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宋初专制集权的加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钱穆指出:“宋代政制,虽存唐人三省体制,而实际绝不同。宋初宰相,与枢密对称‘两府’,而宰相遂不获预闻兵权。又财务归之三司,亦非宰相所得预。”据此可知,宋代(     
A.沿袭并完善唐三省六部制B.宰相成为有名无实的虚职
C.中枢各机构间的矛盾尖锐D.以分化事权之法加强皇权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初承袭的是晚唐 五代藩镇—支郡—县的政区统辖模式,藩镇之长官节度使是事实上的高层政区首脑。太祖立国之初,即罢诸强藩典中央之兵,次则集天下精兵于京师,以削弱藩镇之力量。太宗时所有统县政区都直属中央。取消高层政区的后果,是中央难以因地制宜地处理数以百计的统县政区的行政事务,中央政策在地方之执行又缺乏有效监督。此后,转运使成为高层地方行政组织。

——摘编自余蔚《宋代地方行政制度研究》

材料二   大明政权建立之初,地方上承袭了元代的行中书省制度。明初承袭了元代行省权大且集中的基本特点,“举凡钱粮, 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朱元璋认为这无疑会对其新王朝构成潜在的威胁,便把元代行省的权力一分为三,即以承宣布政使司管理地方政务,提刑按察使司管理司法狱政,都指挥使司掌地方军权。但其不可克服的缺陷也日益凸显:地方最高权力向三司分流,从而使地方明显缺乏自己的政治“中枢”,严重影响了地方行政管理的效力,并且过于分权与钳制也不利于中央集权的强化。督抚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以监察官的面目出现,并在实际行使权力的过程中迅速成为地方政权的最高中枢,弥补了这一“真空”,并凌驾于“三司”之上,总领一省、数省的军政、民政,从而日益走向封疆大吏。

——搞编自史云贵《承袭与变异:明清督抚制度述论》


请回答:
(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说明宋、明改变前朝地方制度的相同原因。分别采取了什么对策,效果如何?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宋、明后来调整地方行政制度的相同原因,并请说明宋、明地方行政制度演变的特点。
2022-10-31更新 | 298次组卷 | 20卷引用:河南省中原名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据《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十七载:至道元年(公元995年)正月戊子,宋太宗诏日:“自今参知政事宜与宰相分日知印,押正衙班。”宰相、副宰相、亲王商议军国大政必须在政事堂进行。这在本质上反映了宋代(     
A.君主专制的加强B.决策效率的提高
C.中央机构的膨胀D.宰相权力的扩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宋太宗曾亲自操持一次科考,不仅录取五百多人,大大超过以往规模,又打破常规予以超等任官,“宠章殊异,历代所未有也”。宋太宗的做法(     
A.增强了官员执政能力B.推动了科举制度完善
C.践行了崇文抑武方针D.助长了保守政治风气
5 . “沈括出身于仕宦之家,幼年随父宦游各地。嘉祐八年(1063年),进士及第,授扬州司理参军。宋神宗时参与变法,历任太子中……三司使等职。熙宁五年,淮南饥荒,沈括受命巡察,发放常平仓钱粮,疏通河渠。元丰三年(1080年),出知延州,兼任富县路经略安抚使,驻守边境,后被贬。晚年移居润州(今江苏镇江),隐居梦溪园。”材料中沈括的经历主要可以用于探究宋代(     
A.科举完善与社会流动B.经济繁荣与社会保障
C.士人品格与科技进步D.政治制度与社会治理
6 . 宋太祖创设“通判”一职。通判由皇帝直接委派,辅佐州政,可视为知州副职,但有直接向皇帝报告的权力,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皆可裁决。知州向下属发布的命令必须要通判一起署名方能生效。由此可见,通判的设立(     
A.加强了中央集权B.提升了行政效率
C.缓和了阶级矛盾D.巩固了君主专制
2022高三上·海南·学业考试
真题 名校
7 . 种植桑、枣树是唐宋以降施仁政的象征。宋太祖下诏“广植桑枣者”免税,“伐桑枣为薪者”治罪;西夏有“禁民伐桑枣为薪”的规定;金朝也规定“凡桑枣,民户以多植为勤”,即使户籍少的猛安谋克也须拿出十分之一的土地种植桑枣。上述现象说明两宋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表现在(     
A.疆域拓展B.民户管理C.文化认同D.政权认同
2022-09-11更新 | 4154次组卷 | 49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2-23高一上·全国·单元测试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如表为宋太祖时期中央所辖州县数量统计表(据《宋史地理志》整理),根据如表中的信息,最有可能得出的历史结论是宋初(     
时间
公元960年111638
公元979年2971860
A.崇文抑武得到贯彻B.地方治理得到强化
C.经济重心完成南移D.地方机构人浮于事
2022-09-05更新 | 1515次组卷 | 23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南召县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宋史》记载:“艺祖(太祖)革命,首用文吏而夺武臣之权,宋之尚文,端本乎此……自时厥后,子孙相承。”这反映出北宋(     
A.制度建设呈现革新沿袭B.武将文臣势同水火
C.冗官冗费羁绊社会发展D.政治生态缺乏生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北宋设置了许多路级机构,主要有转运司、安抚司提举常平司和提点刑狱司等。四司中的转运司又称“清司",主管一路的财政:安抚司又称“帅司”,主管一路的军政,除安抚司外,其余统称“监司"。此外,各司都有一个职能,即分别监察本路官员,又彼此监督,互不统摄。这说明宋初体制的特点是(     
A.事权分化,集权加强B.军权独立,形成割据
C.军政统一,效率提升D.吸取教训,重文轻武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