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宋初专制集权的加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20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朝设官之制,名号品秩,一切袭用唐旧。然三师三公不常置,宰相不专用三省长官,中书、门下并列于外,又别置中书于禁中,是谓“政事堂”,与枢密院对掌大政。天下财赋,内庭、诸中外笼库,悉隶三司。中书省但掌册文、覆奏、考帐……

材料二   “中书不知与兵,增兵多少不知也;枢密院要兵则添,财用有无不知也;管军将帅少兵则请增,不计较今日兵籍倍多,何故用之不足也;三司但知支办衣粮,日日增添,不敢论列,谓兵非职事也。”四者各为之谋,以至于此。若通而为一,则可以计较兵积多少,财用有无,不至于冗。

——摘自《蔡忠惠公文集》

材料三   真宗咸平四年,有司言减天下冗吏十九万五千余人.所减者如此,未减者可知也。

——引自赵翼《廿二史札记》

材料四   宋太宗一朝,文臣成为政事堂和枢密长官的主要人选,先后任命的宰相9人,全部为文官,其中有科举出身的6人。有正副枢密使35人,其中文官21人。两宋共有枢密使、副枢密使724人,其中文官659人,约占91%。

——摘编自《中国封建王朝兴亡史.两宋卷》


(1)材料一中宋朝官制有何特点?其目的何在?
(2)从材料二、三可看出宋朝这种官制导致什么弊端?
(3)材料四说明了什么问题?产生了什么影响?
2023-10-06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辽源市田家炳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宋既“收其精兵”“制其钱谷”“稍夺其权”,又以转运使、提刑、提举常平、安抚使收夺州县诸权和监察地方官吏。这些措施(     
A.消除了地方藩镇割据B.阻碍了全国经济的发展
C.强化了君主专制D.使中央集权不断得到强化
2023-10-06更新 | 105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辽源市田家炳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制度的不断创新是中国古代加强中央集权的重要内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大唐贡士,多循隋制。上郡岁三人,中郡二人,下郡一人,有才能者无常数。其常贡之科,有秀才,有明经,有进士,有明法,有书,有算。自京师郡县皆有焉。

——摘引自《通典》卷十五《选举三》

材料二朱熹总结北宋败亡的教训时说:“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

——《朱子语类》


(1)根据材料一,概括唐初科举制发展的基本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简评隋唐时期科举制的意义。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五代藩镇之弊”是什么?概括北宋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所采取的措施及其产生的影响。
2023-10-06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揭阳市普宁市华侨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太祖:“天下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八姓,战争不息,生民涂地,其故何也?吾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长久之计,其道何故?”赵普:“……此无他故,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今所以治之,亦无他奇巧,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北宋建立后,统治者鉴于唐后期以来军阀割据、政局动荡的历史教训,有针对性地采取了一系列强化中央集权、维护政权稳定的措施。

材料二   如图所示,为北宋中央权力分配示意图。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宋初统治者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不得照搬材料)。
(2)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特点和影响。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北宋宰相赵普认为:“今欲治之(地方藩镇),唯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宋初统治者制定的制其钱谷的措施是(     
A.派文官到地方担任知州B.设置转运使收缴地方财政
C.增设“参知政事”为副宰相D.中央设置二府三司
2023-10-05更新 | 567次组卷 | 37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时代华威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宋太宗说:“国家若无外忧,必有内患。外忧不过边事,皆可预防,惟奸邪无状,若为内患,深可惧也,帝王用心,常需谨此。”为此,宋初采取(       
A.增置军镇加强边防B.地方精锐部队编入禁军
C.向农民提供农业贷款D.征兵制取代募兵制
2023-10-05更新 | 314次组卷 | 4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地区(含周边)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在中国历史书中,宋朝可算是画上过浓重一笔的王朝。正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同学者,对宋朝的评价大相径庭。朱熹认为“国朝文明之盛,前世莫及”。今人陈寅恪先生在《邓广铭宋史职官志考证序》中也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年之演进,造极于两宋之世。”历史学家范文澜在《中国通史简编》中则认为“宋朝内政最腐朽,外患最强烈,成为历史上怯弱可耻的一个朝代。”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更认可材料中的哪种观点,并予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阐述完整;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8 . 地方行政制度作为中国古代政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历史发展而不断变革完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一

   

图二

图三

   
图四

材料二:朱熹总结北宋败亡的教训时说:“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

——《朱子语类》


(1)材料一中的图一、图二、图三、图四反映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分别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北宋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所采取的措施及其产生的影响。
2023-10-05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鄞州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下列历史现象或事物按照朝代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序号史事
五胡内迁、士族专权、迁都洛阳
《梦溪笔谈》、为生民立命、通判
“四等人制”、澎湖巡检司、大都
两税法、“长庆会盟”、“天可汗”
A.①④②③B.①③②④C.①④③②D.①②④③
2023-10-05更新 | 8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鄞州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宋太祖统治时期,大大提升了文官的地位,甚至让他们主持军务,文官的地位和待遇高于武将,这表明宋朝(     
A.崇文抑武B.知人善任C.削弱相权D.分化事权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