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与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三国和两晋时期,北方的匈奴、羯、氏、羌、鲜卑等少数民族开始内迁到黄河流域,各民族纷纷建立自己的攻权。他们彼此征战,部族人民被屠杀,牛马被掠夺,城市化为废墟,田地大量荒芜。为躲避战乱,大批北方民众纷纷渡江南下,形成第一次南迁的浪潮。

材料二:宋太祖说:“不抑兼并,富室连我阡陌,为国守财尔。缓急盗贼发,边境扰动。兼并之财,乐于输纳,皆我之物。”宋朝除国有土地即公田外,私人土地的交易只需要办理正常的交易手续。将交易土地的契约向当地政府呈报,得到政府的认可,盖上宫府的印信(这种田契谓之红契),土地所有权的转移就算完成了。

——摘编自张云华《中国农地流转问题调查》

材料三:从古至今,谈到“重农抑商”总是将农业和商业对立起来。但从整体上来说,中国大部分时间是重农不抑商,农业固然受到重视,但商业也并没有受到抑制,私人工商业一直有充分发展的空间。

——《中国古代真的“重农抑商”吗》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江南经济得到发展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宋朝的土地政策,结合所学知识对其负面影响予以说明。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两宋时期商业发展的突出表现。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汶口发掘的墓葬中,陪葬猪头的少者一二个,多者三五个,最多达十四个。四川大溪文化遗址发掘的74座墓中,有的墓没有随葬品,而有的墓葬品却达58件之多,有座墓中死者还头枕一支大象牙。

——《上下五千年》

材料二   山西省在20世纪20年代初期出土了春秋后期的牛尊,特别引入注意的是牛鼻子上有外环。

材料三   汉武帝在位54年,是中国古代统治年代比较长的帝王。汉武帝时代,中国开始以文明和富强的政治实体和文化实体闻名于世,汉武帝时代的政治体制、经济形式和文化格局,对后世都有相当重要的历史影响。

——摘编自王子今《秦汉史:帝国的成立》

材料四   在宋代,商人、佃农、奴婢均为编户齐民。齐,等也。无有贵贱,谓之齐民。土地买卖、典当也基本不受官府干预,仅办理法律手续,缴纳交易税即可,对于百姓迁移、更换职业,官府的限制也比前代松弛。与此同时,瓦肆、勾栏等场所的兴起为市民阶层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娱乐文化生活。

——摘编自郭尚或《两宋良贱制度的消亡及其影响》等


(1)根据材料一,指出新石器时代后期社会呈现出一种怎样的状况?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春秋战国时期经济上出现了怎样的变化?这会给土地制度带来什么影响?
(3)结合所学知识,阐述汉武帝巩固大一统国家在经济上采取的措施。
(4)根据材料四,概括宋代社会生活的新气象,并结合所学指出其与材料一所放映现象的内在联系。
2023-06-29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3 . “宋沿唐制,亦贵进士科。然唐时犹兼采誉望,不专辞章。宋则糊名考校,一决文字而已。”由此可见,与唐代科举相比,宋代(     
A.考试程序更加公正B.取士科目有所减少
C.进士及第尤为尊贵D.录取人数大大增加
2023-06-15更新 | 484次组卷 | 153卷引用: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经济活动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经济的发展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南宋时,我国南方经济发展水平超过北方,主要得益于(     
①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②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③南方相对稳定   ④国家统一
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唐都长安布局对称、规整宏大、道路宽敞;宋都开封人口众多,但不按唐制,布局灵活,城内拥挤街道较窄、路网密布。引发该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宋初加强集权B.地理位置差异C.城市商业发展D.宋朝积贫积弱
填空题 | 容易(0.94) |
名校
6 . _______________是元朝郭守敬编订的新历法,其中测定的数据在当时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
2022-11-16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银川市六盘山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填空题 | 容易(0.94) |
名校
7 . 宋朝理学家认为只有深刻探究万物,才能真正得到其中的“理”,达到对普遍天理的认识,这种方法论叫做“_______________
2022-11-16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银川市六盘山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下列图片展示了我国部分少数民族创制的文字,其特点是都模仿了汉字字形。这可用来说明(     
A.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B.民族史研究资料丰富
C.民族间文化联系增强D.文字能促进文明发展
2022-11-16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银川市六盘山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开宝四年(971年),宋太祖赵匡胤“置市舶司(古代管理对外贸易的机构)于广州,后又于杭、明州置司”。根据考古发掘,东起日本,南到印尼,西到东非,甚至在非洲内陆的津巴布韦都有宋代瓷器的迹象。据记载,与宋代进行通商的国家和地区有五十个,其中宋代海船直接到达的有二十多个。……北宋初年,广州的市舶收入只是占了国家财政收入的2%,到了南宋初年占据了全国财政收入的20%。

——摘编自梁俏《宋代海外贸易特点及其评价》

材料二 明代对外贸易采取了严格的朝贡贸易,只准两国之间官方相互进行贸易,私人船只不准往来。明代对朝贡国家、路线、港门、船只数目、贡品种类均有详细而严格的规定,明朝对朝贡国家予以官方证明。对外贸易“只是政府借以表示中国文化传播之一种光荣礼节而已”。

——摘编自马珺《浅论中国古代的对外贸易》

材料三 鸦片战争后,中外贸易不断扩大,其主要进口品为鸦片和棉纺织产品,中国主要的出口品仍为茶叶等农副产品。我国出口商品主要为农产品、初级矿产品、手工制品,其科技含量很低,生产规模较小,仍处于自然经济的落后态势中。随着中国市场的逐渐开辟,19世纪70年代以后鸦片贸易的比重就逐渐减少了,而正常的商品交易则越来越扩大。

——摘编自张易《近代中国对外贸易与经济的发展》


(1)根据材料一、二,分别概括宋代、明代对外贸易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鸦片战争后中国对外贸易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2022-11-15更新 | 279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银川市六盘山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宋人有云:“东南之俗好文”“西北之人尚质”。南人在科举考试中优势突出,故北宋后期被迫采取南北分卷制度,特许北方五路分别考试而单独录取,以维持取士人数之均衡。北宋南北分卷制(     
A.确保了南北方录取比例一致B.顺应了经济文化重心南移的趋势
C.提升了南方士人的政治地位D.失去了科举考试选拔人才的意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