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儒学的复兴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下表为隋唐与两宋节妇烈女统计表,表格所示的变化反映出宋朝(     
朝代统治年限节妇数烈女数节烈合计倍数
隋唐3263229611
两宋3191521222744.49
A.政府主导民俗变革B.纲常礼教影响扩大
C.理学思想日趋僵化D.女性家庭地位稳固
2024-06-04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北省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高三下学期压轴信息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下表为《旧唐书》与《新唐书》相关内容的对比,据此可知(     
《旧唐书》编撰于五代十国的后晋时期史料来源主要是《唐实录》和唐朝国史。存在大量转抄《唐实录》和唐朝国史的原文的现象,体例较为混乱
《新唐书》编撰于北宋时期针对《旧唐书》中文字繁琐的问题,追求文字精练;效仿“春秋笔法”,叙事把纲常名教放在核心地位
A.《旧唐书》具有秉笔直书的特点B.理学有利于《旧唐书》的传播
C.《新唐书》注重原始史料的保存D.《新唐书》强化儒家伦理影响
3 . 下表为北宋程颐和程颢对“理”的阐释。其旨在(     
阐释出处
问:天道如何? 曰:只是理。理便是天道也。且如说“皇天震怒”,终不是有人在上震怒,只是理如此程颢、程颐《河南程氏遗书》
物物皆有理。如火之所以热,水之所以寒,至于君臣、父子间皆是理
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无所逃于天地之间
A.维护封建的伦理秩序B.寻求社会改革的方案
C.改善因循守旧的风气D.重构儒学信仰新体系
2024-01-24更新 | 98次组卷 | 2卷引用:历史(九省联考考后提升卷,江西卷)-2024年1月“九省联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表为唐宋两朝节妇烈女统计表。下表所示的变化反映了宋朝(     

朝代

统治年限

节妇数

烈女数

节烈合计

倍数

隋唐

326

32

29

61

1

两宋

319

152

122

274

4.49

(注:节妇指夫死不改嫁而终生守节的妇女;烈女主要指殉夫而死的女子。)
A.纲常礼教影响扩大B.政府主导民俗变革
C.理学思想日趋僵化D.女性家庭地位稳固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2024·全国·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有学者认为,古代儒学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出世俗化的特征。下表所列史料中支持这一观点的是(       

诗句

历史现象

A

今闾阎之卑,倡优之贱,男子服带犀玉,妇人涂饰金珠,尚多僭侈,未合古制

《宋史·舆服志》

B

夫有出妻之理,妻无弃夫之条

《名公书判清明集》

C

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

《神童诗》

D

家不尚谱牒,身不重乡贯

《止斋文集》

A.AB.BC.CD.D
2024-04-22更新 | 24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押题卷(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在汉代天人感应学说的影响下,“成汤祈雨”的故事基本定型。下表为该故事在唐中晚期至明中晚期书写内容及特点的变化。这表明(     
时间书写内容及特点
唐中晚期汉儒的祥瑞灾异理论受到士人群体的挑战。
宋至明初水旱天定观念融入士人的叙述中。
明中晚期士人常援引“成汤祈雨”讥刺时政,表达对治世明君的期待。
A.封建制度日益僵化B.天人感应理论已被摒弃
C.历史记述角度多元D.儒学复兴影响士人观念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7 . 下表是北宋至南宋初年女性地位考证材料。据此可知,北宋至南宋初年(     
北宋至南宋初年女性地位考证材料
材料出处
“若夫妻不相安谐而和离者,不坐。”“彼此情不相得,两愿离者,不坐( 处罚)。”[宋]窦仪等撰《宋刑统.户婚律》
“夫天也,妻地也;夫日也,妻月也;夫阳也,妻阴也。天尊而处上,地卑而处下。”[北宋]司马光《训子孙文》
北宋张择端所作《清明上河图》中几乎看不到女性的踪影摘编自 [日]佐竹靖彦《〈清明上河图〉为何千男一女》
南宋孝宗年间,有位妇女先嫁单氏,生单夔,又嫁耿氏,生耿延年。“ 及死,二子争葬其母。”宋孝宗出面调停,“二子无争,朕为葬之”。皇帝出面为再嫁之妇主持葬礼,至南宋后期仍传为美谈据[南宋]张端义《贵耳集》整理
A.妇女社会地位异常低下B.法律强调男女地位平等
C.理学尚未成为官方哲学D.艺术创作背离社会现实
2023-11-30更新 | 164次组卷 | 5卷引用:历史(全国卷统编版02)- 学易金卷:2024年高考第一次模拟考试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8 . 下表呈现的是宋代程颐和朱熹的思想观点。这说明理学家(     
思想家观点
程颐读史须见圣贤所存治乱之机,贤人君子出处进退,便是格物
朱熹若未读彻《语》《孟》《中庸》《大学》,便去看史,胸中无一个权衡,多为所惑
A.主张学史时须重视道德教化B.研究历史注重史料搜集整理
C.通过探究万物获取历史真相D.借助历史事实领悟心学理念
2023-08-28更新 | 3516次组卷 | 33卷引用:冲刺2024年高考历史真题重组卷04(湖北专用)
9 . 儒学思想家在不同时期对人性有不同的主张,如下表所示。据下表可知(     
孟子《孟子·尽心上》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
亲亲,仁也;敬长,义也。无他,达之天下也。
荀子《荀子·礼论》 性者,本始材朴也;伪(人为)者,文理隆盛也。无性则
伪之无所加;无伪则性不能自美。性伪合而天下治。
董仲舒《春秋繁露·洞察名号》天生民性有普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次民天意也。在承天意,以成民之性为任者也。
朱熹《朱子语类》卷四心统性情。心有善恶,性无不善。然而有生下来善底,有生下来便恶底,此是气禀不同
A.人性教化要遵循统治者的权威B.儒者认同人性由外在条件决定
C.以仁为规范和支撑方能止于至善D.儒学人性说随时代的变化而演变
2023-03-17更新 | 631次组卷 | 7卷引用:河南省开封市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下表是元代中有关孔庙祭祀的部分记述,据下表可以推断出元代(     
元世祖时期衍圣人(孔子的后人)绝袭,梦寐当忧惧。百余香火户,近亦旷隶之人。
元成宗时期圣恩深念鲁东家,林木萧条散暮鸦。丹诏先令修古庙彤庭即日遣皇华
A.社会经济逐渐地恢复与发展B.儒学政治地位进一步巩固
C.君主喜好扩大了孔庙影响力D.佛教与儒学相互借鉴交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