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5 道试题
1 . 下列有关军机处的叙述,正确的是(     
A.将选拔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B.康熙帝在位时设立
C.掌握的权限仅限于军事事务D.强化了君主专制
7日内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湖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五)历史试题
2 . 边疆治理对于统一多民族国家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周边的少数民族很多,其中最重要的是北方的突厥和回纥、西南的吐蕃和南诏、东北的契丹和靺鞨。唐政府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开明的边疆治理政策,怀柔与攻伐政策相结合,保障了唐代的疆域稳定,使大唐出现了“东至安东,西至安西,南至日南,北至单于府,盖南北如汉之盛,东不及而西过之”的盛世局面。

——摘自田宁《武则天与唐朔前期的边疆民族治理》

(1)列举唐朝的盛世局面。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析唐朝前期开明的边疆治理政策所取得的成效。

材料二   蒙古族在边疆诸民族中分布范围最广,力量最强,也最受清朝统治者的重视。漠南蒙古诸部在清廷入关前已归附,清朝参考八旗制度,将编制成若干个札萨克旗进行管理。清朝统治者不但对蒙古贵族封爵授职,拟于宗室,而且还与蒙古贵族建立起密切联姻关系。康熙帝曾称:“本朝不设边防,以蒙古部落为之屏藩”。清朝民族关系不但承上启下地演绎着过去民族交往中存在的各种现象,而且还继承、延续了中国大一统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流向并使之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摘编自袁行霈《中华文明史》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阐释清朝是如何实现“不设边防,以蒙古部落为之屏藩”的?结合所学,概述清朝处理边疆民族关系的政策有何特点?
7日内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金华市卓越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阶段性模拟考试(期中)历史试题
3 . 1793年英国马戛尔尼访华使团成员约翰·巴罗说:“不管是在舟山还是在溯白河而上去京城的三天里,没有看到任何人民丰衣足食、农村富饶繁荣的证明⋯⋯不管是房屋还是河道,都不能跟雷德里夫和瓦平(泰晤士河边的两个城镇)两地相提并论。”这段描述(     
A.指出了鸦片战争爆发的必然B.彰显了工业化完成后的自信
C.完全扭曲了清朝的真实情况D.一定程度揭示了清朝的危机
4 . 清代大规模推行“改土归流”的地区是(     
A.西南地区B.台湾地区C.新疆地区D.蒙古族地区
2024-06-02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济南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考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清朝乾隆皇帝多次发布诏令,强调各省督抚,日常公事应当经内阁等部门呈送,只有“案关重大,决不待时者”才可用奏折。这主要反映出奏折制度(     
A.具有机密高效特征B.开始于乾隆年间C.架空了内阁的权力D.有利于制衡地方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钦定新疆识略》中记载:“节制南北两路,统辖外夷部落,操阅营武,广辟屯田,应办事件,印房、营务处、粮铜处、驼马处及文武各员分司之。”可见,清政府对新疆实行有效的统治和管辖得益于(     
A.《尼布楚条约》的签订B.伊犁将军的设立
C.金瓶掣签制度的推行D.改土归流的实施
2024-05-24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强基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联考(期中)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坤舆图》为两半球世界地图,内容详细,图幅巨大,现存于瑞士,馆方推测其绘于1750~1800年,而中国学者推测该图应是康熙年间作品。通过与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两幅堪舆图对比,瑞士藏《坤舆图》总体上承袭耶稣会卫匡国在1655年出版的《中国新图志》,且未出现1708~1716年绘制的《皇舆全览图》中添绘的库页岛及数条山脉(故推测该图是瑞士藏图的改绘本)。《坤舆图》用连贯线条展现了清代中国陆上“疆域”,走向一致,南北回归线间绘斜直条带,标二十四节气名,用不同颜色勾勒各大洲岸线、界线、水系。此做法常见于同时代西文图,清直省、琉球及朝鲜西南岸线用黄色,不同于亚洲其余地区的绿色,并有少量地理大发现时代的重要航路,这与传教士南怀仁所制地球仪诸多信息和绘法相符。瑞士藏图上欧亚大陆中纬度宽度约为130°,因此所据是经度革新后的西文图(全球经度观测的革新性成果最早见于17世纪90年代的法国)。

自17世纪80年代一批“国王的数学家”进华并为清廷服务,来华的法国耶稣会人数渐增,凭借着当时不断发展的地图学知识,他们取得了对地理学、地图学具有浓厚兴趣的康熙帝的信任,并一直保持着与法国皇家科学院之间的密切联络,深度参与全球性的天文大地测量活动。

——摘编自林宏《瑞士藏康熙朝〈坤舆图〉初探》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学者推断瑞士藏《坤舆图》绘于康熙朝的依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世界近代史知识,简析欧洲地图学知识在中国传播的背景,以及《坤舆图》的价值。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与俄国签订了《中俄尼布楚议界条约》,在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的广大地区为中国领土。在绘制《皇舆全览图》(1718年初步完成)测绘东北地区时,康熙特详谕大学士“东北一带”是“中国地方”,并明确界线。这些做法(     
A.奠定了现代中国的疆域版图B.推动了东北地区的改土归流
C.有利于维护国家的领土主权D.缓解了面临的严重边疆危机
2024-05-16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常德市沅澧共同体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雍正六年(1728),鉴于安南国要求划界,雍正帝敕谕曰:“朕前令守土各官,清立疆界。原属行之于内地,未令清查及于安南也。”这反映出清朝统治者(     
A.固守天朝上国的观念B.加强边疆地区的管辖
C.尊重各民族社会习俗D.具有领土和主权理念
2024-05-13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明代万历年间绘制的《乾坤一统海防全图》是一组条屏式样的海防图,全图自广东沿海向东向北呈“一”字展开。清中期的长卷式沿海全图的分图顺序,多为“自盛京(今辽宁)至广东”,这与明人万里海疆“自粤抵辽”截然不同。这一呈现顺序的变化,最有可能是基于(     
A.王朝政治的差异B.制图技术的发展C.经济重心的变化D.外贸政策的不同
2024-05-08更新 | 327次组卷 | 6卷引用:广西钦州市第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学业合格模拟(四)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