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80 道试题
1 . 表

年份

进口量

出口量

出(+)入(-)超量

1876—1880年

152.2

26.0

-126.2

1881—1885年

169.2

40.4

-128.8

1886—1890年

137.6

224.5

-86.9

1891—1895年

71.7

616.7

-545.0

上表是1876—1895年我国棉花进出口及出入超量(单位:千关担)统计表。出现这一变化趋势的主要原因是(       
A.列强经济侵略加深B.官督商办企业的发展
C.传统手工业的破产D.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
2024-02-19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濮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2-23高三上·全国·单元测试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2 . 材料一 地方行政层级管理的变化(中央集权)示意图:

材料二   这种因时而异的变化只是为了更好地发挥这一集权的功能罢了。因此尽管从表面上看,历代行政区划分和地方政府废置纷繁,分合靡定,但无非皆就前代之制沿革损益,而无根本之的变动。

——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


(1)据材料指出地方层级管理的“变”与“不变”具体表现,解释“无根本之的变动”的含义。
(2)指出地方层级管理变化的特点及趋势。
2022-08-22更新 | 557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南省濮阳市濮阳建业国际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历史教授章百家认为:在新中国第一阶段的外交中,关于如何处理与不同类型国家的关系,既可以看到主张和平共处的观点,也可以看到坚决同“帝、修、反”斗争的观点,其结果是,这一时期中国外交政策的取向日趋激进,直到70年代初发生戏剧性的转折。这一变化反映了
A.中国外交基本方针得以改变B.中国外交政策开始走向成熟
C.国际格局已发生了根本变化D.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已出现
2021-09-27更新 | 1138次组卷 | 18卷引用:河南省濮阳市范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在孝文帝即位以前,北魏社会正处在一个由家长奴隶制向封建制急速变化的过渡阶段,氏族制和奴隶制经济成份渐渐萎缩,封建制经济则有长足发展,到实行“均田制”前夕这种趋势已发展到较高阶段,和这个过程相始终并不断推动它前进的是各族人民反抗拓跋部政权的阶级斗争和民族斗争。孝文帝正好在这时登上了皇帝的宝座,领略了社会大震荡与人民起义的力量,加上胡汉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使孝文帝面临种种危机,拓跋部政权再也不能按旧轨继续统治下去了。

作为一个落后民族的统治者,孝文帝为了政权的巩固,抛弃了狭隘的民族偏见,与他的前辈相比提供了新东西。他坚持实行改革新政策,对北方政治安定、经济发展、文化复兴和民族融合做出了巨大贡献。但不容忽视的是,正是孝文帝的汉化,加速了北魏的消亡。身为拓跋鲜卑最高领导人的孝文帝的汉化改革,与其说是推行汉化,不如说是对鲜卑文化的全盘否定。孝文帝的汉化改革在促进民族融合的同时,也将当时汉人门阀政治的弊端带给了北魏更将鲜卑人自身固有的凝聚力打破,为鲜卑族的消亡,北魏的灭亡埋下了无可挽回的隐患。

——余少华《北魏孝文帝改革述论》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孝文帝改革。
2022-03-23更新 | 12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南乐县第一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775年到1800年,美国人为变幻不定的世界展现出令人难忘的一幕。他们用武力使自己摆脱了他们认为是专制的政治制度。为了取代旧制度,他们用合理的方法建立起一个能进行有效管理,但又被禁止滥用公民权利的国家政府。这些政府(中央政府及其地方政府)体现出对民治的重视,使民众行使权力成为现实。自由开明的人民在美国到处都看到他们的理想变成现实。这对于其他地方那些渴望改变社会的人来说是一种鼓舞和指导。很多人相信,“美国,你使欧洲大陆变得比以前更美好”。

——摘编自【美】丹尼斯·谢尔曼等《西方文明史》

材料二   1932年,“天平的重心”重又倾向国会方面,国会在三权分立结构中重新掌握了立法的领导权,国会权力达到顶峰,之后国会权力开始萎缩。20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富兰克林·罗斯福大大扩张了总统及其行政机构的权力。1945年后,美国总统的权力迅速扩大,总统的行政机构也相应增加。在外交权和军事权方面,战后历届总统事实上已取得了决策权。

——摘编自施雪华《不断自我调适中的美国政治体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近代民主政治体制确立的原因和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30~40年代美国政治体制权力重心的演变趋势,并简析变化原因。
2021-11-03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濮阳市范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18世纪80年代的英国,人们穿的棉布马甲超过了羊毛和亚麻布马甲,围巾的质地变化也呈现这种趋势。1730年以前英国没有棉袜出现,而18世纪80年代毛绒袜和棉袜的比例是1:4。促进上述现象出现的重要原因是
A.资本主义工业生产过剩B.人民群众消费观念的变化
C.生产组织形式的更新D.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7 . 下面是1988年和1993年美国《纽约时报》公布的“自由世界”(资本主义国家)和“西方”(英、法、美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两个词语使用次数变化示意图。该变化反映了
A.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B.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
C.美国霸主地位衰落D.第三世界力量的兴起
2020-07-21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濮阳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明清时期江南形成了四大专业产品产区:运河沿线粮区,沿袭传统不变;濒江沿海棉区,盛产原料棉花或成品纱布;太湖周边桑区,主产蚕桑丝绸;苏南浙西山区则业是竹木茶纸产区。明清江南经济格局形成主要是由于
A.经济重心南移造成的影响
B.农业商品化趋势逐渐加强
C.商品流通格局的重大变化
D.农业生产专业化区域发展
2019-05-14更新 | 1275次组卷 | 21卷引用:河南省濮阳市第一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9 . 有学者在研究世界经济贸易关系时提出了以下论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早在13, 14世纪,连接欧亚非地区的世界贸易网已经形成,欧洲在其中一直处于边缘地位。这不仅因为欧洲的经济总量远远无法与亚洲的中国、印度相比,还犹豫欧洲人在从亚洲输入香料、丝绸、瓷器、棉制品等商品时,能向亚洲销售的产品极少,多数情况下只能以金、银等贵金属交易,欧洲的贵金属货币日益紧缺。16实际欧洲在世界经济贸易中的这种处境开始改善。但一直到18世纪,原有的世界经济贸易格局仍没有改变。随着欧洲人越来越广泛深入的融入和利用既存的经济贸易体系,并在其中发挥日益增大的影响力,到19世纪欧洲终于成为世界经济贸易的中心。
——据《白银资本》等
(1)根据材料,13到18世纪,在世界经济贸易中居优势地位的是哪个地区?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6世纪欧洲在世界经济贸易中处境开始改善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与18世纪相比,19世纪欧洲和中国在世界经济贸易中的相对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并分析促成这一变化的政治、经济原因。
(3)结合史实说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2019-01-30更新 | 1824次组卷 | 18卷引用:2015届河南濮阳县第一中学高三上期期中历史试卷
10 . 入仕群体中寒门子弟所占比例
朝代曹魏西晋东晋北宋
比例26%15%4%17.2%24.5%46.1%

表中比例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社会主流思想的变更
B.制度的变革与创新
C.小农经济的不断发展
D.文化下移趋势增强
2018-08-08更新 | 2387次组卷 | 32卷引用:河南省濮阳市南乐县第一高级中学2023届高三7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