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宋初专制集权的加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6 道试题
1 . 北宋建立后,统治者借鉴唐后期以来军阀割据、政局动荡的历史教训,有针对性地采取加强地方的控制、分散机构的权力和实行重文抑武的方针等,这些措施旨在(     
A.强化君主专制B.扩大地方官员权力C.加强中央集权D.提高地方行政效率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转运使是唐代以后各王朝主管运输事务的中央或地方官职。北宋前期,转运使职权扩大,实际上成为一路之最高行政长官,掌管一路的财赋、监察等。宋代转运使职能的变化(     
A.结束了节度使各自为政的局面B.增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辖
C.扭转了政府长期的“冗费”局面D.使得知州权力基本被架空
3 . 东晋时期,有“王(东晋时期大家族王氏)与马(东晋皇帝司马家),共天下”的说法,到了宋朝时则有“朕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说法。这一变化反映了(          
A.专制皇权得以加强B.文官政治局面的结束
C.贵族政治已经结束D.理学已成为官方哲学
2022-12-07更新 | 283次组卷 | 5卷引用:海南省昌江县首都师大附属昌江矿区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参知政事又简称“参政”,是宋代最高政务长官之一,与同平章事、枢密使、枢密副使合称“宰执”。宋代范仲淹、欧阳修、王安石都曾任此职。宋代参知政事(     
A.地位为副宰相B.统管地方财政C.制约知州权力D.负责禁军调动
5 . 种植桑、枣树是唐宋以降施仁政的象征。宋太祖下诏“广植桑枣者”免税,“伐桑枣为薪者”治罪;西夏有“禁民伐桑枣为薪”的规定:金朝也规定“凡桑枣,民户以多植为勤”,即使户籍少的猛安谋克也须拿出十分之一的土地种植桑枣,上述现象说明两宋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表现在(     
A.疆域拓展B.粮食增产C.文化认同D.政权并立
2022-11-25更新 | 102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琼海市嘉积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10-13世纪中国境内先后出现的政权,按其建立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北宋       ②南宋       ③契丹国(辽)       ④西夏       ⑤金       ⑥元
A.①②③④⑤⑥B.③①④⑤②⑥C.①④②③⑤⑥D.③①②④⑤⑥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如图为北宋“二府三司”制度的结构框架图。这一制度的设立,反映了(     
A.君权对相权的制约B.专制皇权受到削弱
C.宰相职权范围扩大D.中央加强控制地方
2022高三上·海南·学业考试
真题 名校
8 . 种植桑、枣树是唐宋以降施仁政的象征。宋太祖下诏“广植桑枣者”免税,“伐桑枣为薪者”治罪;西夏有“禁民伐桑枣为薪”的规定;金朝也规定“凡桑枣,民户以多植为勤”,即使户籍少的猛安谋克也须拿出十分之一的土地种植桑枣。上述现象说明两宋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表现在(     
A.疆域拓展B.民户管理C.文化认同D.政权认同
2022-09-11更新 | 4156次组卷 | 49卷引用:海南省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乐东黄流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北宋时期参知政事属于差遣性质,其职位相当于副宰相,用以分割相权。北宋参知政事的任期长短不一,可考的87位参知政事中,平均任期只有30个月。这一做法
A.加强了专制皇权B.推动中央官制的成熟
C.稳定了统治秩序D.带来冗费的政治弊端
2022-01-19更新 | 138次组卷 | 3卷引用:海南省海口市海南枫叶国际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宋朝建立后,宋太祖于各州设“通判州军事”一至二员,简称通判,与知州同领本州,裁处兵民、钱谷、户口、赋税、狱讼审理等事,本州公文须经通判同意签押方可施行。朝廷还直接选派各色参军,辅助知州、通判处理行政、司法事务。这些举措(  )
A.扩大了知州的行政权力B.控制了地方的财政支出
C.提高了各州的行政效率D.加强了中央对地方控制
2022-01-13更新 | 279次组卷 | 30卷引用:海南省儋州市鑫源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文化班)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