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与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南宋朝廷多次下诏劝民种麦,并规定对这些旱地作物“毋收其赋,田主毋责其租”。种麦之后“农获其利,倍于种稻”,出现了“竞种春稼极目不减淮北”的现象。这表明当时(     
A.重农抑商政策强化B.胡汉民族隔阂消除
C.经济重心南移完成D.土地利用效率提高
2023-05-19更新 | 578次组卷 | 8卷引用:安徽省马鞍山市2023届高三三模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朱熹云:“今缘文字印本多,人不着心读。汉时诸儒以经传相授者,只是暗诵,所以记得牢……以其无本,但记得耳。”朱熹所批评的现象折射出(     
A.南宋印刷业快速发展B.理学逐渐走向僵化
C.士大夫思想日益教条D.市民阶层不断扩大
2023-05-19更新 | 382次组卷 | 6卷引用:安徽省芜湖市2023届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3 . 宋人“嗜蜜”之风于宋诗中可见一斑,如下表,材料反映了(        
出处诗句
《蜂》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山斋戏书绝句》蜜脾未满蜂采花,麦垄已深鸠唤雨……经春老病不出门,坐见群芳烂如雪。
《平斋文集》参桂齐名骨自香,百花酿醑助甘凉。含金咀玉风标别,消得肩吾为发扬。
《详定幕次呈同舍》来时宫柳绿初匀,坐见红芳几番新。蜂蜜满房花结子,还家何处觅残春?

A.宋人长期苦于战争的艰辛B.饮食风尚在文化层面的影响
C.宋代商品经济繁荣的局面D.饮食生活中食不厌精的取向
2023-05-03更新 | 121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淮南市2023届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唐人小说以描写达官贵族和名士贤媛为主,而在宋代,无论话本还是文言小说,普通民众中的小市民、工匠、商贾、农民、医巫、僧道、店员、伙计、村姑、婢女,都能荣膺小说主角。这一变化,反映了宋代(     
A.程朱理学兴起导致民众价值观念的改变B.社会阶层流动增强加剧门第观念的淡化
C.印刷术的兴盛促进了书籍出版业的发展D.商品经济发展带来文学受众群体的变化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主要活动


宋明理学的发展


材料二   近代中国对民主理论的探究

人物籍贯主要成就
林则徐福建福州编译了《四洲志》一书,开了中国近代由爱国而研究学习西方的先河。
魏源湖南隆回批评封建统治阶级中的复古守旧思想,用进化论阐述社会制度变化的必然性。
康有为广东南海在广州创办万木草堂,主张天赋人权“人人平等”,认为人人有“自王之权”,人人有“自立之权”。
梁启超广东新会在上海创办《时务报》,任长沙时务学堂总教习,积极宣传民权思想,用进化论阐述君主立宪取代君主专制的必然性。
严复福建福州在天津创办《国闻报》,吸收了卢梭的社会契约论和人民主权论的思想,传播资产阶级的天赋人权论。
谭嗣同湖南浏阳积极宣传资产阶级平等、自由和民主思想,认为君主专制制度是万恶之源。
孙中山广东香山提出“民族、民权、民生”的三民主义学说,核心是民权主义,他的民权思想包括反专制、重民权,五权分立及互相制约,彼此监督的一系列设想。

——以上摘编自王永奉李卿《历史地图册·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


(1)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上述思想领域发生三次重大变革的经济文化背景。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思想变革过程中地理分布格局演变的趋势并分析其原因。
2023-03-26更新 | 200次组卷 | 3卷引用:安徽省安庆市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两宋时期,江南等地区大量种植粟、麦、豆等作物,江北广种水稻,棉花的种植也由福建、广东推广到长江流域。这种现象说明(     
A.南稻北粟格局开始打破B.经济重心出现北移趋势
C.南方生态环境破坏严重D.南北农业经济交流加强
2023-02-23更新 | 361次组卷 | 43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2018届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元史专家陈高华认为:“元代是继唐、宋之后我国文化发展的又一个高潮时期。在元代,文化的多数领域都有很好的成就,有些甚至超越了前代。”下列能为其提供史实依据的是(     
A.裴秀提出绘制地图的方法B.敦煌莫高窟壁画风格多样
C.沈括撰写了《梦溪笔谈》D.郭守敬编定了《授时历》
2023-02-14更新 | 216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8 . 宋高宗绍兴年间,即有乐平新进乡农民陈五,原本为瞿氏家的佃客,但是可以在闲暇时节,“受他人佣雇,负担远适”;另有宋孝宗淳熙年间,台州仙居县林通判家客户郑四客,在自己有了一定储蓄之后,“出外贩贸纱帛、海物”。这反映出宋代社会(     
A.人身依附关系相对松弛B.社会成员身份趋于平等
C.社会阶层流动较为频繁D.新的经济因素已经产生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经济史专家傅筑夫先生指出:“宋代商业不再是为少数人服务,而变成供应广大人民的大规模商业。”而商业市场也发展形成了城市、镇市、草市(或墟市)三级金字塔形结构。这些变化(     
A.与精耕细作的农业进一步发展密切相关B.表明两宋形成较为完善的市场经济制度
C.表明市坊界限打破推动了商品经济发展D.使中国古代城市的经济职能进一步增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唐以前的民众定居模式相当单纯,即:县一村(里)二级制;而宋代定居模式发展为;县一市(镇)一村(自然村)。这种变化发生的主要原因是(     
A.农耕经济的巩固B.中央集权的加强
C.商品经济的发展D.军事建设的需要
2022-12-17更新 | 136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皖北五校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