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与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6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东周时期,王朝软弱无力,封建主互相混战不绝,表面上是个多事的时期。不过,这也是一个社会经济发生根本变革,从而决定而且永久地决定中国发展进程的时期。

——〖美〗斯塔夫里阿诺《全球通史》

材料二:钱穆说:“论中国古今社会之变,最要在宋代。……秦前,乃封建贵族社会。东汉以下,士族门第兴起。魏晋南北朝定于隋唐,皆属门第社会,可称为是古代变相的贵族社会。宋以下,始是纯粹的平民社会。……其升入政治上层者,皆由白衣秀才平地拔起,……故就宋代而言之,政治经济、社会人生,较之前代莫不有变。”

材料三:日本学者内藤虎次郎1910年在《概括的唐宋时代观》中提出唐代是中世纪的结束,而宋代则是近世的开始。他认为隋唐时代开始,“人民从贵族手中得到解放”…… “唐代中叶开始,……改为两税制,人民从束缚在土地上的制度中得到自由解放”,“到了宋代经王安石的新法,人民拥有土地所有权的意义更加确实”;“另一方面,君主和人民中间等级的官吏亦改为选举”,“官吏从君主独裁时代的配合庶民方式变为容许机会均等”。经济亦有显著变化,唐宋之交为实物经济之终结,货币经济之开始。

——以上材料转引自李华瑞《20世纪中日“唐宋变革”观研究述评》

材料四:……于是,贵族们联合起来,并联络了骑士和市民,于1215年6月迫使无地王约翰签署了“大宪章”。大宪章公开阐明了法律高于王权的思想,指出王权必须受到监督,提出了保护基本人权的条款,被人们称为英国宪法制度的起源。……13世纪,英国的城市早已兴起并有所发展,已经出现了市民阶级,……商品货币关系开始渗入农村,劳役地租和实物地租逐渐被货币地租所取代。少数农民通过货币赎得人身自由……雇佣劳动制度在农村中发展起来……。

——转引自郑庆云《简明英美史》


阅后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社会经济发生根本变革”的主要表现有哪些?这一时期呈现出的哪些趋势决定着此后的“中国发展进程”?
(2)材料二中钱穆所说的政治方面的变化指的是什么?分析引起钱穆所说的政治方面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3)依据材料三指出内藤虎次郎所说的“人民从贵族手中得到解放”的表现。
(4)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当时英国发生的变化与两宋时期中国发生变化的主要不同之处。并分析对对两国历史产生的不同影响。
2 . 阅读材料:

材料一   宋太祖曾降旨:“令京城夜市至三鼓以来不得禁止。”夜生活变得丰富起来。一日两餐的传统饮食制度发生改变,变为一日三餐。酒店夜间营业成为刚需,并出现了灯箱广告。夜市的经营时间不断延长。甚至通宵。自此,夜市由原来的非法交易,变为合法经营,州桥夜市是名副其实的“美食街”,美食美味各具特色,应有尽有。马行街夜市里出现了很多“瓦子”,表演杂耍、曲艺、傀儡戏、影戏等。宋朝各大城市的夜市“侵占官道,接造浮屋”“起造屋字,侵占河岸”。以致“坊无广巷,市不通骑”。街道司负责街道卫生管理,“每日扫街道垃圾”。据《铁围山丛谈)记载,马行街的油烟污染,致使蚊虫不生。潘楼街鬼市杂有假冒伪劣商品,是出售来路不明之物的专门夜市场。汴京相国寺市场也被称为“销赃所”。

——摘编自铁引《<清明上河图>里的烟火气与大宋的地摊经济》

材料二   随着经济作物种植的扩大,以苏州府、松江府、嘉兴府、湖州府为中心的长三角地区,出现了棉作压倒稻作,桑蚕压倒稻作的新趋势。与此同时,在江南地区,朱径、朱家角、罗店、南浔、菱湖、濮院、乌青、双林,盛泽等成为著名的棉花、生丝及丝棉纺织品集散地,各区域性商人集团的大量出现,各类富商大贾生活条件、生活观念的改变,也冲击着传统的社会观念。

