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与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1 . 某位同学在课余时间浏览某款历史类APP时,点击“中国历史必知TOP100”部分内容,请阅读后回答问题。



1.请将下列内容填入上述方框中,使其与相关信息匹配。(填字母)
A.张骞通西域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秦朝建立
D.百家争鸣                    E.孔子                                        F.甲骨文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2.“中国历史上的首次统一”时创立的制度是(     
A.禅让制B.内外服制C.分封制D.中央集权制
3.“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现象始于哪个朝代?(     
A.西周B.汉朝C.隋朝D.明朝
4.“中国历史必知TOP100”的作者最看重的是哪一领域(政治/文化/外交)?你推测的依据是什么?
5.史事重要性的判断因人而异。根据所学知识,你认为在经济领域可以挤进榜单的史事是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4-03-16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闵行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穿越”时空某校历史社团以“如果重回古代,我愿意生活在__________朝”为主题,展开了讨论。
(1)学生甲:我愿意生活在宋朝,理由是(     )(双选)
A.经济发展,重心南移B.理学形成,儒学复兴
C.初创行省,治理地方D.疆域辽阔,国家统一

(2)学生乙:我愿意生活在唐朝,因为它(     )(三选)
A.开元盛世,社会繁荣B.三教并行,文化多元
C.榷场活跃,都市繁华D.政权并立,崇文抑武
E.国力强盛,疆域拓展

(3)学生丙:唐朝也并非十全十美,从__________之后由盛转衰。(     
A.七国之乱B.黄巾起义C.安史之乱D.靖康之变

(4)学生丁:有些动荡时期也有亮点,比如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__________就很有特色。(     
A.政权更迭B.独尊儒术C.南北对峙D.民族交融

(5)学生戊:其实,春秋战国和汉朝也很了不起。他这样说的依据是什么?请简要说明。
2024-02-23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闵行区教育学院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3 . 典籍中国

浩如烟海的史书典籍,凝聚着古人的智慧和精神价值。某校历史社团围绕这一主题展开了如下研究。


(1)同学们收集到如下典籍,若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排在第二位的是,排在第三位的是
A.《梦溪笔谈》B.《本草纲目》C.《史记》D.《老子》

(2)以下是社团成员对上述典籍的介绍,判断正误。
①《史记》是汉代司马迁所著的一部通史。(      )
②《老子》记载了墨家学派创始人的主张。(      )
③《梦溪笔谈》总结了南北朝的农学知识。(      )
④《本草纲目》是明朝问世的医药学著作。(      )
(3)小王同学认为,史书典籍记载了思想家们的主张。请你将下列典籍中的主张与相应的历史人物配对。
A.《朱子全书》:“合道理底(通‘的’)是天理,殉情欲底是人欲”。
B.《日知录》:“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C.《汉书》:“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D.《论语》:“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①孔子            ②董仲舒            ③朱熹            ④顾炎武            
(4)小赵同学认为,典籍也是中华文化吸收异国他邦文化的见证。下列选项符合此观点的是(     
A.《资治通鉴》B.《几何原本》C.《齐民要术》D.《农政全书》

(5)综合本题信息,“典籍中国”的发展历程反映了中华文化的哪些特点?
2024-01-11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闵行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4 . 科举之“变”

科举制从唐朝到宋朝的时代跨越,是唐宋社会各种因素层累的结果。       

材料一   天圣初,宋兴六十有二载,天下乂安。时取材唯进士、诸科为最广,名卿巨公,皆由此选,而仁宗亦向用之,登上第者不数年,辄赫然显贵矣。

——脱脱《宋史》

(1)依据材料一,宋代选官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它反映宋朝实施何种治国方略?

材料二

(唐武德年间)士农工商,四人各业。食禄之家,不得与下人争利。工商杂类不得预于士伍。

——刘昫等《旧唐书》

(宋太宗淳化三年)如工商杂类人内有奇才异行、卓然不群者,亦许解送。

——徐松《宋会要辑稿》

唐世科举之柄,专付之主司,仍不糊名。又有交朋之厚者为之助,……皆常情所不能免者。

——洪迈《容斋随笔》

……惟才是择。各糊名、誉录而考之,使主司莫知为何方之人、何氏之子,不得有所憎爱薄厚于其间。

——欧阳修《欧阳文忠公文集》


(2)依据材料二,唐宋科举制度有何差异?

材料三   (冯京)少隽迈不群(英俊豪迈卓尔不群),举进士,自乡举、礼部以至廷试,皆第一。时犹未娶,张尧佐方(倚仗)宫掖(宫廷)势,欲妻以女。拥至其家,束之以金带,曰:“此上意也”。宫中持酒肴来,直出奁具(嫁妆)目视之。京笑不视之,力辞。

——脱脱《宋史》

(3)材料三反映宋朝时期的社会价值观念是(双选)
A.社会看重科举功名B.普遍崇尚婚恋自由
C.择偶注重男子仕途D.社会重视门第出身

(4)综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你如何看待唐宋时期科举制度的变化?
2024-01-11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闵行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古代史分期问题。

关于中国古代史的分期问题,史学界有不同看法。史学家施展在《枢纽:3000年代的中国》一书中,作了如下的分期:“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的社会结构在古代曾经有过三次大的结构性变迁。分别是:一、封建社会,在周代获得完善,终结于秦政。终结此一均衡的技术进步,在于铁制农具与牛耕的使用,以及竹简的应用,伴随着这个时代的自我瓦解,精神进入到自我反思阶段,东亚轴心文明在中原大地上展开,思想自由地奔流……二、豪族社会,从汉武帝的时候开始出现,终结于唐末……三、古代平民社会,从北宋开始,终结于第二次鸦片战争。”


