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与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0 道试题
1 . 一个时期的某种思想或思想解放运动的出现会给一个时代打下时代烙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西周的制度发展程度过低,无法更多的满足新兴地主阶级的发展需求,他们力求改变现状,试图获得更多的经济、政治、文化地位,呼唤建立新的社会。

一李静、萧红恩《百家争鸣与文艺复兴的历史进程》

材料二  北宋时期,新儒学思潮的振兴,促使“治学”与“从政”的沟通蔚为风气。以“天下”为胸怀的士大夫们,以“天道”“公议”为旗帜,参与治理国家政事。他们将个人修养与天下国家之兴亡联系起来,将自我道德名节的完善视为最终目标。

——袁行霈等《中华文明史》(第三卷)

材料三  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认为“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黄宗羲在《原君》中宣称皇帝乃是“天下之大害”;顾炎武在《亭林文集》卷四中提出“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徒以诗文而已,所谓雕虫篆刻,亦何益哉!”三大思想家的政治思想在本质上仍是儒家的模式,但是在这一模式内部注入了时代的气息,是传统与时代、先验与经验的结合。

——黄晓军《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的政治思想》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百家争鸣产生的历史背景。并指出古代中国的百家争鸣承担的历史使命。
(2)材料二中“新儒学”是指哪一思想体系?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思想体系具有哪些积极影响?
(3)三大思想家为儒学注入了时代气息,分析这些“时代气息”出现的背景?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北宋时期,货币需求量剧增。据统计,货币年铸造量最多时高出唐朝十多倍。这反映出北宋(     
A.金属冶铸业发达B.商品流通规模的扩大
C.海外贸易的繁荣D.区域性商人群体发展
2023-11-23更新 | 18次组卷 | 25卷引用:山东省青岛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宋代士人哲思玄想趋于活跃,一些文化英才惯于以哲人慧眼观察世界,使某些诗文富哲思,含理趣,染禅味。这一现象(     
A.得益于理学思想的盛行B.反映了自由张扬的个性
C.凸显了恢弘开放的气度D.体现了格物致知的理论
2023-10-05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威海市荣成市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宋朝·流动的王朝。

材料一   百物周流

当时开封以经商为业的有两万多户,其中640家资本雄厚的商户,分别属于160行,囊括米、盐、茶等各类商品贸易。号称“正店”的大酒楼有72家,……酒楼、茶坊适应商业大潮,与娱乐场所瓦子,都通宵营业。

——摘编自樊树志 《国史十六讲》

材料二   四民流动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          

——宋代汪洙神童诗

本朝贵人家选婿于科场年,择过省士人,不问阴阳吉凶其家世,谓之“榜下捉婿”。……宰相富弼的女婿冯京虽是状元,但出身在商人家庭。

——摘编自(宋)朱彧《萍州可谈》

释其耒耜(指农具)而游于四方,择其所乐而居之。

——(宋)苏轼《策别安万民三》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东京(开封)的经济景观。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朝社会呈现的新变化并简单分析原因。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如表为当代学者统计的中国古代状元地域分布表。据此表可以推知(     
地区五代北宋南宋
北方40628061181110
南方181024370027769
共计58165237611108879
A.古代科举考试制度尚不完善B.理学兴起推动考试内容变化
C.政治形势对科举制影响较小D.南方经济发展影响文化发展
2023-09-11更新 | 211次组卷 | 36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泗水县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下图是中国古代两个历史时期(东汉永和五年、唐天宝元年)的人口密度图。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据葛剑雄《中国人口发展史》


(1)分别提取上图的人口分布信息,并据此说明与其相对应的历史时期。
(2)如果让你绘制一幅南宋时期的人口分布图,说说你的设计并阐明理由。
2023-03-30更新 | 11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青岛第六十七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宋代法律明确规定,女性有财产继承权,无论是女儿还是寡妻,甚至是出嫁女都有权继承不同份额的父家或夫家的财产。如南宋明文规定,“父母已亡,儿女分产,女合得男之半。”这表明当时(     
A.女性经济地位得到法律认可B.女性社会地位有了显著提高
C.子女拥有平等的财产继承权D.男尊女卑价值观念发生转变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魏晋时期开始,我国北方黄河流域长期存在混乱局面,社会生产力受到严重破坏。相对地说,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则比较安定,北方的劳动人民大量向南迁徙。这不但为此后南方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而且带去了农业、手工业的先进生产技术。自唐朝中叶以来,南方的经济实力渐渐超过北方。……宋元时期,江南地区已经取代中原成为新的经济中心。

