围来衡量,宋朝无疑是个虚弱的朝代,最终它也被外族灭亡。宋朝的苟延残喘以至最后灭亡的原因绝不是单一的,但它对内政比对军事的重视可说是其国家衰弱、士气消沉、世风日下的重要原因。

——选自卜正民主编《哈佛中国史——宋的转型》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指出宋朝为实现“君主独裁”设置的分化相权的两大机构名称。结合所学,为宋朝“农民自由度提高”和“科举普遍化”结论提供历史依据。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概括宋代文明在经学、科技方面超越前朝之处。结合所学,指出李贽在思想上新的进展之处。
(3)根据材料三,指出导致宋朝衰亡的症结。结合所学,概括王安石变法试图提升军事威力的举措及其结果。
4 . 宋朝是中国封建社会一个重要的变革时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代文化是唐代文化的延续和发展。唐代所建立的三省六部、科举、均田等制度,已经标志着行政管理体制的完善。宋代又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更加完善的文官制度,中枢大臣之间,中央和地方之间得以相互制衡。

——摘编自袁行霈《中华文明史》

材料二   唐代婚姻形式与礼俗基本与前代相同。受士族崇尚婚姻的影响,唐代社会上层极重择婚时的门当户对。由于门阀世族的消亡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宋代在婚聘上有两个重大变化:一是择偶标准不像以前那样重门阀世族,而看重金榜题名;二是比较计较婚姻关系的物质财富。在宋代,富商娶宗室女的现象司空见惯。

——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以三省六部制为例,简述其如何体现“行政管理体制的完善”,并说明宋代中枢机构之间分权的举措。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指出唐宋择偶标准不同所反映的宋朝社会新变化,并说明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
2023-11-23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三锋教研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我国幅员辽阔,疆域广大。为了巩固统治,历代统治者设计出各种政治制度尽显治国智慧。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周之失在于制,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汉有天下,矫秦之枉,徇周之制,剖海内而立宗子,封功臣……天子之政行于郡,不行于国,制其守宰,不制其候王……

——柳宗元《封建论》

材料二   盛唐年间,出于巩固新拓领土和加强边疆守备的战略需要,在边地设十节度使,领边防节镇。

后内地刺史加受节度使衔。安史之乱后失于外重,尾大不掉,终于酿成藩镇割据。宋代统治者十分重视唐代藩镇割据的历史经验,厉行中央集权,走向剥夺地方,强干弱枝的极端,限制和破坏地方的经济文化建设。

——摘编自林英男《唐宋时代地方行政体制和强干弱枝传统的形成》

材料三   行省虽然拥有经济、军事、行政等权力,但这些权力都是元廷让渡给地方的,最终的决定权还操控在中央的手中,因此行省权力大而不专,这决定了它只能为朝廷集权服务。而行省行政区划中采取犬牙交错的划分原则,又从客观上瓦解了地方割据的地理条件。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西周、秦朝和汉初的地方行政制度,并指出汉武帝为制“侯王”采取的行动。
(2)根据材料二、概括宋朝与唐朝处理中央与地方关系的不同之处。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北宋加强对地方财政、军事控制的举措。
(3)根据材料三,概括行省制能加强中央集权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行省制的积极影响。
6 . 【社会与变革】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论证中世结束于唐代,近世开端于宋代的“唐宋变革论”,最早是由日本学者内藤湖南提出的,被欧美学者称为“内藤假说”。“唐宋变革”是指中唐至北宋的变革,并非仅指唐宋之际。其核心主张是,从唐到北宋是一个从贵族政治转向君主独载体制的过程。所谓君主独裁,就是把权力集中到皇帝一人手上,并通过与之配套的官僚体制来展现这种权力。在内藤看来,这种特殊形态的君主独裁制贯穿了北宋以后的中国社会,而君主独裁下的社会阶层反而相对平等,也就是平民社会取代了贵族社会。迄今仍有很多历史学者将唐朝的三省制视作较为合理的官僚制度,但内藤将其理解为贵族制度,即体现了贵族力量和君权的妥协,按照皇帝意旨由中书省写下来的诏书,门下省有权审阅、驳议,因此门下省就代表了贵族的意志。

——摘编自陆扬《唐宋变革论错在哪?》

材料二   由中国学者王瑞来提出的“宋元变革论”,从南宋历元,跟明清、乃至近代的联系来观察历史。其核心主张是,宋元大变革使中国社会开始向近代转型。经济高度发达的江南,最近最直接的基础是南宋和元代。……南宋政府的多次发行的纸币会子已成为社会主要支付手段,在“钱褚并用”的基础上,贵金属称量货币白银也开始跻身于流通领域。特殊的国际政治格局之下,依托江南发达的商品经济,历来的“头枕三河,面向西北”的立国态势,在南宋终于彻底转向为“头枕东南,面向海洋”。“宋人们的生活环境,与过去中国的状况相比,具有划时代的变化,靠近了现代的我们。”