——摘编自张敏英《明清商品经济思想研究》


完成下列要求:
(1)根据材料一,指出宋代城市经济的特点及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的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从经济思想、文学角度指出明清之际“社会观念”变化的具体表现。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秦汉思想的形成与大一统帝国要求新的上层建筑相关。五花八门的各种思潮正是在这个急剧动荡的过渡时期中产生和发展。自战国后期起,它们在长久相互论辩中,出现了相互吸收、融合的新趋势。从而它们不再是纯粹的某家某学,而是或未经消化的几家杂凑,或以某家为主吸收他家。有的在先秦非常显赫的思想逐渐衰颓以至消失,有些则始终非常活跃、绵延而强大。先秦的名、墨两家属于前者。儒、道、法、阴阳则属于后者,它们是秦汉时期建构新型意识形态的四大思潮。

——摘编自姚兆余《宋代文化的生成背景及其特点》

材料二   宋学一脉,代替了汉代以下的儒学传统。宋学的开始,在初期也是从宇宙论和知识论下手、其中采用了不少道家成分。但在北宋理学发展的重要阶段,却是逐渐走向以“内圣”修己的方向,不太注意“外王”济世的部分,也不太注意宇宙论和知识论。北宋理学派别众多,互相批判,形同水火,他们之间兼容、综合的工作反而不多。经过靖康之变,国亡家破,只剩半壁江山。宋代学者痛定思痛,开始注意到人间的秩序。朱子之学,特别注意人间的伦理,将一切人事放在伦常规范之内。

——摘编自许倬云《一个不断变化的复杂共同体》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秦汉时期中国出现思想合流趋势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宋代儒学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儒学产生的影响。
2020-12-22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第八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观察下列有关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图片,回答问题。









请回答:
(1)唐宋两朝的对外交流路线有何不同?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二者在人员交流、交往内容上有什么差异?
(2)图中反映了明清两朝对外贸易分别呈现哪些新的变化?
(3)综合以上图片信息,概括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主要趋势。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朝后期南北户口升降比较表

天宝元年(742年)户数元和年间(806820年)户数下降幅度(%)
北方373665286688776.8
南方3117624150654851.68
总计6854276237343565.73

——据王育民《论唐代南北户口分布比重的消长》

材料二   据《岭外代答》和《诸蕃志》等记载,当时和南宋通商的有50多个国家,南宋商人到达的国家也有20多个。输出的商品以瓷器和各类丝织品为主,品种多达300多种,其海外贸易之繁荣前所未有。宋代设立市舶司专门管理海上贸易并制定了系统完备的市舶管理制度,制订了中国最早的一部市舶条法《元丰市舶条》,为后代所继承。《梦粱录》记载:“海商之舰,大小不等。大者五千料,可载五、六百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朝后期南北方户数的变化趋势及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南宋对外贸易繁荣的原因。
6 . 公元10世纪是中国史的重要时间节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周平王东迁前后开始,“中国”的周边地区,特别是在南方的“蛮夷”地带,随着生产手段的进步,农田不断被开发,农业生产不断发展,除了移居中原的,当地的人们也越来越愿意接受“中国”文化的影响,出现主动向“华夏”靠近的趋势,结果使得蛮、夷、戎、狄地区自身也逐渐转化为“中国”。而促使这一切的动力,在于他们认同华夏文明是一种比他们自身原有文化更加卓越的文化形式。

——摘编自【日】王珂:《从“天下”国家到民族国家》

材料二   和清朝相似,辽、西夏、金、元的政治策略的统治阶层都同时吸收了东亚和中亚的因素,从而整合成为一个多民族帝国,既包括游牧民族、也包括农耕民族。这些王朝都同时使用汉族官僚和非汉族官僚,用不同的行政方式管理不同的民族和地区,都追求双语或多语政治,抵制全盘汉化。现代中国国家的形成是历史上内亚和东亚长期互动的产物。

——摘编自【美】罗友枝:《再观清朝——论清代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


(1)根据材料一,简述东周时期蛮夷戎狄产生华夏认同的原因。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举例说明辽、西夏、金、元抵制全盘汉化的表现。
2020-12-01更新 | 13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诸暨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提前班)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朝是中国社会市民阶级正式产生的年代,大批的手工业者、商人、小业主构成了宋朝的中产阶级。他们经济富足,又有自己独立的价值追求。市民的富裕闲暇生活及审美趣味和生活情趣促成了宋朝文化高度繁荣,戏曲、杂技、音乐、诗歌、小说等都在宋代高度繁荣。

