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与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三国时期,北方大量人口南迁,促使孙吴开发荒地,普遍屯田,江南大量荆棘遍野的土地得以开垦。孙吴势力范围包括长江中下游以南广大地区,人口构成基本上为北方南渡移民和山越土著居民。华夏民族与山越民族的进一步融合,为东南地区的开发作出重大贡献。同时,江南粮食单产有较大提高,钟离牧有田二十亩,年获六十斛米。三国两晋时,京口、建业、武昌已并列成为江南地区的重要商业城镇。城市的增多促进了商品贸易的繁荣。三国时期户口大量流入江南地区,已拉开了经济重心南移的序幕。

——摘编自马强《论汉末三国时期的人口下降与迁移》

材料二   宋代以降,北方气候日趋寒冷,导致北方农作物大受影响,气候变冷使生长期缩短,北方复种指数处于较低水平,即便有品种、技术的改进,仍只能维持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南方自唐以来双季稻轮作及稻麦复种发展的趋势未受到气候变冷的太大阻遏。在气温降低、雨量减少的双重作用下,北方单位面积产量明显下降。南方气温变幅小,雨量仍充足,加上其他有利条件,亩产反而有所提高。间接影响了手工业发展,进而波及商业;南方由于地理位置等因素,所受波及较小。这一气候变化进程加快了经济重心南移的步伐。

——摘编自郑学檬、陈衍德《略论唐宋时期自然环境的变化对经济重心南移的影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三国两晋时期南方社会发展的表现。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经济重心南移”提炼一个观点,加以阐述。(要求:写明观点,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从汉代到明清,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趋势是
A.逐渐神秘化B.逐渐贵族化C.逐渐宗教化D.逐渐平民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宋朝科举制度的完善使大批出身平民家庭的士人进入政坛,不少人官居高位,人们的婚姻择偶也不再关注祖先名望。时人将这些变化概括为“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这说明(     
A.商品经济改变了社会结构B.社会流动影响门第观念
C.国家对社会控制相对松弛D.社会成员身份趋于平等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如图为宋代文学艺术领域变化的部分情况。对这些变化起直接作用的因素是
文学诗文选本蔚成风气,白话小说大量出现
书法帖学兴起,碑帖印本广泛流通
绘画版画和年画成为新画种,民众喜闻乐见
A.印刷技术发展B.城市经济繁荣C.科举制度完善D.市民文艺兴起
6 . 古人讲究“入土为安”,认为土葬才是正统。虽然宋代官方明令禁止火葬,但民间屡禁不止,以至于后来朝廷允许将在外战死的士兵施以火葬。明清时期,朝廷对火葬的禁止极为严厉,从宋代刮起来的火葬之风也就逐渐消失了。这一变化反映了
A.社会文明的进步B.儒家思想的强化
C.商品经济的发展D.血缘关系的淡化
7 . 唐代,儒学家韩愈激烈地批判佛学,提出对于佛教应该“人其人,火其书,庐其居”。到了北宋,以程颐程颢为代表的儒家学者,却基本上都“出入于老释者数十年”,对佛学进行了长期、深入的研究。这一变化
A.利于推动儒学思想趋时更新B.反映了佛道思想更符合潮流
C.体现政府文化政策比较开明D.表明商品经济促进观念开放
8 . 广告的本质是传播,广告的灵魂是创意。据考证,叫卖广告最早在先秦已出现,到宋代我国的广告中以唱卖为主,“自隔宿及五更,沿门唱卖声,满街不绝”。叫卖配上词曲,曲牌中有《甜水令》《包子令》等,韵味十足。结合材料,你认为造成宋代广告形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商品经济的发展
B.市民通俗艺术的兴盛
C.商业的时空限制被打破
D.市民阶层广告意识的增强
2019-09-01更新 | 204次组卷 | 26卷引用:河南省濮阳市第一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B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