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与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93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婚姻不问阀阅,直求资财”是宋代较为突出的一种社会现象。庆历中,身为馆阁清贵之职的凌景阳,娶酒店富户孙氏女为妻;吏部侍郎孙祖德,“娶富人妻,以规有其财”。哲宗绍圣年间,许州阳翟县豪民盖渐,家资累巨万计,女三人,“有朝士之无耻者,利其财,纳其仲为子妇”。司马光就此批评道:“今世俗之贪鄙者,将娶妇,先问资财之厚薄;将嫁女,先问聘财之多少。”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理学地位下降B.门第观念淡薄C.门阀制度没落D.商品经济发展
2024-02-06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长郡集团所有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如表为唐宋时期南北人口变化统计表。它反映出(     
年代总人口数(户)北方人口(户)北方人口占比(%)南方人口(户)南方人口占比(%)
天宝元年(742年)897万489万54.5408万45.5
太平兴国五年(980年)641万254万39.6387万60.4
元丰元年(1078年)1660万566万34.11094万65.9
崇宁元年(1102年)1812万592万32.71220万67.3
A.经济重心逐渐南移B.南北经济交流频繁
C.社会阶层流动增强D.对外贸易繁荣发展
2024-02-06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3 . 以下表格涉及的是唐宋时期主要省份公共工程数目表。这从侧面反映了(     
朝代陕西河南山西直隶江苏浙江江西福建
3211322418442029
北宋127252043861845
金南宋42144741853663
A.政府财政收入增加B.经济重心逐渐南移
C.国家治理能力提升D.北方经济呈现衰退
2024-02-06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莱西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在宋以前,“无讼”是地方官追求的执政境界之一、但是到两宋时期,民间显现“尚讼”风气,“编户之内,学讼成风”。这本质上反映了(     
A.儒家思想的影响力下降B.社会秩序较为稳定
C.经济发展助推社会进步D.官员执政水平较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一切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的终极原因,不应当到人们的头脑中,到人们对永恒的真理和正义的日益增进的认识中去寻找,而应当到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变更中去寻找。”

——恩格斯

材料二   针对有一种“唐宋变革”理论把唐、宋两代分割为二、唐为贵族政治,宋则变而为君主独裁,同时其政治、经济、文化上都“近代化”了的情况,当代学者阎步克认为,唐宋两朝的政治体制的相似性大于变异性。期间虽有变化,但其变化幅度未必就比秦汉400多年的变化幅度更大,更达不到所谓“变革”的程度。此期经济、文化、社会方面的若干新现象,总体上仍然从属于中国史的内在演化规律,不具备西欧的那种“近代化”的意义。

——摘编自阎步克《波峰与波谷:秦汉魏晋南北朝的政治文明》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社会形态演进角度概括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大变革”的内涵,用材料中恩格斯观点的角度简述这次“社会大变革”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材料中关于宋代社会的其中一种观点,并从经济角度给予说明。
2024-02-06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2023-2024学年高二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6 . 下表是两则不同时期的谚语,反映了社会经济的变化。这一变化(     
时期谚语
宋代苏湖熟,天下足。
明清湖广熟,天下足。
A.说明湖广取代江浙成为新的经济中心B.缓解了明清时期全国粮食缺口的态势
C.导致古代中国经济结构发生根本转变D.缘于明清江浙地区广泛种植经济作物
2024-02-06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金华十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四川古代交通闭塞,“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盆地内多山地、丘陵,将广袤的地域分隔成众多的小平坝(即小盆地),一平坝到另一平坝并不方便。四川人民为了消除空间阻隔,不断开拓交通路线。至两宋时期,由于都城都在四川东面,唯以长江水路为主体的峡路横贯东西,是四川与中央政府的唯一通途,成为四川最重要的交通路线。峡路是转输蜀布帛、粮草、川盐和纲马的重要漕运路线,也是军事上的重要通道。但峡路转输成本高昂,民困不支,且水路险恶,事故频发。

——据蓝勇《四川古代交通路线史》等整理

材料二   为实现西南人民自清末以来40余年的愿望,展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新生人民政权的力量,成渝铁路于1950年6月15日正式开工修建。1952年7月1日,也即中国共产党成立31周年纪念日,新中国第一条由自己设计、自己建造,材料零件全部为国产的成渝铁路在重庆、成都两地同时举行隆重的全线通车庆祝大会。它的建成,是中国筑路史上的一个伟大创举。

——摘编自俞荣根等《当代重庆简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四川古代交通状况。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成渝铁路修建的历史意义。
8 . 下表为宋代人才部分地区分布变化简表,该表可用于说明宋朝(     
时间地区

关中区

江北区

四川区

江南区

宋初至澶渊之盟
(公元960—1004年)

37

330

36

140

澶渊之盟至绍兴和议
(公元1004—1140年)

41

390

81

923

绍兴和议至宋末
(公元1140—1279年)

27

127

90

1167

总计

105

847

207

2230

A.崇文抑武政策转变B.北方经济急剧衰退
C.区域经济差距扩大D.理学影响不断扩大
2024-02-06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南宋的朱熹说:“饮食,天理也;山珍海味,人欲也。夫妻,天理也;三妻四妾,人欲也。”他要求人们“革尽人欲,复尽天理”。明代的王守仁也要求人们“静时念念去人欲存天理,动时念念去人欲存天理”,做到“其心纯乎天理而无人欲之杂”。他们都(     
A.重视社会伦理道德修养B.带有客观唯心主义倾向
C.强调以自己内心为准则D.宣传格物致知探究天理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有学者发现,宋朝135名宰相中,111名都是进士出身,少数通过资荫、摄官、举荐等途径入仕。“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成为当时社会的潮流。这体现了宋朝(     
A.社会流动的增强B.中央集权的加强
C.门第观念的流行D.科举制度的衰落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