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与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03 道试题
1 . 宋代许多商人以财买婚,通过与官僚、宗室、士人联姻进而跻身上层社会。其中最为显赫者当属茶商马季良,因为娶了刘皇后兄长之女,获封光禄寺丞。造成材料中这些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A.商人掌握国家政权B.国家取消重农抑商
C.商品经济的发展D.门第观念的变化
2 . 【服饰制度与中华文化】

材料一   华夏服饰传承发展了数千年,形成了多样的服饰风格和丰富的服饰文化。春秋时期的深衣、汉代的曲裾和直裾、唐代的襦裙、宋代的圆领袍衫、明代的比甲等,展现了华夏服饰的美观大方与纷繁多彩。将华美的形式与威严的礼仪融为一体,是华夏服饰的一大特色。古代统治者将服饰视为一种礼仪、礼制,通过服饰的不同来区分尊卑,划分等级。长期以来,华夏服饰被人们视为道德的重要载体,表达着人的情感,传达着道德的规范和内涵。通过服饰与天地相和合,从而带来福瑞和平安,是古人美好的愿望,也是古人的一种习俗、文化和信仰。

——摘编自《中国衣经》《服章之美与礼仪之大——华夏服饰中的儒家文化内涵》

材料二   “服妖”包含两个层面的含义:其一,对封建礼制中“服制”象征体系的背叛和挑战;其二,“服妖”为一种“妖风”“妖象”,可能对封建政治统治造成威胁。魏晋南北朝时期“服妖”现象多发,如最高统治阶层“好胡”之风,在很大程度上助推了社会习俗、服饰习惯等方面的“胡化”。唐代时出现“时世妆”一词,到明清两代“时尚”“时髦”一类名词的出现,不仅仅是服饰冲破礼教拘束的例证,更是从深层次反映了人们在服饰生活上对时尚的憧憬和追求。明末,“服妖”现象发展到极致,出现僭礼的现象。

——摘编自周韦《从“服制”与“服妖”论中国古代服饰的社会功能》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服饰文化的内涵。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服妖”现象出现的原因。
3 . 唐宋时期,品茶作诗逐渐成为风尚,如白居易“或吟诗一章,或饮茶一瓯。身心一无系,浩浩如虚”、皎然(唐朝僧人)“茶稍与禅经近”、苏轼“茶与水味深入理窟。茶生苍石之阳,碧涧穿注,兹乃水石之灵,岂茶哉?”据此可知,唐宋时期(     
A.经济的发展影响社会风尚B.哲理化思潮的发展
C.儒、佛、道三教互相融合D.市民阶层饮茶盛行
单选题-单题 | 困难(0.15) |
名校
4 . 朱熹围绕日常生活而作《家礼》,但他的部分活动却与《家礼》的一些规定不合。如朱熹为母亲治丧,遵从母亲遗愿采用佛法做事,违背了丧礼“不做佛事”的原则。再如他亲人的葬期多数超过了“三月而葬”的规定。这说明(     
A.理学吸收了大量佛教思想B.社会主流价值观亟须重塑
C.《家礼》实践具有灵活性D.乡规民约的基层约束渐弱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据考证,宋代有籍贯可考的词人一共871人,其中南方词人716人,占82.2%。宋词的词风,以婉约派为主,这些词的情调仿佛一种氮氢空蒙的雾气,弥漫周身,使人的灵魂完全沉浸其中。据此可知(       
A.北宋时期开始出现文化重心南移B.南方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文化兴盛
C.北宋时期出现学术中心南移趋势D.宋词具有南方文学的地域性特征
2024-02-07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6 . 宋真宗时期,北宋气候逐渐寒冷,干旱区域不断扩大,南方水稻减产。“真宗深念稼穑,闻占城稻耐旱……遗使以珍货求其种,占城得种二十石,至今在处播之。”从材料可知,占城稻的推广(       
A.得益于统治者的重视B.提高了粮食产量
C.主要源自气候的变化D.缓解了阶级矛盾
2024-02-06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云学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7 . 下图为南宋都城临安城的平面示意图。从中可以看出,南宋时期(     

A.南方经济地位日益凸显B.城市的经济功能增强
C.都城设计注重礼制要求D.“市”突破了时空限制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宋代哥窑与汝窑的工匠精心钻研,以“天青”“粉青”“豆青”等取自自然景物本色的温润釉色与“裂纹”共同构成了一种优美、自然的风格,使器物达到一种“返璞归真”的境界。这主要反映了(     
A.制陶技术的重大革新B.崇尚奢靡的社会风气
C.道法自然的审美取向D.格物致知的理学思想
9 . 《宋会要》记载:“抚州民陈泰,以贩布起家。每岁辄出捐本钱,贷崇仁、乐安、金溪诸织户,达于吉(指吉州)之属邑,各有驵侩(经纪人)主其事。至六月,自往敛索,率暮秋乃归,如是久矣。”据此可知,宋代(     
A.出现较活跃的商业资本B.手工工场雇佣关系发展迅速
C.社会结构发生根本变革D.实力雄厚的商人群体已出现
2024-02-01更新 | 50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北省宜昌市夷陵中学、十堰市郧阳中学、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半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梁漱溟的《中国文化要义》提到:中国人爱说“读书明理”,这个“理”何所指?它不包含物理的理、化学的理、一切自然科学的理,社会科学上许多理,亦不包括在内。中国的书所讲的“理”也偏乎人世间许多情理。由此可见,中国的“理” (     
A.推动社会核心价值观嬗变B.体现对理想化的人格追求
C.使儒学完成哲学化思辨化D.源于新的经营方式的产生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