——摘编自王瑞来《从近世走向近代——宋元变革论述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运用相关史实说明“君主独裁制贯穿了北宋以后的中国社会”。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北宋时期推动“平民社会”出现的历史原因,并概括南宋以来中国古代出现的“靠近了现代的我们”的主要经济现象。
2022-10-16更新 | 355次组卷 | 7卷引用:浙江省普通高中浙里明史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阶段性联考模拟历史试题
7 . 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大体存在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两种基本模式。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西域设置都护府的形式从汉代一直延续至唐代。唐代还将这种制度推广至东、北、南、西各个方向的边境地区。

——摘编自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

材料二   唐朝开边之后,对当地民族采取羁縻式管理,委其首领自治,驻军较少。但此种统治方式不稳定,后东突厥重为边患,契丹等族也一再生事。唐廷被迫大量增加边防驻军,形成若干边防大军区,其长官称为节度使。节度使本职仅管军事,然边地形势复杂,为重其权,常使之兼管军储、财政,进而监察地方。因联防需要有时或以一人兼数节度使。于是形成边将权重的现象。

——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材料三   宋代行政区划与唐无大差异,而行政组织与运用则大有不同。盖宋室君臣鉴于唐末、五代藩镇权重,故对于地方行政采取绝对控制政策。其方法:最高级地方行政区划之路,不置元首性之长官,而以帅、漕、宪、仓诸司,分掌众务,不相统属,互相牵制不能自专。上自诸路使司,下至县知事,皆以中央文官权充,以便中央直接控制。犹惧知事官权太专,又置通判,以资牵制与监视。

——摘编自严耕望:《中国政治制度史纲》


(1)结合所学,列举材料一所述的唐代在四周边疆设置的都护府。
(2)依据材料二分析唐朝设节度使的原因,结合所学论述此举的后果。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概述宋代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8 . 有学者认为: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理学家程颐就将“百年无内乱”列为宋代“超越古今者五事”之首

——朱熹《河南程氏遗书》卷15

与程颐大致同时的邵雍在临死前写下:“生于太平世,长于太平世,老于太平世,死于太平世”。

——邵伯温《邵氏见闻录》卷18、卷20

材料二   比起国内贸易的突飞猛进,对外贸易的增长更为明显……对外贸易量远远超过以往任何时期……穆斯林商人和水手从事贸易的积极性,也加速了海外贸易的发展……因而,宋朝时的中国正朝成为一个海上强国的方向发展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上)

材料三   不返本开新,不接续源头活水,综合创新便会食多不化,推陈出新就会迷失方向;不综合创新,不引进众家异说和外来文明,返本开新便会泥古不化,推陈出新就会乏力苍白;不推陈出新,不致力于内部创造,返本开新就会徒说空话,综合创新也会主体不明因此,“三新”之说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则儒学的继承与创新庶几可以顺利进行

——牟钟鉴《儒学继承与创新的三种途径》


(1)结合所学,指出宋代为除“内乱”、致“太平”所作的地方收权设计。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宋代对外贸易繁荣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指出北宋前期儒学面临的危机及“推陈出新”后的儒学内容。
9 . 学习中国古代史,宋代是无法绕过的一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北宋某大臣上书皇帝言:“宰相制国用,从古然也。今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中书视民之困,而不知使枢密减兵、三司宽财以救民困者,制国用之职不在中书也。”
(1)据材料一概括北宋时期加强君主专制采取的措施。(不得摘抄原文) 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中书”、“枢密院”、“三司”的长官称谓。
材料二

材料三   “梦里曾作南柯守,少时元是东陵侯。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
——(宋)陆游《杂赋》
(2)依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三例说明宋代商业经济繁荣的表现。
材料四 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李约瑟博士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所说:“中国的科技发展到宋朝,已呈巅峰状态,在许多方面实际上已经超过了18世纪中叶工业革命前的英国或欧洲的水平。”
材料五 英国史学家汤因比说:“如果让我选择,我愿意活在中国的宋朝。”中国学者余秋雨也说:“我最向往的朝代就是宋朝。”
(3)根据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说说令汤因比、余秋雨选择和向往宋朝的原因。
2016-11-18更新 | 469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2012学年浙江省台州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10 . 体制的创新是国家发展的保障和前提。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初,循唐、五代之制,置枢密院,与中书对持文武二柄,号为‘二府’……中书、密院既称‘二府’,每朝奏事,与中书先后上殿。”
——《宋史》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宋朝在中央官制上的创新表现,并对该制度进行简要评价。
材料二 美国的创新在于:它建立了这样一个政府,它分权但不分裂,制衡却不抗衡;……20世纪20年代末,为了拯救市场,唯一的办法居然是“中止市场”!但“中止市场”又不是“消灭市场”,需要的是一种能够“控制”市场的权力,而执行这种权力的恰恰是国家!
——摘编钱乘旦《世界现代化历程》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美国在制度创新方面的具体表现,并简要分析其影响。
材料三   1776年,亚当·斯密发表《国富论》,系统地阐述了自由主义经济理论,主张限制政府在经济事务中的操控,让市场机制即“看不见的手”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1824年,英国与普鲁士签订条约,规定两国船只在彼此港口中所征关税平等。1834年颁布《济贫法修正案》,维持了资本主义自由劳动力市场。 1852年,英国议会发表原则声明,称自由贸易是英国的国策。
——据人民版历史必修二整理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在经济体制方面的创新,并概括英国成为“世界工厂”的主要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