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宋元社会的变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6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续资治通鉴长编》记载:“宋代许多商人以财买婚,通过与官僚、宗室、士人联姻进而跻身上层社会。其中最为显赫者当属茶商马季良,因为娶了刘皇后兄长之女,获封光禄寺丞。”这反映出宋代(     
① 门第观念淡化促进阶层流动 ② 婚姻择偶注重政治经济地位 
③ 社会成员身份逐渐趋于平等 ④ 经济发展推动社会结构变动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宋会要辑稿》记载,岳州知州指出:“(农民)自来兼作商旅……欲出榜招召,务令疾速归业。如贪恋作商,不肯回归,其田权许人请射(承佃耕种)。”宋高宗采纳户部意见:“商人田产,身虽在外,家有承管,见今输送二税,难(不应)许人请射。” 材料主要反映了宋代(     
A.土地兼并问题严重B.农民对地主人身依附关系松弛
C.法律规范十分完备D.政府适当放松了对社会的控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唐末五代河西节度使张议潮割据敦煌时期形成的《敦煌百家姓》写本以“张王李赵”为首,而宋初《百家姓》则以“赵钱孙李”为首。二者这样排序体现了(       
A.文化的地域性色彩浓厚B.社会门第观念影响犹存
C.姓氏人口数量发生变化D.门阀政治依然占据主导
4 . 据《蹴鞠图谱》记载,宋朝时期,在汴京城,有许多蹴球茶坊和角球店,还出现了许多专门制作鞠的手工作坊,有品牌的商品鞠有24种。蹴鞠不仅在民间盛行,在宫廷中也非常流行,宋徽宗就是一位蹴鞠爱好者。据此可知,宋代蹴鞠(       
A.使市民阶层获得全面发展B.拥有广泛的社会影响
C.促进体魄和军事能力提升D.源于民间的劳作技能
5 .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某学习小组在进行“宋代社会的世俗化、平民化”主题学习时,搜集到如下史料:材料→“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近来世俗多颠倒,只重衣衫不重人”

——宋代潘彦

材料二   (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局部)

   

材料三一、德业相劝:德谓见善必行,闻过必改……业谓居家则事父兄,教子弟,待要妾,在外则事长上,接明友,教后生,御僮仆。

二、过失相规:同约之人各自省察,互相规戒,小则密规之,大则众戒之。

……

四、患难相恤:凡有当救恤者,其家告于约正 ……若不急之用,及有所妨者,则不必借。

——摘自 (宋)吕大钧《吕氏乡约》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指出该小组搜集史料的不同类型,并分别说明三则材料与主题之间的逻辑关系。
2023-07-20更新 | 12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A卷)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世纪前期,日本学者内藤湖南提出“唐宋近世说”。该理论认为唐代是中世之终末,而宋代则为近世之发端。政治上在于贵族政治的式微和君主独裁的兴起。君主由贵族阶级的共有物,到近世成为全体臣民的共有物、艳对权力的主体。与此同时,人民的地位和财产私有权与贵族时代大异其趣:官吏选用制也发生变化,科举制普遍化,贵族政治过渡为官僚政治,高等官职由天子决定和任命,庶民也获得为官的均等机会。经济上处于实物经济结束期和货币经济开始期交替之际。文化性质亦有显著变化,经学、文学、艺术都呈现出庶民性质。宋元社会发展进入“与文艺复兴时的欧洲、伊斯兰教期的西亚平行的中国的近世社会形成期”。

——据(日)内糜湖南《概括的唐宋时代观》整理

材料二   中国当代学者对 “唐宋近世说”颇有争议。

观点

学者

人们可对比唐宋时代,从阶级状况,到政治制度、军事制度、文化等,列举出不少变化的史实。然若与春秋、战国时期相比,则至多只能算是一个小变革期。

王曾瑜

此期经济、文化、社会方面的若干新现象,总体上仍然从属于中国史的内在演化规律、不具备西欧的那种“近代化”的意义。

阎步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 所学知识,分析指出“唐宋近世说”的主要历史依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文化、政治等方面分析说明唐宋社会变革与欧洲近代社会转型的实质差异。
2023-07-19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鞍山市第一中学等五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宋代部分士人落第后以商贾致富,随即便督促子侄辈沿袭儒业的现象较为普遍。如宋代的资中人李处和事科举三十年而未能如愿,只好外出行商,大获成功后即延师聘儒教子读书。这表明宋代(     
A.商品经济发展推动儒学传播B.传统义利观念较为强大
C.科举制度严重僵化士人思想D.社会群体间流动性减弱
8 . 宋代社会生活

材料一       


二侍填香石刻
这是四川地区出土的宋代石室墓石刻精品,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画面中二侍着展翅幞头,身穿圆领、小袖开衩衫子,露出内衣衣领,腰系带,衫下露出跷尖鞋。面庞圆润,神态敦厚,分立香炉两侧,作填香状。香炉为三足式,炉身为狻猊(suān ní中国古代神话中的神兽)捧莲

材料二   部分宋朝展品   

沈括《梦溪笔谈》壁画《夫妻对坐宴饮图》
张择端《清明上河图》钧窑 玫瑰紫大花盆
宋徽宗《芙蓉锦鸡图》土地买卖契约残片
定窑 划花萱草葵瓣口碗石刻朱熹自画像
手持罗盘的陶俑“南海1号”沉船上的瓷碗


(1)阅读材料一,分析“二侍填香石刻”的史料价值。
(2)从材料二中选择至少三件展品,与材料一中的石刻一起策划一个微展览,结合时代背景撰写该微展览的介绍。要:写出所选展品序号;此介绍应包括展览主题、展品与该主题的关系、此展览的意义。
9 . 下图反映了当时西夏统治区域(     
图:内蒙古额济纳旗出土的西夏文契书。西夏光定申年(1212年)曹肃州贷粮典物契,其契尾的签署画押为:
立契者曹肃州(汉姓)
同立妻子讹七氏酉宝(党项姓)
同立契o羊金
证人梁老房宝(汉姓)
证人老房有
A.商品经济较为繁荣B.农业发展比较滞后
C.各族民众相互交融D.法律观念普遍盛行
10 . 钱穆认为:“论中国古今社会之变,最要在宋朝。……政治经济,社会人生,较之前代莫不有变。”可以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A.政府加强社会控制B.社会成员身份趋于平等
C.婚姻观念注重门第D.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形成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