(1)材料里的“封建社会”,主要指西周时期____制度和____制度相互补充,所建构起的社会秩序。
(2)“伴随着这个时代的自我瓦解”,君主权力加强,同时建立起来的政治制度主要有(     )(双选)
A.封君封臣制B.郡县制C.等级君主制D.官僚制
(3)宋代社会与之前的社会相比,确实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结合所学,你认为有哪些重大变化?
(4)作者对中国古代历史的分期标准是什么?对我们认识历史有何帮助?
(5)结合材料及所学,你如何认识历史研究中的分期?
2023-06-28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杨浦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古今社会之变

有学者提出,唐宋期间社会发生了一系列社会变革,内容包括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方面面。小沈同学想以此为主题撰写一篇历史小论文,她搜集了以下材料。



(1)以上材料所描述的现象可能出现在宋朝的有___________(填写字母)。

材料一   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

——《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

材料二   人之一心,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未有天理人欲夹杂者。学者须是草尽人欲,复尽天理。

——《朱子语类》


(2)根据上述材料,朱熹的核心主张有哪些?

材料三   论中国古今社会之变,最要在宋代。……就宋代而言之,政治经济、社会人生,较之前代莫不有变。

——钱程《理学与艺术》


(3)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你怎么看待钱穆“论中国古今社会之变,最要在宋代”这一论述?(500字左右)
2023-01-26更新 | 159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进才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纪念币中的历史

小黄同学喜欢收集各种纪念币,在历史课上,他分享了他的部分收藏品。

A郑和B孔子C朱熹D毕昇
E陈胜、吴广F松赞干布G赵匡胤H戚继光
(1)请根据朝代对纪念币上的历史人物进行分类。(填写字母)
东周:___________ 秦朝:___________ 唐朝:___________
北宋:D、G            南宋:___________ 明朝:___________
(2)请对上述纪念币中的人物身份进行分类。(填写字母)
a航海案(  ) b民族英雄(  ) c少数民族首领(  )
d思想家(  ) e开国君主(  ) f农民起义领袖(  )
g发明家(  )
(3)以下有关纪念币的说明,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a图D币面中背景为雕版印刷品。(     
b图F币面右侧建筑应在长安(今西安附近)。(  )
c图G币面人物原为北周禁军统帅,发动兵变夺取帝位。(  )
d图H币面人物对抗的是葡萄牙人。(  )
(4)请将下列材料与有关纪念币人物一一对应。(填写字母,5分)
a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
b伐无道,诛暴秦。
c有教无类。
d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
e今日格一件,明日格一件,积习既多,然后脱然自有贯通处。
2023-01-26更新 | 174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进才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南北之间
(1)某中学生课题组在进行探究课题的材料准备时,找到了以下一些照片,请帮助其进行归类。

以上图片中新石器时代在中国黄河流域广泛种植的作物是________
在同时期长江流域出现的作物和手工业技术是________
可用于表现中国古代农业技术变革的是________(填写字母,多选)
(2)为了保证课题研究质量,需要对上述材料进行史料判别,
上述图片中属于实物史料和文献史料的是________
属于二手史料的是________
史料价值较少的是________(填写字母,多选)
(3)为弄清中国古代各朝代区域经济发展的特点,课题组制作了以下时间轴,请完成以上时间轴的填空。
2023-01-09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延安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有学者认为:宋型文化是一种相对封闭、内倾、色调淡雅的文化类型,表现出一种内省、精致、雅致的特色。这是因为(     
A.宋代采取守内虚外政策B.宋代人固有的天朝上国的心态
C.宋代市民阶层的崛起D.程朱理学的影响
10 . 经济格局

中国历来疆域辽阔,南北经济也基于不同的自然、历史环境走上了不同的发展道路,经过长时期的发展,形成了各具特色又互有联系的经济格局。


(1)以下是描写某朝经济情况的文献,请将文献序号填入表格(多选填字母)

A.当时临安之民,复私置便钱会子(纸币)。—李心传:《建炎以来朝野杂记》

B.苏湖熟,天下足。—高斯得:《耻堂存稿·宁国府劝农文》

C.汝窑宫中禁烧,内有玛瑙末为釉。—周辉:《清波杂志》

D.京师(东京),天下富商大贾所聚。—丁特起:《靖康纪闻》

E.岭阪上皆禾田,层层而上至顶,名梯田。—范成大:《骖鸾录》

1.农业
2.商业
3.手工业

(2)根据这些文献的内容,你认为它们描述的是什么朝代的经济情况?请简述你的理由。
针对中国古代经济格局的发展变化,有同学搜集了以下几则材料。

材料一: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是故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

——《史记·货殖列传》

材料二:至于元嘉末……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庄稼成熟),则数郡忘饥。

——《宋书·孔季恭等传》

材料三:汉武帝分天下为十三部,北方占其八……唐太宗分天下为十道,南北各占五道……北宋分天下为十五路,北方五路……南方十路。

——雷海宗:《中国文化与中国的兵》


(3)有学生认为从以上三则材料中可以看出“生产技术的变化”与“人口分布的变化”,进而可以从中推导出“经济格局的重大转变”。你从材料中看出技术与人口发生了什么变化?这些变化又能体现出经济格局的什么重大转变?

(4)历史上,两宋政权对外都以软弱无力著称,特别是靖康之耻后,时人都认为宋代会就此灭亡。然而南宋小朝廷又坚持了152年,甚至在独自面对蒙古军队时,南宋也坚持了40余年才灭亡。这其中除了军事与政局的因素,也与地理、经济和人口因素有关。请你根据地图和之前小题的材料,谈谈上述因素对南宋政权延续所产生的影响。
2022-03-06更新 | 218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延安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