——詹子庆编《中国古代史参考资料》

材料二   文学则文章由重形式改为重自由表达;艺术方面,……则采用表现自己意志的自由方法。音乐方面,……通俗艺术较盛,品味较古的音乐下降,变得单纯以低级的平民趣味为依归。

——日本汉学家内藤湖南《概括的唐宋时代观》

材料三   晚明(15221640年)时期中国涌现出一批总结性的科学巨著,兴起了一股科学思潮。徐光启等人认为西方科学以数学为基础,由“数”达“理”的形式逻辑方法是西方科学优越性的根本所在。晚明学人试图通过翻译《几何原本》从科学方法论层次来救偏理学“虚玄幻妄之说”的倾向。他们迫切希望能借助于“远西奇器”来解决明朝所面临的社会问题,“于民生财计大有利益”。宋应星提出“穷究试验”“凡事皆须试验而后详之”的实学思想,他认为任何科学知识都要亲身实践,以达到知行合一。

——摘编自施威《晚明学人的科学思想及其历史意义》


(1)据材料一、二,分别概括宋朝“市民社会”和文化发展的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形成的根本原因。结合课本所学,概括宋朝分别在科技、书法、绘画与文学领域取得哪些成就。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晚明时期科学思想的主要内容,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董子谓“道之大原出于天”,“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董子又谓“天道之大者在阴阳,阳为德,阴为刑。刑主杀而德主生。是故阳长居大夏而以生育长养为事,阴长居大冬而积于空虚不用之处。以此见天之任德不任刑也”。“王者承天意以从事,故任德教而不任刑。

刑者不可以治世,犹阴之不可任以成岁也”。董子《举贤良对策》谓“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臣闻天之所大奉使之王者,必有非人力所能致而自至者。此受命之符也”。

——摘编白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

材料二   周敦颐、张载用太极或太虚的气一元论,结合易传的宇宙论模式,建立起抗衡佛老的本体宇宙论。二程用“天者理也”、“性即理也”、“格物即穷理”重新解释经典的内涵,从本体论、人性论、知识论三个方面真正建立起了理学。朱熹把这一理学发展为以“理气”、“心性”、“格致”问题为中心的“致广大而尽精微”的全面体系。陆九渊以及明代的王守仁提倡“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认为人心即是道德主体,心能自身决定道德规范,突出了道德实践中的主体性原则。理学和心学的互动、论争贯穿并促进了理学的发展。宋明理学作为儒学复兴的运动具有崇高的理想,典型地表达在张载的四句话,“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摘编自陈来《中华文明的核心价值——国学流变与传统价值观》


(1)根据材料一概括董仲舒思想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宋明理学的发展趋势。
(3)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宋明理学对于中华民族的文化性格产生怎样的积极影响。
2020-10-21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市大庆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在中国古代,对外贸易活动虽然因朝代更迭时热时冷,但总的趋势是越发活跃、愈加扩大。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古代的开放政策兴起于秦汉,推行于隋唐。唐朝在广州等地建置了掌管对外贸易的市舶机构,并作为一项制度延续千余年;开辟了南海、印度洋贸易航线;对外商采取“任其来往通流,自为交易”,“常加存问”“以示绥怀”的宽弛政策。大都市和商邑蓄货入市,外商云集,国外使节、商人、留学生、僧侣等,住唐者数十万人。宋朝把发展对外贸易作为基本国策,京师置榷易院为管理对外贸易的中央机构,并颁布市舶条例。元代继续奉行“诸蕃国……其往来互市,各从所欲”的开放政策并扩置市舶。

——摘编自沈光耀《中国古代对外贸易史》


(1)根据材料,概括中国古代对外贸易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古代对外贸易的积极作用。
2021-03-29更新 | 9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晋城市高平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图1,两京诸市署:令一人,从六品上,丞二人,正八品上。掌财货交易,度量器物,……凡市,以日中击鼓三百响,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



图1唐长安城示意图

——《唐六典》卷20

材料二   图2,有人曾这样描述宋代东京的商业繁荣“市井经纪之家……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耍闹去处,通晓不绝……”



图2北宋东京城示意图

材料三   唐代和明代工商业中心示意图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唐代对市的管理特点。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出宋代较前代对市管理的变化。
(3)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明朝较唐朝城市发展有哪些新特点?概括中国古代城市发展变化的趋势。
2020-08-22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宿州市十三所省重点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