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宋元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0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北魏通过把部分国有土地、无主荒地分配给无地少地农民,适当限制土地的占有、买卖与继承,从而有效调控了全境的土地占有关系,解决了因田业无主或产权纠纷而产生的大量农田抛荒问题,遏制了土地兼并与土地集中势头,扶植了人数众多的自耕农,同时又有力地加强了对基层社会的控制,使国家掌握了大量的劳动人口和赋役负担者,增加了财政收入。到孝明帝正光年间(520﹣524年),北魏全境国家所控制的户口数量已超过西晋武帝太康元年全国户口的一倍,史载“于时国家殷富 ,库藏盈溢 ,钱绢露积于廊者,不可较数”。

——摘编自《简明中国历史读本》

材料二:宋朝开历史之先河,国家对土地买卖中的民间竞争与兼并现象采取“不抑兼并”、自由放任的不干预态度。······在宋朝,依据是否拥有土地把农民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有地农民,一类是无地农民。随着时间的推移,无地农民的数量在迅速扩大。面对生存的压力,这些无地农民有些选择依附于地主,有些则不得不背井离乡,到偏远地区开发荒地,再有则是彻底脱离土地,进入城市谋取出路。

——摘编自徐明明《宋代政策研究》 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北魏实行的土地制度及其意义。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宋代土地制度的变化,并对其简要评价。
2 . 下表为南宋时期部分生产部门中心及主要城市分布情况。由此可知,当时(     
产业中心主要城市
粮棉中心广州、湖州、平江、泉州、荆州
纺织中心重庆、成都、江陵、鄂州、湖州
海船制造中心广州、泉州,温州、明州
漕船、商船,渔船、游船制造中心鼎州,潭州、吉州、虔州
制瓷中心曲阳、景德镇、龙泉、宜州、东京、汝州、钧州
A.经济重心南移完成B.主要产业部门分布南方较多
C.民营制瓷业技发达D.棉花种植由边疆向内地扩展
3 . 元末,从事棉纺织业的民户已达1000多家,元代以后,棉纺织业日渐成为普遍的家庭副业和当时产量最多、销路最广阔的手工业。这种现象的出现得益于
A.棉花在大江南北开始种植B.大量农副产品投入市场
C.棉纺织技术和工具的革新D.社会各阶层的需求增多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宋朝时,江南地区开始出现稻麦两熟制,但租佃契约仍按原先每年秋熟收租旧例,佃户只在秋收稻米中按规定额缴租,而所种之麦并不征租,全部归佃户所有。宋朝的这一收租做法
A.使民众饮食结构根本改变B.有利于稻麦两熟制的推广
C.促进了区域经济发展均衡D.推动了农产品商品化进程
2022-01-12更新 | 559次组卷 | 12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高新一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5 . 北宋赵抃在《成都古今集记》明确记载“成都十二月市”:“正月灯市,二月花市,三月蚕市,四月锦市,五月扇市,六月香市,七月七宝市,八月桂市,九月药市,十月酒市,十一月梅市,十二月桃符市。”由此可以推知,北宋时成都
A.城市规划打破坊市界限B.重农抑商政策已经被放弃
C.农业及手工业高度发展D.生产领域呈现专业化态势
6 . 北宋时,私营作坊使用雇佣工匠,雇值多少因不同时期、不同部门而异;官营作坊役使的工匠,有从军队调来仍隶名军籍的军匠,也有从民间雇佣来的雇匠,即使是列入匠籍的工匠,也可从政府领取一定的“雇值”。这从本质上说明北宋时期(   )
A.工匠制度仍然存在B.资本主义萌芽已经出现
C.经济政策不断调整D.劳动力商品化趋势明显
7 . 下表显示了北宋时期关中各州府客户占当地总户数的比值及全国的平均值(%),据表可知;当时关中地区

注:北宋的客户即佃农。
A.自耕农经济受到明显削弱B.土地兼并现象有所缓和
C.商品经济的发展严重滞后D.农业生产效率逐步提高
8 . 宋人林之奇在《墨染丝》中写道:“缫丝自喜如霜白,输入官家吏嫌黑”,“墨丝归织家人衣,别买输官吏嗔迟”。此诗描写的是
A.官营丝织业垄断市场B.民营丝织技术落后
C.家庭手工业者的遭遇D.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9 . 某生分析下表,得出了四项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北宋赋税结构变化表
农业税(万贯)非农业税(万贯)农业税:非农业税
至道末年(997年)2408.11567.760:40
天禧末年(1021年)     2641.2       3874.0     40:60
厢宁十年(1077年)     2021.3       5117.2     28:72
①农业税的消长反映农业生产削弱的趋向   ②非农业税的增长反映工商业的发展
③政府财政收入越来越倚仗于非农业税       ④重农抑商政策已经不在实施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1-03-15更新 | 164次组卷 | 33卷引用:2013-2014年陕西汉中市南郑中学高一下期期中历史试卷
10 . 下表是北宋时期户数及其增长指数表,这最适合用来说明这一时期
            增长指数
宋太祖开宝九年(976年)3,090,505100
宋太宗至道三年(997年)4,132,576134
宋真宗天禧五年(1021年)8,677,677281
宋英宗治平三年(1066年)12,917,221418
宋神宗元丰六年(1083年)17,211,713557
A.农业成就突出B.手工业显著进步
C.城市空前繁荣D.经济重心的南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