——摘编自孟庆远等《中国古代史常识》

材料二   评价者所处时代、标准等因素影响其对历史事件的看法。自从钱穆提出宋代“积贫积弱”说以来,人们几乎都将它看作是宋王朝的基本特点,但这并不符合事实。宋代地盘比唐代小,而经济却比唐代发达,财政收入也比唐代高。四大发明中三大发明主要在宋代,和以往任何一个朝代相比都不贫,甚至还富一些。如从军事实力论强弱,宋比辽、金稍弱,进攻之力不足,防守则有余。和西夏比,实力还略强一些。蒙古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帝国,惟有宋能抵抗数十年,从世界角度说,也可算是数得上的强国了。如果从综合国力考虑,宋不仅不能说弱,还应该说是相当强的。和东晋相比地盘差不多大,经济则要发达得多,东晋并没有称“积贫积弱”,为什么单单给南宋扣上这顶帽子呢,显然这是不公正的。

——李裕民《宋代“积贫积弱”说商榷》


(1)根据材料一,归纳魏晋至宋元时期江南地区逐渐取代中原成为“新的经济中心”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并结合所学,概括宋元时期经济中心转移的主要表现。
(2)依据材料二,指出作者对宋代的评价是从哪一角度出发的?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认同材料二中哪一观点对宋朝的评价,并说明理由。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五代十国时期,南方战事稀少,社会环境较为安定。在此期间,南方逐渐成为经济发达的地区。北宋灭亡之后,南宋政权偏安一方,南方经济得以进一步发展。此时南方在农业、手工业、商业上都得到了巨大发展,已达到一定的发达水平,农业生产甚至超过北方。此外,自唐至宋元,状元的分布有明显向南推移的趋势。到了元代,为解决“南粮北运”问题,甚至开发前所未有、规模浩大的滑运和海运,也足见南方经济的重要性和其影响力。

——摘编自商字楠《中国古代经济重心转移及其影响分析》

材料二 宋朝:“积贫积弱”抑或“造极之世”?关于宋朝历史地位,学术界有不同评价。第一种是“积贫积弱说”,如钱穆在《国史大纲》中指出:“宋代对外之积弱不振,宋室内部之积贫难疗"。第二种是“造极之世说”,如陈寅恪在《邓广铭<宋史职官志考证序>》中指出:“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

——摘编自朱永清《“积贫积弱”抑或“造极之世”--民国以降两宋评价的嬗变与纠结》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经济重心南移对宋元产生的影响。
(2)这两位学者对宋朝的评价矛盾吗?说明理由。
2022-12-15更新 | 9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滨州高新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流动”的宋朝

材料一东京养甲兵数十万,居人百万家,天下转漕,仰给在此一渠水”“汴水横亘,首承大河,漕引江湖,利尽南海。

——《宋史》

朝廷创置榷场以通南北之货...内足以专课息之源,外足以固邻国之好。

——《宋会要辑稿》

朝贵人家选婿,于科场年,择过省士人,不问阴阳吉凶及其家世,谓之“榜下捉婿”。

——(宋)朱彧《萍洲可谈》

典卖倚当庄宅田土,今后并立合同契四本,一付钱主,一付业主,一纳商税院,一留本县,违者论如法。

——《宋会要辑稿》

材料二太宗时,置榷属于京师,诏诸蕃香药宝货至广州、交险、两浙、泉州,非出官库者,无得私相贸易。

宋初制定的《私茶法》规定,“民茶折税外悉官买,民敢藏匿不送官及私贩鬻者没入之,计其直百钱以上者杖七十。”

——以上两段材料均出自《宋史》


(1)据材料一、二概括宋朝社会“流动性”的特点,并简述其表现。
(2)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朝社会“流动性”的原因及认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