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宋元科技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7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英国学者李约瑟在其著作《中国科学技术史》的导论提到:“每当人们在中国的文献中查找一种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焦点在宋代,不管在应用科学方面或纯粹科学方面都是如此。”下列科技成就,出现在宋代的有
①雕版印刷术的出现   ②指南针应用于航海
③郭守敬编定《授时历》   ④沈括著《梦溪笔谈》
A.②④B.①④C.②③D.①②
2 . 某学习小组收集到如下资料:“元杂剧标志着中国古代戏曲艺术的成熟”“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沈括著《梦溪笔谈》”“柳永的词是一面鲜亮的旗帜”等,从中可推断他们的研究主题(     
A.戏曲发展达到顶峰B.宋元科技文化高度繁荣
C.宋朝科学水平很高D.文学居世界领先地位
3 . 中国古代科技一度走在世界前列,历朝历代都有很多优秀的科技发明成果。下列科技成果属于宋元时期的是
①蔡伦改进造纸术   ②裴秀绘制《禹贡地域图》
③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   ④郭守敬编订历法《授时历》
A.①②B.②④C.②③D.③④
4 .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承上启下的时代,未初时期的中央集权政策,消除了前代割据势力,有利于大一统王朝的发展,并开创了一个新时代。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汉武帝把全国分为13个州,每州设一刺史,负责对所辖各郡进行监察。随着时间的推移,刺史的权力逐渐由监察领域向行政、财政、军事等领域扩张,州刺史获得军权,成为集军、政、财、监察权力于一身的地方权力中心。贞观元年(627年),李世民依据“山河形便”的原则。把全国300多个州划分为10道。作为监察区域:玄宗开元年间,每道有图定一治所,这重演了汉代州刺史权力逐步扩张的历史。到后来,唐朝出现了安史之乱,安史之乱后,各藩镇不听天子之命,相互攻伐不断。

——摘编自张小稳《宋代的路:划时代的地方行政制度设计》

材料二:(北宋)规定郡长官由文臣担任,长官之外另设“通判”,使其互相牵制。后来,又把全国州郡分为十五路,陆续在各路设转运使、提点刑狱、安抚使(管军事)提举常平(管常平仓数济、农田水利等)四司,统称“监司”,也都由文臣担任,只有安抚使用武人。

一一摘编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材料三:“在许多方面,宋朝在中国都是个最令人激动的时代,它统辖着一个前所未见的发展、创新和文化繁荣期。从很多方面来看,宋朝算得上一个政治清明、繁荣和创新的黄金时代,宋朝确实是一个充满自信和创造力的时代。”

——美国学者墨菲(哑洲史)


(1)根据材料和所学,指出汉唐地方行政机构造成的弊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北宋初中央政府加强对地方控制的措施,并简析其积极影响。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从文化角度说明“宋朝确实是一个充满自信和创造力的时代”。
2022-11-18更新 | 12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嘉兴市八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为了尽快恢复农业生产,元统治者重视并鼓励农书的编写,大力推广农业生产技术。下列著作可以佐证的是(     
A.《氾胜之书》B.《齐民要术》C.《天工开物》D.《农书》
6 . 下列历史现象或事物按照朝代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序号史事
《女史箴图》《姨母帖》、士族专权、淝水之战
《梦溪笔谈》、白鹿洞书院、占城稻、通判
《授时历》、“四等人制”、宣政院、青花瓷
《千金方》、两税法、“长庆会盟”、曲辕犁
A.①④②③B.①③②④C.①④③②D.①②④③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唐代的象棋中使用“砲”字,宋代的象棋中“炮”“砲”二字开始并用。这一变化说明(     
A.宋代军事装备更齐全B.火炮在宋代已传入中国
C.中国象棋产生于唐代D.宋代火药已经用于军事
8 . 宋元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文明昌盛”的辉煌时期,其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所达到的高度在中国整个封建社会中可以说是空前绝后的。

材料一   宋朝的商品经济非常繁荣。新兴经济作物茶叶、甘蔗之类绝大部分进入市场。市场形成城市、镇市、草市三级金字塔型结构。在地方贸易网的基础上,初步形成了江南、西北等几个较大的区域市场。海外贸易规模超出唐朝,朝廷在南方沿海港口设立了多处市舶司。民间开始出现中国古代最早的纸币,称为交子。

——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材料二   宋元之时,经济发达……市场需求活跃,使生产制造技术有相当的发展。当时多元文化的接触可能也是有利于技术发展的因素。蒙古颇重视技术人才,每攻取一地,都搜罗名工巧匠。成千成万的工匠,随军队所至,处处有机会接触别处的工艺技术……工匠既有彼此切磋的机会,又因为专业分工,颇可专精。

——摘自许倬云《万古江河》

材料三   “新声巧笑于柳陌花衢,按管调弦于茶坊酒肆”(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序》),民间的娱乐场所也需要大量的歌词,士大夫的词作便通过各种途径流传于民间。……“教坊乐工,每得新腔,必求永为辞,始行于世。于是声传一时。”(叶梦得《避暑录话》卷下)

——摘自袁行霈《中国文学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朝商品经济繁荣的表现。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宋元时期中国科技发达的原因。
(3)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指出经济发展对宋元文学特点产生的显著影响。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出版书籍,自古以来就是人类一种自觉主动的行为。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刻在兽骨和青铜器上的甲骨文、铭文,已包含了出版物的元素,主要为个人行为。……在宋代,印刷业遍及全国,形成了开封、杭州、成都、建阳、江西等印刷业较集中的地区。官方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都从事印书活动,民间印刷更是空前活跃。印书的品种,由过去的以佛经佛像为主,逐渐改变为以刻印经、史、子、集等书为主。印本书成为商品,书商成为一个新兴的行业。    

——摘编自石永强《古代印书机构》

材料二   商务印书馆于1897年设立于上海。商务自创办之初,张元济认为“吾辈当以扶助教育为己任”,“为国难而牺牲,为文化而奋斗”、以“创务育人”达到“昌明教育,开启民智”的目的,怀揣文化理想,承担起了近代印书馆的文化使命。它所确定的方针即是“一方发扬固有文化,一方介绍西洋文化,谋沟通中西以促进整个中国文化之光大。

——摘编自吴平《近代商务印书馆发展中的“道”与“器”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印刷业的变化。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商务印书馆的特点,并分析形成这些特点的原因。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朝廷在故都(东京开封)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中又为东南根柢,语曰:“苏湖熟,天下足”。

——摘自《陆游集》

材料二   

时间人口比例
北方南方
742年3042万人2036万人3∶2
1080年956万人2368万人2∶5

吴越王募民能垦荒田者,勿收其税,由是境内无弃田。……国人皆悦。

——《资治通鉴》

材料三   每当人们在中国的文献中查找一种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焦点在宋代,不管在应用科学方面还是在纯粹科学方面都是如此。……中国的科技发展到宋朝,已呈巅峰状态。在许多方面实际上已经超过了18世纪中叶工业革命前的英国或欧洲的水平。

——【英】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


(1)材料一描述的这种现象出现在哪一时期?“苏湖熟,天下足”反映了这一时期的什么特征?
(2)材料二呈现的内容分别说明了什么?材料二与材料一描述的现象之间有何关系?
(3)请依据材料三概括作者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两例史实来证明作者的观点。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