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宋初专制集权的加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唐朝时期盛行“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宋代民间则流传“做铁莫做针,做人莫做军”的俗语。由唐至宋的这种变化
A.是唐朝设置节度使的直接结果
B.与宋朝重文轻武的政策相关
C.源于唐朝开创的科举制选拔人才
D.导致宰相的职权被严重削弱
2 . 北宋时,欧阳修等主持重修了《新唐书》和《新五代史》,司马光则主持编纂了《资治通鉴》,统治者还对官僚制度和科举制进行改革。这反映出当时北宋
A.统治者注重吸取历史教训
B.统治者推行重文轻武政策
C.政治体制未形成完整体系
D.君主专制制度进一步完善
2018-10-11更新 | 79次组卷 | 5卷引用:海南省西南大学临高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北宋时,在州郡之上设置路一级的派出机构。各路设转运使,掌财赋;设提点刑狱,掌刑政;设提举常平,掌常平、水利等;设安抚使,掌军政。这四个机构相互平行、互相监督,又共同负责对地方州郡的监督。这一举措
A.削弱了三省六部的权限
B.加强了中央集权统治
C.提高了中央的行政效率
D.扩大了地方行政权力
2018-09-01更新 | 270次组卷 | 18卷引用:海南省三亚市三亚华侨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   宋太祖赵匡胤本为后周殿前都点检,960年,奉命御辽。到达陈桥驿时,发生兵变,赵匡胤黄袍加身,取代后周建立宋王朝,史称“陈桥兵变”。

对“陈桥兵变”,宋初众说纷纭,《太祖实录》亦语焉不详。宋太宗赵匡义命重修《太祖实录》,说:“史官之职,固在善恶必书,无所隐讳”,“太祖之事周朝也,尽力王室,中外所知。至于大宝(皇位),非有意也”。太宗特地指出,时值契丹入侵,太祖率兵出击,一日醉卧帐中,众将士云集,强拥太祖为皇帝,此乃时势所趋,并非人力所为。

今人研究认为,赵匡胤制造辽(契丹)与北汉联兵南下的假情报,宰相范质等人不明真相,匆忙派遣赵匡胤率诸军北上抵御。大军行至陈桥驿,赵匡胤弟赵匡义等受意发动兵变,将士们把黄袍加在赵匡胤身上,拥立他为天子。

——摘编自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等


(1)根据材料,概括说明宋太宗对“陈桥兵变”的解释与今人研究的结果有何不同。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宋太宗重修《太祖实录》关于“陈桥兵变”记载的原因。
2017-07-13更新 | 1803次组卷 | 21卷引用:海南省海南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5 . 史载,宋太祖某日闷闷不乐,有人问他原因,他说:“尔谓帝王可容易行事耶……偶有误失,史官必书之,我所以不乐也。”此事反映了
A.重史传统影响君主个人行为B.宋代史官所撰史书全都真实可信
C.史官与君主间存在尖锐矛盾D.宋太祖不愿史书记录其真实言行
2016-11-27更新 | 4600次组卷 | 113卷引用:海南省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乐东黄流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水浒传》第七十七回写道:枢密院童贯率领八十万大军去梁山泊镇压宋江起义军,中了十面埋伏,只身逃回汴京。宋代枢密院的职能是掌管
A.军政
B.民政
C.行政
D.财政
2016-11-18更新 | 1050次组卷 | 66卷引用:海南省三亚市三亚华侨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