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与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朝是我国科技发展史上的全盛时期,数学、天文、历法、地理、医药、农学等方面的探索与成就都达到可喜的水平。英国人李约瑟指出,中国封建社会的科技发展到宋朝,已经呈现巅峰状态,在许多方面实际上已经超过了18世纪中叶工业革命前的英国或欧洲的水平。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的三项——雕版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都是在宋朝完善成熟并逐渐走向世界的。

——摘编自伍丽慈《中国宋朝时期科技文化史研究》

材料二   宋代的科技文化不仅格外富于创造性,而且异常绚丽多彩,在中国封建社会的科技文化发展史上占据着承前启后的作用,使当时的中国大踏步地走在时代的前列。宋代科技文化的繁荣,不仅使国民受益,给社会带来了蓬勃的生机与旺盛的生命力,更重要的是,随着科技文化走出国门,迈向世界,使得当时世界范围内的人大多都享受到了某些有益成果,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甚至引领世界科技文化走向巅峰,对世界文明作出了极其重要的贡献。

——摘编自谢东良、徐创新《浅析宋代科技文化繁荣的原因》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宋代科技成就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科技文化繁荣的意义。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朝代南方北方
人口(户)占全国户口数比例人口(户)占全国户口数比例
西汉247068519.8%998578580.2%
唐代392041543.2%514852956.8%
北宋1122476062.9%662429637.1%

——摘编自杨远《西汉自北宋中国经济文化向南发展》

材料二   “在许多方面,宋朝在中国都是个最令人激动的时代,它统辖着一个前所未见的发展、创新和文化繁荣期。从很多方面来看,宋朝算得上一个政治清明、繁荣和创新的黄金时代。宋朝确实是一个充满自信和创造力的时代。”

——摘自美国学者墨菲《亚洲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表格中数据反映的历史现象并分析该历史现象出现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试从文化角度说明“宋朝确实是一个充满自信和创造力的时代”。
3 . 学会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辽、宋、夏、金、元时期最显著的阶段特征是
A.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B.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D.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2019-10-01更新 | 750次组卷 | 29卷引用:河南省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艺书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自古漕运所从之道有三:曰陆、曰河、曰海,河漕视陆运之费省十三四,海运视陆运之费省十七八。……按海运之法,自秦已有之,而唐人亦转东吴粳稻以给幽燕,然以给边方之用而已,用之以足国,始于元焉。况海运无剥浅之费,无挨次之守,而国家亦有水战之备,可以制伏朝鲜、安南边海之人,诚万世之利也……海运视河漕之数,所得益多,故终元之世,海运不废。

——摘编自朱子彦《元代的南北海运》

材料二   根据《共同纲领》的规定,1950年,政务院规定了制定新税则的六项基本原则:1.国内能大量生产或者暂时不能大量生产,但是将来有发展可能的工业品及半制成品,在进口同样商品时,关税税率应当高于该项商品的成本与中国同样货品的成本之间的差额,以保护国家的民族生产。……3.对于国内生产很少或者不能生产的生产设备、器材、工业原料、农业机械、粮食种籽、肥料等,实行低税率或者免征关税。……依据这些原则,1951年5月《海关进出口税则》及其实施条例实施,这是我国近100年来第一次真正独立自主制定的关税法规。

——摘自黄天华《中国关税制度》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列举元代漕运发展的交通条件,并简析“终元之世,海运不废”的动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新中国成立初期关税政策制定的特征,并结合所学,简析1951年《海关进出口税则》实施的历史意义。
2024-01-07更新 | 50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宇华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1月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

——孔子

材料二   在一批心志高远的学者促进下,理学于宋代兴起。理学强调通过道德自觉达到理想人格的建树,也强化了中华民族注重气节和德操,注重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的文化性格,对中国的思想文化及社会生活产生了深远影响。


(1)据材料一概括孔子的思想观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有哪些?(说出两个)它对中华民族性格产生了什么影响?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般认为,中世纪西欧城市的兴起开始于10世纪后期。其实9世纪时,意大利的一些和东方贸易有关的城市已然兴起。11世纪后,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商品经济日益发展,西欧各地不断有新的城市出现。许多城市是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手工业者脱离农村与商人集居而成的。还有一些城市是由封建主、教会、国王主导建立的,他们希望得到货币,而获得货币的手段之一是向城市索取。

——摘编自马克垚《西欧封建经济形态研究》

材料二   长安是隋唐两代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唐代后期,随着南方经济的发展,长江流域的扬州、益州,沿海地区的广州、明州、泉州迅速崛起,成为繁荣的商业城市。尤其是扬州和益州,富甲天下,时称“扬一益二”,其经济地位实际上已经超过长安和洛阳。宋代城市经济空前繁荣,市民的地位得到前所未有的提高,他们要求用文艺来表现自己的生活和思想感情,话本和戏曲就成了反映市民生活的新样式。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隋唐辽宋金卷》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世纪西欧城市兴起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唐宋时期城市职能和城市分布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唐宋时期城市发展的影响。
7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宋代出版的各类农书数量统计表

分类

数量

占宋代农书比例

农业通论

13

9.22%

农业气象

1

0.71%

耕作、工具、水利

2

1.42%

粮食作物

2

1.42%

经济作物

24

17.02%

观赏性作物(花、果、竹)

