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宋元文学艺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郑樵(11041162年),宋代史学家、目录学家、校雠学家。出生书香之家,少年时读书资质异于常人,父早逝家道中落,生活清贫,长年累月四处向藏书人家借读,重视实学,治学态度严谨务实。隐居夹漈山,潜心修史,不事科举,淡泊名利,钻研学问,十年访书、三十年著书,继承和发展了孔子与司马迁修书的“会通”方法,融会贯通古今天下之书,使之成为一体,贯通上自羲皇、下至五代的古今历史,凭一己之力撰写出一整部纪传体通史《通志》,涉及各学科领域,也被称为世界上最早的一部百科全书;提出“求书八法”,即类以求、旁类以求、因地以求、因家以求、求之公、求之私、因人以求、因代以求,被后代藏书家视作模范;对校雠学、目录学、图谱学、分类法等进行了创新,提出科学的图书分类方法,被称为我国图书馆学的奠基人之一。

——《会天下之理,通古今之道》

(1)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述郑樵的学术成就。
(2)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郑樵学术成就的原因。
2023-12-07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雅安神州天立高级中学2024届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宋代风俗画多出一些平和的人文思想,更加贴近民众的真实生活。同时期文人画的“写意”也给风俗画带来了新的风貌,例如李嵩的《货郎图》除了写实部分,在衣着表现上不乏写意效果,写实与写意的结合是社会包容性的体现。这表明宋代风俗画(       
A.促进了市民阶层的壮大B.体现了国强民富的特征
C.标志着绘画理论的成熟D.具有雅俗共赏的艺术性
2023-02-25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榆林市府谷县府谷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元朝蒙古族诗人泰不华曾赋诗:“帝城三月花乱开,落红流水如天台。人间风日不可住,刘郎去后应重来。”其最后一句引用了两个典故,一是刘晨、阮肇遇仙女过七世之事,二是唐代大诗人刘禹锡的典故。这说明元朝(       
A.大一统时代的恢宏气度B.古典诗歌创作达到顶峰
C.政府倡导学习汉族文化D.民族交融影响诗歌创作
2023-02-03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安庆市岳西县汤池中学2023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宋代诗人在写诗时,会更多地运用典故,或化用前人的诗句,以锻炼自己的诗句。这反映了当时(     
A.诗人社会阅历短浅B.诗歌关注社会生活
C.文化重心移向市井D.书籍普及范围较广
2023-01-13更新 | 178次组卷 | 4卷引用:重庆市百师联盟2023届高三上学期一轮复习(五)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耍孩儿】不是我窦娥罚下这等无头愿,委实的冤情不浅。若没些儿灵圣与世人传,也不见得湛湛青天……【一煞】你道是天公不可欺,人心不可怜,不知皇天也肯从人愿。做甚么三年不见甘霖降?也只为东海曾经孝妇冤。材料所示艺术形式的特点是(     
A.反映现实生活,内容质朴B.专重铺陈排比,气势恢宏
C.语言雅俗并存,格律自由D.辞藻瑰丽华美,想象奇特
2022-12-28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强基联合体2023届高三11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宋代士大夫对中国文化发展路向的一个重大影响,就是文化趣味的转变。一扫秦汉以降以雄浑见长的文化风格,宋代士人将目光由外转向内在,注重雕琢和品味。

宋诗:钱锺书称“唐诗多以丰神情韵擅长,宋诗多以筋骨思理见盛”。如果说,宋代理学导源于韩愈的道统说,那么宋诗主意主理的风格也深受韩愈“文以载道”思想的侵染。

宋词:北宋初年的柳永从民间生活中汲取创作灵感。继柳永而起的,是婉约词人,他们对柳词的俗话俚语进行“改造”,使词的语言雅致精炼。雅是宋词风格,也是宋代文人士大夫的风格。

文人画:与宋词一样,宋代文人画追求品味高雅,“四君子”梅、兰、竹、菊成为文人画描摹对象。与此同时,追求气韵生动也成为文人画的特点。

文房四宝:在追求雅文化的过程中,文房清玩成为宋代士人闲情偶寄对象。笔、墨、纸、砚是文人抒发灵性的工具,成了充满文人情趣的工艺品。

---摘编自冯天瑜、杨华、任放编著《中国文化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宋代士大夫“文化趣味的转变”并概括其主要表现。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词典型风格形成的原因。
2022-12-22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皖豫名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阶段性测试(二)历史试题
7 . 下图所示为王居正的《纺车图》(北京故宫藏)。画家从贫民的角度来反映社会生活,借此展现下层人民的朴实。据此可知,这一作品(     
A.揭露了当时社会的腐朽黑暗B.反映了家庭丝织业的繁荣
C.是宋朝贫富不均生活的见证D.带有现实主义的审美意蕴
2022-12-17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葫芦岛市协作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地图册

材料二   相对而言,物质文化是基础。离开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则不能存在,更不可能发展:物质文化的进步,为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同时,物质文化发达,精神文化先进,制度文化也必然进步b。健全的、合理的、规范的制度 不是随便制定出来的,主要就是看其对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的保障作用大小。

——摘编自周正刚《文化哲学论》


结合材料—《辽宋夏金元部分文化成果示意图》的相关信息分析说明材料二的观点
2022-12-15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部分学校2023届高三12月备考检测联考历史试题
9 . 下表是文献中有关盟誓的描述。据此可知,当时(     
出处内容
《礼记·曲礼下》“约信曰誓,莅牲曰盟。”
《说文解字·言部》“誓,约束也。从言,折声。”
《类篇》“盟,誓约也,又信也。”
A.国家治理摆脱神权束缚B.王权得到进一步的加强
C.政治生活注重诚实守信D.民众意愿得到充分尊重
10 . 宋代词的创作进入了鼎盛时期,士大夫的名词在社会上流传广泛;元朝的文学主要成就是曲,特别是元散曲,更加适合市井演唱的需要。这些文学成就的出现(     
A.适应了城市经济的繁荣B.表明古代文学创作达到顶峰
C.是民族交融发展的结果D.体现宋元社会的开放与包容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