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疆域的奠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明清时期形成的《更路簿》是中国渔民往来于中国大陆沿海区和南海诸岛之间的航海指南,以多种版本的手抄本流传并沿用至今,记录了中国人民在南海诸岛的生活和生产开发活动,记载了中国渔民对南海诸岛的称呼。这说明了明清时期
A.南海诸岛已是我国领土B.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松动
C.民间海外贸易十分发达D.政府重视对海洋的开发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如表所示为顺治、康熙年间贵州、云南部分叛乱事件。据此可知,当时
时间事件经过
1660年贵州“马乃营土目龙吉兆等反",清军立即调兵围剿,至次年二月平定、改马乃土司地为普安县
1660年贵州黎平府曹滴土司杨华如"招纳亡命陈洪金等谋乱",清军迅速平定,将其地改流,附黎平府经历司管销
1665年云南临安府溪处甸长官司、瓦渣乡长官司、教化三部长官司等一同谋叛,清政府悉将其地改流

A.改土归流已经完成B.国家治理能力提升
C.清政府统一了全国D.西南民族矛盾激化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华夏国家、氏族从春秋战国起就逐渐加快了它的一体化进程。这种一体化进程打破“邦国”“宗族”壁障,使国家、人民不论在政治制度、个人身份、族类从属上都发生极大变化。

——摘自李禹阶《华夏氏族与国家认同意识的演变》

材料二   “盖岭北、辽阳与甘肃、由川、云南、湖广之边,唐所谓羁縻之州,往往在是,今皆赋役之,比于内地。”

——《元史地理志》

材料三   清政府在1684年在台湾设府,隶属福建省。在蒙古族地区设盟、旗两级单位进行统治,任命蒙古王公为盟长、旗长。在西藏地区册封当地佛教领袖达赖和班禅,从1727年起,清朝开始派遣驻藏大臣,代表朝廷与达赖、班禅共同治理西藏。清朝中期,疆域西跨葱岭,西北达巴勒喀什池,北接西伯利亚,东北至外兴安岭和库页岛,东临太平洋,东南到台湾及其附属岛屿,包括钓鱼岛、赤尾屿等,南至南海诸岛,西南抵喜马拉雅山脉。

——摘编自《中外历史纲要》(上)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述春秋战国时期我国民族关系的发展变化。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唐朝和元朝对东北边疆的治理措施,并简析元朝对边疆统治的成功之处。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括清朝政府治理边疆的经验,并简述清朝在国家疆域方面作出的历史贡献。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田横尚有三千客,茹苦间关不忍离。”该诗反映的史实是
A.郑和下西洋B.郑成功收复台湾
C.戚继光抗倭D.清军攻入山海关
5 . 近期热播的电视剧《汉武大帝》,让观众领略了“秦皇汉武”的风采。银幕艺术往往真实与虚构并存。下列电视剧情节中与史实不符的是
①《隋唐英雄传》中隋灭陈的战争场景炮声雷动
②《大宋提刑官》中内阁大学士位高权重
③《康熙大帝》中军机大臣跪奏笔录
④《台湾1895》中的李鸿章说出“八国联军刚刚火烧了圆明园”的台词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