55

39.01%

蔬菜及野菜

4

2.84%

虫害防治

1

0.71%

蚕桑

2

1.42%

畜牧.兽医(关于马的占本类68.97%)

29

20.57%

记述天文历法、自然物候的政令

8

5,67%

——摘编自邱志诚《宋代农书考论》


(1)根据材料概括宋代所出版农书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些农书出版的背景。
2023-12-01更新 | 61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河南省实验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与汉唐相比,宋代确实在诸多方面表现出更强烈的开放包容气象。在这个时期,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推动了城市化进程,也促进了货币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同时,宋代还与外国建立了贸易关系,推动了中国与外部世界的交流和融合。宋代科举取士不问家世,取消了唐代工商杂类不得参加科举的规定,并实行誊录、糊名等更有利于公平的措施,罢除了唐代的通榜、公荐等对世家子弟有利的做法。录取“一切以程文为去留”,在制度上为不同阶层、不同群体打开了通过科场的角逐实现社会流动的通道。如寒门子弟欧阳修、范仲淹科举显荣,边远士子苏轼、苏辙同榜登科。在宋代,文化的发展表现在多个方面,如诗词、小说、绘画、书法等,这些文化形式的繁荣为文化开放提供了有力支撑。尽管宋代在经济和文化方面有很高的开放度,但宋代仍然运行在王朝体制的轨道上,其基本制度、基本观念、生产关系等规范社会运行形态的基本因素并未出现根本的变革,有些方面,例如对百姓的苛重负担、政治生态的每况愈下等有过之而无不及。

——摘编自黄纯艳《新变与局限:宋代社会的开放度》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开放包容气象的主要表现。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宋代开放包容的气象。
2023-09-20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中原名校联盟2024届高三9月调研考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代城市功能由单一的维护封建统治的堡垒功能,日趋走向多样化,它的社会、商业贸易、文化消费等功能日益显露出来。最明显的就是城市生活由原来只为统治集团、贵族官僚服务开始面向下层,面向一般市民生活需求,史载,“今闾阎之卑,倡优之贱,男子服带犀玉,妇人涂饰金珠,尚多僭侈,未合古制”。城市突破了居民区和商业区的区分,中世纪前期的城市管理制度“坊市制”被十分发达的“厢坊制”所取代,到了南宋中叶,不少城市又演变为“偶巷(坊)制”,坊不再是封闭式的居民区。实际上是商业与居住混杂在一起的街区。南方以自然经济区域为范围,以经济发展为驱动力,推动交通、人文方面的发展,形成一个个独具风格和特色的多功能城市,走上了经济型城市的发展道路。正是这场宋代的“城市革命”,推动了封建城市规划的变革,中国城市的发展,开始了多元化的道路。

——摘编自《中国古代的城市生活》

材料二   社会流动按其流动方向,划分为水平流动和垂直流动。关于水平流动,多表现在地域和职业方面的流动。如农民摆脱户籍与土地的束缚,“释其耒耜而游于四方,择其所乐而居之”。商人在各地流动,“富室多是外郡寄寓之人,盖此郡凤凰山谓之客山,其山高木秀皆荫及寄寓者。其寄寓人,多为江商海贾……”士人也从事经商,在赶考途中,有“贩盐为事”。垂直流动则多表现在科举制全面展开,任何人都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获得上升的机会,宋代开始阶级区分不及前代严格,阶级之间的流动性比较大。

——摘编自陈静《宋代商品经济与社会流动研究》

(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代“城市革命”的主要表现。
(2)据材料二,概括宋代社会流动的主要表现,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概述宋代社会出现的主要新变化。
2023-11-23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东晋南朝的江南经济,仍然是一个以农业为主导,农、工、商依次发展的基本格局,农业在经济中占有首要地位。与汉魏相比,此期铁犁、牛耕已逐渐普及,作物种类增多,粮食单位面积产量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手工业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较为突出的是纺织、冶铸、造船、制瓷和造纸业。这一期间,商业仍相当活跃,海外贸易和国内的南北贸易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商品市场也有相当的规模。

——摘编自朱绍侯、齐涛、王育济主编《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西晋末年以来,北方人口大量南移,广泛散布于长江中下游地区,并在各地形成许多新聚落。移民浪潮对东晋南朝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尤其是土地开发,产生了殊为深远的影响。

——摘编自童超《东晋南朝时期的移民浪潮与土地开发》

材料三   宋朝商品经济非常繁荣。宋代除了当时最著名的都城汴京,成都、建康、镇江及扬州等众多城市因商品经济的发达而成为名噪一时的著名商业城市。据统计,唐代10万户的城市仅11个,北宋则多达40个。宋代城市坊市的格局已经打破,不再像唐代那样商业区和居民区严格分开,城市经营时间也大大放开。除了大城市外,宋代各地出现了许许多多的草市和镇市。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交子”成为商品流通中的主要货币形式。宋代海外贸易空前繁盛,不仅超越前朝而且也为后世所不及。

——上述材料均摘编自任崇岳主编《中国社会通史宋元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东晋南朝江南经济发展的表现。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东晋南朝江南经济发展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概括宋代商品经济繁荣的表现,并简析其繁荣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