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经济重心南移(宋元)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朝代

南方

北方

人口(户)

占全国户口数比例

人口(户)

占全国户口数比例

西汉

2470685

19.8%

9985785

80.2%

北宋

11224760

62.9%

6624296

37.1%

——据杨远《西汉自北宋中国经济文化向南发展》

材料二       宋代人均耕地为4.4亩,在南方却不足这个平均数,苏州地区亩产可达四石,但江南其他地方的亩产在二石左右。伴随着宋代人口及人口密度的增加,要求的耕地面积也相应扩大,于是开发梯田、围湖造田、围海造田相继加速。“烧畲山于山岗”、“教民焚燎而种”,但山林破坏后,雨则山洪暴发,旱则无水灌溉。入宋以后,江南每岁漕运额由三四百万石增至六百万石,以致江南谷贵民贫。漕运的发展反映了政治中心和经济中心的分离,使得中央王朝不能不仰赖江南经济上的支持。

——摘编自郑学檬《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和唐宋江南经济研究》


(1)根据材料一概括西汉至北宋户口变化的总体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户口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宋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据《史记》记载,汉中期以前,江南“地广人稀”,百姓“无积聚之贫”,而据《宋书》记载,南朝前期江南已经“地广野丰”,“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江南优越的自然环境B.经济重心的进一步南移
C.先进生产技术的传播D.江南农产品商品化趋势明显
2021-11-17更新 | 630次组卷 | 73卷引用:湖北省罗田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人口与社会】中国古代人口流动是一个重要的社会现象,也影响着社会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两宋之际,北方战乱的影响与南方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促成了我国历史上继西晋、唐中期以后第三次大规模人口南迁。在中国历代的人口分布上,北宋末年首次出现南北均衡。此后,南方的人口优势逐步确立,南方经济明显领先,经济重心不可逆转地远离了北方,南盛北衰的局面完全确立。元明清时期,这种趋势继续发展。

——章开沅《中国经济史》

材料二   宋代人口流动促进了城市商业的发展,市民阶层不断发展壮大。宋代有着强烈的保富意识,重视富裕起来的商人阶层。宋儒提出“四民皆本”的思想。宋代政府改变唐代限制贸易的做法,鼓励商业发展,打破唐代“工商之家不得预于士”的禁令,使商人获得了从政的权利。政府还制定法律,对勒索商人的官吏进行惩罚。“诸商舶兴贩已经抽解与免两州商税外,其余合收税,场务不即检税若收纳力胜钱过数,各杖一百,留滞三日加——等,罪止徒二年,因而乞取财物,赃轻者徒一年。”宋代对商业和商人的态度造就了中国古代商人的黄金时期。

——摘编自李华遷等《宋代社会治理研究》

(1)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代社会治理上的新变化;并分析古代人口南迁产生的历史影响。
4 . 据《宋史》记载,北宋时期,两浙、江南西路、江南东路、淮南东西路都为主要的粮食产地和粮食商品的主要供应地,京师开封的粮食基本是仰赖于此,其漕粮供应巨大。如太平兴国六年由东南供应的漕粮达四百万石,大中祥瑞初年,再次增加为七百万石。这一现象说明当时(     
A.粮食生产商品化程度提高B.东南地区自然经济解体
C.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达D.经济重心南移趋势明显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1隋朝大运河                    图2元朝运河、海运路线图

材料二   漕运始于先秦,最初规模有限,主要为军事行动服务。先秦时期,各诸侯国纷纷开挖运河,如吴国开凿的堰渎、胥浦和邗沟,魏国开凿的鸿沟,齐国开凿的淄济运河等。唐宋以后中央集权的运行体系日趋完善,北宋的汴梁、南宋的临安、元朝的大都、明清时期的北京都是重要的人口聚居区。经济重心南移后,政治中心与经济中心出现分离的趋势,为保证京师的供给,需要源源不断从南方调运粮食,这项任务逐渐成为漕运最重要的职能。

——摘编自陈忠海《古代漕运与“河海之争”》


(1)比较图1和图2,指出元朝漕运路线出现的新现象。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上述新现象出现的原因。
2021-11-20更新 | 22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6 . 中国古代人口南迁有一个漫长的过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两宋之际,北方战乱的影响与南方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促成了我国历史上继西晋、唐中期以后第三次大规模人口南迁。在中国历代的人口分布上,北宋末年首次出现南北均衡。此后,南方的人口优势逐步确立,南方经济明显领先,经济重心不可逆转地远离了北方,南盛北衰的局面完全确立。元明清时期,这种趋势继续发展。

——章开沅《中国经济史》

材料二 过去,从在黄土地上进行旱作,到发展出与黄河流域冲积平原灌溉农业相适应的水利技术,耗费了古代中国人数世纪的努力。在约公元前600年以后,中国人在物质技术上、政治上以及传染病的适应方面,都获得了在黄河流域冲积平原生存的能力。

古代中国人在南下潮湿地区时,越往南行进,越受到疟疾、血吸虫病和登革热等疾病带来的威胁,南方湿热的环境可以滋生出更多的寄生物。因此,长期以来,中国人在移居南方这一问题上进展非常迟缓。

——摘编自威廉·麦克尼尔《瘟疫与人》


(1)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主要原因。
(2)据材料二,指出麦克尼尔在中国古代人口南迁问题上的研究结论,并分析其理由。
(3)举一例说明中国古代人口南迁产生的历史影响。
7 . 关中地区水陆交通不甚便利,江淮米谷运转入都颇为困难,故隋唐两朝,当关中地区发生天灾,物产不足以供给帝王宫卫百官俸食之需时,“则帝王往往就食于洛阳”,逐渐相沿成例。这种现象折射出
A.国家财政制度亟须改革B.政治中心东移的趋势
C.交通条件决定城市地位D.南方经济地位的提升
2022-04-30更新 | 1454次组卷 | 17卷引用:湖北省2022届高三下学期高考模拟测试卷(六)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据杨远《西汉至北宋中国经济文化之向南发展》

材料二   朝廷在故都(东京开封)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中(江苏)又为东南根柢。语曰:苏常熟,天下足。

——《陆游集》

材料三   (南宋)北地称真定府最为繁华富庶,有南人北游归而言曰:“曾不及吴城(即苏州)十之二一。”他州城郭,更荒凉不足取。


(1)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分别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
(2)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西汉至南宋我国经济发展的趋势,并说明其原因。
2024·湖北·一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如表是水利事业与首都所在地之关联表,可知(     

三国南北朝五代北宋南宋
陕西18▲2

9▲32▲4124
河南19▲10▲4▲
4117▲
山西4111332
25
直隶5123124
20
四川
1


151
4
江苏132▲8▲118
4374
浙江4232244186185▲
广东






1624
注:▲为都城所在地
A.经济重心与政治重心分离始于唐代B.政治重心变迁影响水利事业的布局
C.水利事业发展反映了经济重心南移D.经济重心转移决定了政治重心变化
2024-01-14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历史(湖北卷)-学易金卷:2024年高考第一次模拟考试
10 . 如表为当代学者统计的中国古代状元地域分布表。据此表可以推知(     
地区五代北宋南宋
北方40628061181110
南方181024370027769
共计58165237611108879
A.古代科举考试制度尚不完善B.理学兴起推动考试内容变化
C.政治形势对科举制影响较小D.南方经济发展影响文化发展
2023-09-11更新 | 212次组卷 | 36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第六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模拟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