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海上交通与沿海形势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极其相似的历史表象下常常掩盖着极大不同的历史本质,发生在15世纪首尾两端的郑和航行与哥伦布、达·伽马航行就是这一类的相似事件。

材料一   三大航海的指标对比

郑和航行达·伽马航行哥伦布航行
次数与时距7次历时282次历时64次历时13
船只数目一般每次260余只,大中巨型宝船60最少3只,最多17第一次4只,第二次20
船只吨位和人数估计1500吨、约27000100200吨、约90150050120吨、约150
打通交通线中国至东非海岸绕航非洲至印度欧洲至加勒比海岸
船队性质皇朝特遣舰队王室特许私人航海探险队
资金来源国库调拨股份和私人集资、王室赞助

——摘编自罗荣渠《15世纪中西航海发展取向的对比与思索》

材料二   发现通向印度的好望角航路这一事件的极其重要的成果,是把欧亚大陆东西海岸的航行连接起来,即使这是一条迂回的路线……由哥伦布一代的伟大航海家们开始的变革,赋予基督教世界以最广大的除飞翔以外的活动能力……主要政治效果是把欧洲与亚洲的关系颠倒过来……欧洲现在出现在世界上……它的势力包围着至今一直在威胁它本身生存的欧亚大陆强国。在水域中发现的空旷土地上,创造了许多新的欧洲,对于欧亚大陆来说,现在的美洲和澳洲,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说,撒哈拉外侧的非洲,就是以前欧洲的不列颠和斯堪的纳维亚。

——摘编自强世功《陆地与海洋—“空间革命”与世界历史的“麦金德时代”》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东西方航海活动的差异,并分析产生差异的根本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新航路开辟对欧洲的影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梁启超在《祖国大航海家郑和传》中写道: “则哥伦布以后,有无数之哥伦布,继达伽马之后,有无数之达伽马。我则郑和之后,竟无第二之郑和,噫嘻! 岂是郑君之罪也!”造成这种差异的根源是(     
A.中国人缺乏持久探险、创新的精神
B.郑和船队缺乏强有力的、持久的政府支持
C.支撑东西方航海活动的经济形态存在着巨大差异
D.西方拥有更加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更加强大的武装力量
2024-01-29更新 | 183次组卷 | 200卷引用:陕西省清源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相应要求。

材料一 明前期,强大的、中央集权制的帝国具有积极的国家职能,……在维护国家领土完整和国内社会经济繁荣、积极开展外交活动等方面。起过很大的作用。使中国直到 15 世纪依然在世界先进国家行列之中。但是。从根本上来说。明代强大的皇权也如同历代皇权一样,既不能解决封建社会的基本矛盾,也不能消除封建统治的种种痼疾。

材料二 清朝前期加强君主专制,特创的军机处的建立和密折制度推行。极大提高了中央集权制政府的办事效率。在评价清朝的历史地位时,人们总要提起它在奠定中国近代疆域、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中的杰出贡献。这与清朝统治者重视边疆问题。较好地处理各民族之间的关系直接关联。而为贯彻其统治意图所设置的机构和制度,则起着保证的作用。尽管如此,作为加强封建专制主义而建立起来的那套制度。在中国经历了将近两千年的历史毕竟已走向没落,……专制残暴和排他性的窒息封闭,官场腐败、保守僵化也缠绕在一起。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白钢主编《中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三 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文治武功,可谓盛极一时,史称“康乾盛世”,在中国历史进程中具有重要地位。在这一百余年间,清王朝实现了整个国家的“大一统”局面……但是这一时期多方面的发展并没有突破传统政治体制、社会结构以及儒家思想体系的框架,因而“康乾盛世只能是中国古代最后的辉煌”。

——摘编自陈定樑、龚玉和《中国海洋开放史》


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明朝中央集权制在外交方面的积极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朝前期加强君主专制的制度创举。阐述清朝在处理边疆问题时采取了哪些具体的措施。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康雍乾三朝开创的盛世“只能是中国古代最后的辉煌”的原因。
2023-12-25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阎良区关山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4 . 下表为明初倭寇侵扰的相关情况记载(部分)。据此可知,明初倭患(     
时间概况
洪武初年“倭奴数掠海上,寇山东、直隶、浙东、福建沿海郡邑。
洪武二年正月“倭寇山东滨海郡县,掠民男女而去。”
洪武二年四月“倭寇苏州、崇明等地。”
洪武三年六月“倭入寇山东,转掠温州、台州、明州等地,又寇福建沿海郡县。”
A.侵占了中国东南沿海的大片领土B.主要集中在福建沿海地区
C.威胁明朝的政治中心和经济中心D.成为明朝最大的统治危机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洪武十六年(1383年),明太祖颁给暹罗、占城、真腊等国勘合,作为各国来贡的凭证,“凡中国使至,必验勘合相同,否则为伪者,许擒之以闻。”据此可知,明朝(     
A.扩大了对外交往范围B.注重规范朝贡贸易
C.海禁政策已名存实亡D.商品交易程序严格
6 . 下图是郑和下西洋示意图。1405—1433年,郑和七次下西洋,到过西亚非洲30多个国家和地区,促进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据此可知此时(     
A.中国社会正处封建盛世B.中国科技水平领先世界
C.中国主导东西方商业贸易D.世界开始由分散走向整体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郑和下西洋时,每次都带去大量的瓷器、茶叶、铁器、农具、丝绸、锦绮和金银等各类商品,每到一地,即首先向当地国王或酋长宣读明朝皇帝诏谕,邀请各国派使臣到中国,赏赐锦绮纱罗和金银货币等,并接受当地贡品,然后就用船队所载货物进行互市交易。这反映明朝(       
A.重视发展海外贸易B.具有朝贡贸易特征
C.具有海洋主权意识D.熟知近代外交准则
8 . 对下表中的诗词排序符合历史发展进程的是(     
千载休谈南渡错,当时自怕中原复
凿空安能得要领,开边不异控衰斜
永乐满朝人济济,西洋万里水茫茫。
玄宗回马杨妃死,云雨难忘日月新
A.①③②④B.②③①④C.②④①③D.④②③①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明清时期经略边疆大事年表(部分)

时间重大事件
1411明朝在黑龙江流域开设奴儿干都司进行管辖
1571册封鞑靼首领俺答汗
1653清朝册封五世达赖为达赖喇嘛尊号
1684在台湾设府,隶属福建省。
1713册封五世班禅为班禅额尔德尼尊号
1727设置驻藏大臣,与达赖、班禅共同治理西藏
1757彻底击败准噶尔部叛乱
1759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1)根据材料概括明清为维护国家统一采取的方式。
(2)这一时期经略边疆、维护国家统一出现了反对外来侵略的新变化,试举两例加以说明。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清时期经略边疆所产生的历史影响。
10 . 有学者指出,与一百年之后的西方航海家不同,本可以称霸世界的郑和既没有建立殖民地,也没有烧杀掠夺,反而始终本着“怀柔远人”“和顺万邦”“共享天下太平”的宗旨,倡导“王道”,反对“霸道”。这说明郑和下西洋(     
A.旨在加强同亚非国家的经济往来B.打破了当时闭关自守政策
C.有效抵制了西方国家的殖民扩张D.扩大了中华文化的影响力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