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与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3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1 . 柑橘与《橘录》

材料一   中国是最早栽培柑橘类果树的国家之一。宋代,柑橘的产销扩大。南方出现了温州、苏州、荆州和福州等多个柑橘生产中心,有众多专门贩运柑橘的商人。开封的酒肆内有温柑、金橘等多个品种,临安有专门售卖柑橘的市场“柑子团”。士大夫喜爱歌咏“橙黄橘绿”,苏轼自称“能手自接果木,尤好栽橘”。南宋韩彦直总结了柑橘栽培技术,撰成世界第一部柑橘专著《橘录》。该书将柑橘类果树分为3大类27种,分述植株、果实、食味和产地等,并介绍了栽培、去病、浇灌、采摘、收藏和入药等各项环节。

材料二   15世纪以后,中国的甜橙传入欧洲,哥伦布将其带到美洲。在甜橙基础上培育出的脐橙成为美洲重要品种。18世纪,瑞典植物学家奥斯贝克在广州记录了当地柑橘品种,并把标本带回国。19世纪初,英国从广州引进宽皮柑橘。

中国良种的引进,使欧美柑橘从药用、装饰转向食用为主,并形成商品化消费。西班牙在18世纪末就出现了商业化柑橘种植园。20世纪初,美国植物学家施永格在中国发现了宜昌橙等耐寒柑橘品种,将其引入美洲,用于改良品种。

《橘录》在欧、美、日均有流传。1923年,《橘录》英文版在欧洲最具影响力的汉学杂志《通报》上发表,法国汉学家伯希和为其撰写引言。世界柑橘业权威著作《柑橘产业》也多次引用《橘录》。

(1)概述宋代柑橘产销扩大的历史条件。
(2)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简述中国柑橘品种和《橘录》在世界传播的影响。
2023-06-30更新 | 3179次组卷 | 17卷引用:海南省琼海市海桂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教学质检(三)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北人过海外,是岁不还者,谓之‘住蕃’。”宋代商人“住蕃”的情况很常见,越南占城将“住蕃”的宋人后代称为“土生唐人”。高丽曾试图拉拢有能力的宋商为其效力,包括“密试其所能,诱以禄仕,或强留之终身”。这反映出宋代(       
A.政府放宽对外贸易政策B.海外贸易带动人口外迁
C.人口迁移范围不断扩大D.人地矛盾加速人口流失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北宋是儒学发展的新阶段,其时山东地区流行疑古惑经思潮和金石学。当时孙复、石介创立泰山学派以钻研元典重振儒家正统,赵明诚、李清照夫妇以金石材料证经补史、复原古礼。据此可知,北宋学者(       
A.阐释儒家经典,追求“孔孟之道”B.提倡个性自由,创立“经世致用”
C.探究普遍天理,提出“格物致知”D.释义儒学元典,合编“四书五经”
2023-06-21更新 | 345次组卷 | 6卷引用:海南省2023届高三选择考模拟(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契丹国建立后,耶律阿保机虽然仰慕汉文化.也会说汉语,“然绝口不道于部人,惧其效汉而怯弱也”,并积极推动创制本民族文字。据此可知,耶律阿保机创制契丹文字意在(     
A.推动边疆民族交融B.保护民族传统文化
C.增强本民族凝聚力D.缩小南北文化差距
2023-05-21更新 | 499次组卷 | 7卷引用:海南省2023届高三选择考模拟(六)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投壶活动,兴起于先秦,集礼仪、娱乐、体育于一体(如图1所示),在宋代盛行全国。司马光专门修改了投壶规则并强调了修改的初衷:“投壶者不使之过,亦不使之不及,所以为中也;不使之偏颇流散,所谓正也;中正,道之根也。”这反映出当时(     
   
A.社会成员身份趋于平等B.注重道德教化手段的革新
C.国家文化体育政策开明D.政治理念在社会领域渗透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6 . 宋代城市中的行会是由同行业者组成的社会组织,行会的领导者通常由具有相应的经济实力的商人——行老担任。行老的主要任务是管理本行的商品价格制定和商品质量监督等。这说明,宋代行会(     
A.加强了政府对商业的管控B.使城市经济中形成行业垄断
C.提升了商业经营的自主性D.加快了经济结构转型的速度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宋代士人们在谈及国家的政治取向、制度原则时,秉持“从义而不从君,从道而不从父……君有不地要义,不从也,而况于权臣乎!父有不义,不从也,而况于他人乎”的原则,认为“士之所宜学者,天下国大战家之用也”。这一原则(     
A.有利于增强国家治理能力B.规范了中央行政决策机制
C.推动了商品经济不断发展D.使理学成为官方正统思想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宋代的各种说唱艺术、话本小说、戏曲、语录等文艺形式的发展扩大了通俗文学的势力范围,初步呈现出雅俗共存的局面。连宋朝皇帝都愿意听“话说赵宋某年”的话本小说。对此现象的合理解读是(     
A.文言文体受到严重冲击并开始衰落B.通俗文学兴起冲击了封建等级观念
C.君主好恶决定文学艺术的发展方向D.市民阶层扩大推动世俗文化的发展
2022-11-28更新 | 492次组卷 | 68卷引用:海南省文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文)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1279年,元朝在全国设置27个观测站,进行天文观测,这些观测站“东起高丽,两极滇池,南至占城,北尽铁勒”。这反映了元朝(     
A.中央加强对边疆的控制B.民族政策的灵活开明
C.政府重视完善天文历法D.闭关锁国政策的废除
2022-10-28更新 | 643次组卷 | 7卷引用:海南省2023届高三上学期全真模拟卷(二)历史试题
10 . 史料记载,元初时海运漕粮,在上海县的乌泥泾镇建有粮库,因而“人民炽盛于他镇”,元后期因漕粮改由河运,商人罕至,此镇“则鞠为茂草”。乌泥泾镇的兴衰(     
A.反映了工商政策的调整B.深受手工业发展的影响
C.体现了交通环境的变化D.见证了交通条件的变迁
2022-10-14更新 | 250次组卷 | 3卷引用:海南省琼中县华中师大琼中附属中学2023届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