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宋初专制集权的加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6 道试题
1 . 宋太祖明令后世子孙不得诛杀文人,当时的宰相赵普更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美谈。“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口号也是宋代提出来的。这种局面的形成主要是因为(     
A.宋朝统治者得位不正B.唐中期至五代政局的启示
C.安史之乱的经验教训D.辽与西夏带来的边疆危机
2023-02-17更新 | 99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三门峡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947年,后晋被契丹灭亡,禁军统领刘知远建立后汉。952年,后汉灭,禁军统领郭威经澶州兵变而黄袍加身,建立后周。960年,后周禁军统帅赵匡胤建立宋朝,史称北宋。为防止禁军统帅夺权,宋初统治者采取的措施有(     
①将地方精锐部队编入禁军
②实行崇文抑武的方针
③枢密院与“三衙”分权
④派文官出任地方知州
A.①②B.②③C.①②③D.②③④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3 . 北宋政府派文官出任地方各州的长官知州,用文官担任枢密院长官。这(       
A.提高了行政效率B.加强了中央集权
C.杜绝了地方叛乱D.导致了财政危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宋太祖说:“国家若无外忧,必有内患。外忧不过边事,皆可预防,惟奸邪无状,若为内患,深可惧也。帝王用心,常须谨此。”因此,宋代统治者采取的治国策略是(     
A.文武并重B.强化相权C.强干弱枝D.穷兵黩武
5 . 北宋统治者千方百计地降低三衙长官的政治地位,诸多条文中都有三衙长官不得参政、议政的相关规定,"见大臣必执挺趋庭"。其旨在(     
A.加强对兵权的控制B.防止官僚队伍膨胀
C.缓解文武官员矛盾D.提高政府行政效率
2023-02-10更新 | 62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南省安阳市重点高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6 . 北宋初年,朝廷以禁军分驻京师与外地,以三年为期,内外轮换。将领不随军调动,朝廷临时任命戍军统兵将官。这些做法(     
A.有利于维护中央集权B.杜绝了地方动乱发生
C.旨在提升军队战斗力D.增强了官兵的凝聚力
7 . 有学者用轻重之说解释王朝的更替,在中央集权削弱、地方分权偏重的时候,就称之为“外重内轻”,反之则为“内重外轻”,而轻重相维是一种理想状态。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①商朝内外服制导致“内重外轻”
②西汉“推恩令”有利于缓解“外重内轻”
③唐朝的灭亡体现“外重内轻”的教训
④北宋吸取历史教训,采取措施强化“内重外轻”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8 . 嘉祐元年(1056年)正月,宋仁宗生了一场病,后慢慢康复,学士刘敞说:“天下有大忧者,又有大可疑者(指抗击西夏名将狄青),今上体平复,大忧者去矣,而大疑者尚存。”八月,仅做了四年枢密使的狄青最终被罢官。这体现出宋代的治国理念是(     
A.分权制衡B.崇文抑武C.强干弱枝D.文武制衡
2023-01-13更新 | 309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桐柏县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北宋在中央设枢密院专掌军政,三司专管财政,并增设参知政事为副相,在地方各州增设通判,与知州共同签署文书。以上措施体现的特点是(     
A.守内虚外B.强干弱枝C.分化事权D.崇文抑武
10 . 宋朝时期皇帝经常性举办的曲宴是君臣同乐的重要场所,具有一定的“拔擢”“笼络”之功用。据史料记载,宋太祖年间:“宴宰臣……节度使、防御使、团练使、刺史、统军、侍卫诸军将校及外国使于广政殿”,到了真宗时期,宴请之臣多为宰执、宗亲等官员。这一转变反映出宋代(     
A.社会阶层结构的变动B.科举制度的逐渐完善
C.政治变革的基本方向D.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