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与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两宋时期质朴洁净之风逐渐盛行,士人多着宽薄的衣衫,颜色也多为清白淡黄;服饰图案造型以写实为主,没有过多的渲染和夸张,其结构严谨,这一现象(     
A.深受理学思想的影响B.源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C.表明纺织业空前发达D.社会风尚根本性变革
2 . 据考古发掘, 在湖北荆州地区的北宋墓葬中, 发现成组的铁制农具, 有犁、楼、把、锄、镰等, 其中把、锄等农具较多。这说明当时荆州地区(     
A.农业精耕细作的发展B.自耕农的数量增加
C.农民劳动强度的加大D.粮食产量得到提高
3 . 隋唐两代实行东西两京制,多位皇帝曾巡幸东都洛阳。下表是隋唐皇帝巡幸洛阳一览表。据此可推知,这一时期巡幸活动主要意图是(       
皇帝巡幸次数巡幸目的在洛时间
隋文帝2就食12个月
隋炀帝9征伐、巡游54个月
唐太宗3征伐、封禅、就食24个月
唐高宗5封禅、就食127个月
唐玄宗6封禅、就食119个月
(注:就食,即因粮食供应紧张到洛阳办公)
A.增加政府财政收入B.持续加强民族交往
C.解决地方治理危机D.应对经济格局嬗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宋代打破了隋唐“工商之家不得预于士”的规定;婚俗观念出现多元趋向,重进士科、论财等现象普遍;在职业选择上有了更多的空间“耕织之民……或入于工商”;手工业领域普遍出现了“雇募制”。由此可知宋代(     
A.废弃重农抑商政策B.经济发达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
C.社会控制较为松弛D.传统的四民社会结构逐渐解体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宋代盛行论财婚姻,商人“榜下捉婿”成为一种婚姻文化,这一现象遭到士大夫的批评。理学家张栻认为,“婚姻结好,岂为财物?”甚至表示“治其尤甚者,以正风俗”。这反映了当时(     
A.商人的社会地位有显著提升B.商品经济发展引发观念冲突
C.门第族望不再是婚姻的要求D.科举改革导致社会阶层流动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北宋时,苏南地区已经实现一年稻麦两熟;南宋时,一年稻麦两熟在江南很普遍,亩产一般都能达到100公斤,最高达到300公斤。这一状况(     
A.有益于经济重心南移B.导致了重农抑商政策松动
C.改变了宋代积弱局面D.推动了饮食结构根本改变
8 . 宋代在人地矛盾日益紧张的情况下,江南地区农村劳动力存在着明显“溢出”。比如“湖州民蔡七,长大有力,受人佣故(雇),足迹遍闾巷”;“明州人郑邦杰,以泛海贸迁为业,往来高丽、日本”。这些现象
A.优化了劳动力的产业配置B.推动了城乡关系密切发展
C.放松了封建人身依附关系D.动摇了传统重农抑商政策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蔡邕字伯喈,陈留圉人也。邕性笃孝,母常滞病三年,邕自非寒暑节变,未尝解襟带,不寝寐者七旬。母卒,庐于冢侧,动静以礼。……建宁三年,辟司徒桥玄府,玄甚敬待之。出补河平长。召拜郎中,校书东观。迁议郎。

——摘编自南朝范晔等著《后汉书蔡邕传》

材料二   元朝后期,高明创作了南曲《琵琶记》,写的是东汉末年陈留郡书生蔡邕与赵五娘新婚不久,即奉父命进京城洛阳,到礼部报名参加科举考试。他考中状元,被天子任为议郎。牛丞相奉旨召他为婿,他百般拒绝不成,只得与牛小姐成婚。而此时家乡的赵五娘孝敬公婆,备受困苦煎熬,剪发卖钱埋葬去世的公婆。之后,赵五娘携带琵琶一路求乞去京城寻夫,终于找到蔡邕。全剧以一夫二妻的大团圆结束。

——摘编自《琵琶记》小说本(吕树坤编著,吉林文史出版社)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两则材料记述蔡邕入仕途径的合理性,并说明理由。
10 . 宋代“事亲孝,为兄友,处族义,与乡和”被认为是为人处世的天理。一些地方开始实行乡约制度,制定规约并建立民间组织和相关的赏罚制度,以求扬善惩恶;各地方家族也纷纷制定族规家训,建家祠修族谱,规范族人言行。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A.理学的世俗化趋势
B.家族控制地方权力
C.新兴市民阶层崛起
D.宗法制度重新建立
2019-11-01更新 | 1315次组卷 | 45卷引用:河南省安阳市滑县豫北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