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与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9 道试题
1 . 宋代以来行商者走街串巷。据南宋《梦梁录》记载,“卖花者以马头竹篮盛之,歌叫于市,买者纷然。”清朝也有街头吆喝的叫卖词:“滴滴金,梨花香,买到家中哄姑娘。”这表明宋代以来(     
A.市民文学蓬勃发展B.商品经济繁荣C.城市娱乐活动盛行D.具有品牌意识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北宋文同《丹渊集》中记载:“今本县界内井盐已及百家,每家役工匠四五十至三二十人者……佣身凭力,平居无事,则俯伏抵折,与主人营作,不如意,则达相煽诱,群党哗噪,算所工值——己复又投一处,习已为业。”材料最能说明宋代(       
A.劳动雇佣关系比较普遍B.社会矛盾日益尖锐
C.工商业获得进一步发展D.民众维权意识增强
2024-03-02更新 | 165次组卷 | 3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西山区2024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3 .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中记载:“市井经纪之家,往往只于市店旋置饮食,不置家蔬……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要闹去处,通晓不绝。”由此可见当时(     
A.城乡间经济差距扩大B.商品经济比较繁荣
C.工商业者的地位提高D.抑商政策已被放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南宋陈勇《农书》记载:“早田刈获才毕,随即耕治晒暴,加粪壅培,而种豆麦蔬茹,以熟土壤而肥沃之,以省来岁功役;且其收,又足以助岁计也。”这一现象(     
A.反映了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B.得益于南方农业经济发展
C.说明生产方式发生质的变化D.推动了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2023-10-11更新 | 552次组卷 | 10卷引用:云南省红河州第一中学、云南民族大学附属呈贡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宋会要》记载:“抚州民陈泰,以贩布起家。每岁辄出捐本钱,贷崇仁、乐安、金溪诸织户,达于吉(指吉州)之属邑,各有驵侩(经纪人)主其事。至六月,自往敛索,率暮秋乃归,如是久矣。”这一记载可用于印证,宋代(       
A.社会结构发生变化B.手工工场雇佣关系发展较快
C.商业资本较为活跃D.商业领域恶性竞争日益严重
2023-07-31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楚雄州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宋史记载:“国家根本,仰给东南。”这一现象从本质上说明了 (     
A.国家支持东南沿海开发B.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
C.东南沿海一带人民赋税负担沉重D.政治中心转移到南方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金史》记载,泰和五年(1205年),尚书省有奏: “茶,饮食之余,非必用之物。比岁上下竞啜,农民尤甚,市井茶肆相属。商旅多以丝绢易茶,岁费不下百万,是以有用之物而易无用之物。若不禁,恐耗财弥甚”。这从侧面反映了当时(     
A.饮茶加重政府财政负担B.华夷一体观念受到冲击
C.商业贸易推动文化融合D.政权对峙造成物资匮乏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图一唐朝长安城布局图               图二北宋东京城布局图

唐朝长安为西京,洛阳为东京(都)。到北宋时期则以洛阳为西京,以都城汴梁为东京。宋周邦彦在《汴都赋》中说:“轴护相衔,千里不绝,越於吴艚,官艘贾舶,闽讴楚语,风帆雨楫,联翩方载,钲鼓镗。”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序中说,东京商业“万国威通,集四海之珍奇,皆归市易”。《资治通鉴长编》记载北宋东京人口“比汉、唐京邑民庶,十倍其人矣”,是当时世界人口最多的城市之一。

——摘自2016年《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教学设计示例》

材料二


   

海舶大者数百人,小者百余人,以巨商为纲首(船长)、副纲首、杂事,市舶司给朱记。……舶船深阔各数十丈,商人分占贮货,人得数尺许,下以贮物,夜卧其上。货多陶器,大小相套,无少隙地……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观指南针,或以十丈绳钩,取海底泥嗅之,便知所至。……诸国人至广州,是岁不归者,谓之“住唐”……广州蕃坊,海外诸国人聚居,置蕃长一人,管勾蕃坊公事,专切招邀蕃商入贡,用蕃官为之,巾袍履笏如华人。

——(宋)朱或《萍洲可谈》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朝长安和北宋东京在城市发展上的主要不同,并从时空发展的角度指出北宋东京城市发展的趋势。
(2)根据材料二,概括宋代经济发展的特征,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2023-07-06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红河州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旧唐书》记载(唐高祖武德七年)士农工商,四人各业。食禄之家,不得与下人争利。工商杂类,不得预于士伍;《宋会要辑稿》则记载(宋太宗淳化三年)如工商杂类人内有奇才异行、卓然不群者,亦许解送。上述材料说明了(     
A.宋代科举取士规模超过唐代B.唐代身份限制严格
C.由唐入宋社会关系发生变化D.宋代四民社会解体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朝,中国对外贸易以陆道为主,兼行海市。当时的对外贸易通道已四通八达,除西北丝绸之路外,在西南有更早的“永昌道”,取道缅甸、印度半岛,与中亚大陆的古老商道交会,被称为“西南丝绸之路”;朝鲜半岛有“乐浪道”,不仅送往朝鲜半岛的货物行经此道,转口日本的商品也由此道转运南行,被称为“东北丝绸之路”。通过丝绸之路,中国的丝绸换来了沿途各国的货物,东西方文化得频繁地接触与交流。《后汉书·西域传》记载:“其条支、安息诸国至于海濒四万里外,皆重译贡献。”今天的东南亚地区“自汉武帝以来皆献见”。

——摘编自倪方六《中国古代的对外贸易》等

材料二   宋元时期是中国封建时代对外贸易较发达的时期。元朝规模空前的统一局面,畅达四方的水陆交通,为中外商旅提供了“适千里者如在户庭,之万里者如出邻家”的优越环境。宋元统治者为了取得海外奇珍异宝并征收外贸税收以助国用,积极鼓励海外贸易。海外贸易的方式主要有以下两种:一种是以“朝贡”“官本船”为名的官方贸易,凡属官方贸易的货物,免交商税;另一种是民间贸易往来,主要港口如广州、杭州、明州、泉州、密州、温州,都设有专职外贸管理机构——市舶司,负责管理商舶,征收舶税,收买舶货。

——摘编自马珺《浅论中国古代的对外贸易》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代对外贸易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宋元时期对外贸易发达的原因。
2024-01-13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