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与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1 道试题
1 . 如图描绘了文人会集时饮茶的盛大场面,如图是街头茶市的真实写照。据此可知,宋代(     
A.山水画的成就最为突出B.城市经济繁荣
C.文人生活理念逐渐普及D.饮茶文化繁荣
2023-12-03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新学术联盟2024届高三11月联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在沿袭前朝体例的基础上,宋代史学又开创了新的体例。自上古到近古,编年体沦为了纪传体的“陪侍”,到了两宋,会通思潮成为史学的主流,成为时代的宠儿。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取纪传体之长补编年体之短,融合成新的体例,打破了纪传体的独尊地位,为后人所依照。如《续资治通鉴长编》《明通鉴》《续资治通鉴》等,这些都是比较有价值的编年体著作。在唐代,刘知几的《史通》是一部不朽的史评。到了宋代,也有对当时的问题进行评论的,如吴缜先生的《新唐书纠熠谬》《五代史纂误》,其中列举的《新唐书》《五代史》的错误,大都言之有理,批评中肯。学者们对史书、历史问题也都纷纷推出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其中欧阳修的《正统论》《本论》和朱熹的《朱子语类》都能从历史事实出发,阐释自己的观点。

——摘编自李晓佳《论宋代史学发展的特点》

(1)根据材料,概括宋代史学发展的表现。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史学发展的原因。
2023-11-26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普通高中跨市联合2024届高三11月联考历史试题
3 . 《武林旧事》记载:宋代城市的小手工业者和表演艺人组织了各种会社。手工业者的会社有锦体社(花绣)、净发社(梳剃)、奇巧饮食社等。而表演艺人的组织则有绯缘社(杂剧)、清音社(清乐)、角抵社(相扑)、圆社(蹴鞠)等。这些会社组织的兴盛反映了宋代(       
A.政府加强了社会基层治理B.社会经济的发展
C.社会成员的身份趋于平等D.崇文抑武的方针
2023-11-12更新 | 141次组卷 | 3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2024届高三下学期模拟预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在宋代,可供无常产者选择的职业较为多元:有契约制下的佃农,有小手工业者,有商品流通领域的小商贩,甚至出现身兼数业的“多种经营者”,如台州郑四客,为林通判家佃户,在农闲时经常外出作丝织品的买卖。这主要反映出宋代(     
A.社会经济活力较强B.传统社会结构解体
C.人身依附关系松弛D.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5 . 元朝时期,岭北行省的粮食生产有了长足的进步,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被称为“漠北粮仓”或“天下粮仓”。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A.商品经济的发展B.稻麦复种的推广C.高产作物的引进D.民族交融的推动
6 . 宋代官民服饰有着严格的等级区别,庶民百姓只许穿白色衣服。后来,允许流外官、举人、庶人穿黑色衣服。在实际生活中,民间服色五彩斑斓,甚至“巧制新妆,竞夸华丽”。上述材料可佐证宋代(     
A.社会控制相对松弛B.理学思想渗透基层社会
C.社会成员身份平等D.经济发展瓦解封建等级
2023-09-12更新 | 630次组卷 | 17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博白县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月考(一)历史试题
7 . 元代的商品税一般为三十分之一税收,有时比这还低,有的地方如大都还多年“置而不征”。政府鼓励大量的粮、棉、麻、丝、茶投放到市场,从而获取巨额税收,仅天历年间(1328—1330年)的商业税收就达七千六百万余贯。由此可知,元代(     
A.实行商业立国政策B.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高
C.商品经济获得发展D.商税是政府主要财政收入
2023-09-08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贵港市名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联考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蕃客”是宋代对外商的称呼,他们从事中外贸易主要有3个方向:一是沿陆路上丝绸之路前往西亚、中亚;二是从泉州、广州等港口前往越南等东南亚各国,之后前往中东、非洲、欧洲;三是与朝鲜、日本的贸易。宋朝的铜钱随着贸易大量来到这些国家和地区:日本商人把货物运到中国来卖,却不采购返程货物,而是把铜钱运回日本,最多的一次日商在台州城收集了10万贯铜钱运回日本,结果台州城陷入了“钱荒”。此外,今阿拉伯地区、非洲东海岸发现过大量宋代铜钱。除了上述这些国家,两宋还分别与辽、西夏、金等中国少数民族政权并立。宋哲宗时供备库使郑价出使辽朝,回来报告“北界支到抬箱人例物见钱七十余贯,并是国朝新铸钱宝”。

—摘编自陈忠海《宋代铜钱的“国际化”》

材料二       英镑的国际化历程可追溯至18世纪。17世纪中后期,英国经历“金融革命”,信贷工具、银行网络产生,英国近代金融体系初步形成。第一次工业革命极大地促进了英国工业发展,英国逐渐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工业输出国。18世纪后半期,伦敦成为全球最大的金融中心。19世纪70年代,通过国际金本位制的确立,英国主导了世界金融体系。19世纪后半期,英镑成为当时世界最重要的国际货币。

—摘编自于永臻《美元、日元、欧元和英镑国际化历程及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启示》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宋朝铜钱流入域外国家和地区的特点并分析对宋朝的影响。
(2)结合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概括宋朝铜钱和英镑国际化的共同因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宋代打破了隋唐“工商之家不得预于士”的规定;婚俗观念出现多元趋向,重进士科、论财等现象普遍;在职业选择上有了更多的空间“耕织之民……或入于工商”;手工业领域普遍出现了“雇募制”。由此可知宋代(     
A.废弃重农抑商政策B.经济发达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
C.社会控制较为松弛D.传统的四民社会结构逐渐解体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宋代,端午节赛龙舟成为大型的体育节庆活动。宋词中对此多有记载,柳永的《破阵乐》“两两轻舠飞画楫,竞夺锦标霞烂”;刘镇的《贺新郎》“龙舟噀水飞相逐”;张先的《木兰花》“龙头舴艋吴儿竞”都描述了龙舟竞渡、誓夺锦标的竞赛场面。这说明(     
A.体育活动丰富了文学创作素材B.商品经济繁荣促进体育发展
C.宋代城市的娱乐功能更加凸显D.民间体育运动发展趋于规范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