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陆王心学与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3 道试题
1 . 明清时期的民间信仰中,各种神祇十分庞杂,其功能往往足以覆盖民间生老病死一切所求,其中以玉皇大帝,城隍、关帝、观音、碧霞元君、妈祖的影响最大,这表明民间信仰
A.促进了市民阶层的兴起B.带有很强的功利性色彩
C.受宗族观念的影响较大D.提高了女性的社会地位
2 . 王守仁认为“吾心之良知,即所谓天理也”。“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在此他强调了
A.伦理道德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B.三纲五常的合理性和永恒性
C.认知天理的渐进性和深刻性
D.信仰儒学的正当性和必然性
3 . 王阳明主张“致良知”,李贽提倡“童心说“(注:强调真情实感),王夫之认为“私欲之中,天理所寓“。据此可知,他们都
A.抨击理学B.为专制辩护C.突出人性D.为市民代言
2020-10-01更新 | 166次组卷 | 17卷引用:湖北省黄石市有色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思想启蒙与中外比较】

材料一   巴黎是这场启蒙运动的中心……不过,这种人员和思想的碰撞主要是在妇女主持的沙龙里进行。举例说,德·杰斐琳夫人大约从1750年起,在长达25年期间,设宴组织了一次次艺术家和作家的交谈会。她也欢迎来访的外国人,如来自英国的贺拉斯·沃波尔和大卫·休谟,以及后来成为波兰国王的年青人斯坦尼斯·波尼亚托夫斯基。沙龙和沙龙女主人,促进了文人共和国普世思想的发展,在这里,天才和创造性胜过贵族名门出身……苏菲·孔多塞的沙龙在拿破仑执政的岁月中,一直是温和反对派的中心。许多19世纪的法国自由主义思想,就产生于法国大革命后的这些沙龙里。

——摘编自(美)R.R.帕尔默、乔·科尔顿、劳埃德·克莱默《启蒙到大革命:理性与激情》

材料二   16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嫩,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是有一种时代性的缺陷……黄宗羲、唐甄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孟德斯鸠、卢梭们则拿出了“三权分立”、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这样的资产阶级国家蓝图。这表明,中国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与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属于两个不同的历史范畴。前者是中世纪末期的产物,后者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

——摘自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1)根据材料一、概括巴黎沙龙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中外启蒙思想家其思想内容的异同之处并分析两者出现差异的经济根源。
2024-01-20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5 . 明清启蒙思想家认为义利是统一的,既要讲义,又要讲利,应当在“义中取利”,应当“正其谊(义)以谋其利,明其道而计其功。”这说明明清启蒙思想
A.背离儒家思想B.是商品经济发展在思想上的反映
C.主张经世致用D.体现了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诉求
2020-11-06更新 | 223次组卷 | 24卷引用:湖北省荆州市沙市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10月半月考历史试题
6 . 顾炎武认为,君与臣都是为民而立,他们取得俸禄都是因为有管理之责,行代耕之义,因此,君与臣“—也”。他还反对君主有“绝世之贵”,取“无事之食”。由此可知,顾炎武
A.用民本思想批评君主专制B.论述了君主治民的逻辑性
C.强调实行“众治”的优点D.分析了明清政局动荡的内因
7 . 下表选项中,材料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不正确的是
材料结论
A孟子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提出民本思想。
B董仲舒提出:“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董仲舒确立儒学正统地位。
C“二程”提出:“人伦者,天理也。”“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二程”把天理和伦理道德直接联系起来。
D李贽提出:“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除却穿衣吃饭,无伦物矣。世间种种,皆衣与饭类耳。”李贽认为人不能脱离基本的物质生活空谈仁义道德。

A.AB.BC.CD.D
8 .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从顺治至康熙初年,黄宗羲对清统治者怀着强烈的民族仇恨,不仅在行动上进行武装反抗,而且在《留书》、《明夷待访录》等著作中还进行激烈的批判。康熙十七年(1678),清廷议修《明史》,特开“博学鸿儒科”,以延揽人才。叶方蔼向康熙帝推荐黄宗羲。黄宗羲的弟子陈锡嘏当时在北京任职,代为力辞。黄宗羲闻知后即致书陈锡嘏表示感谢,说如果让他“待诏金马”,无异于“断送老头皮也”。康熙十九年,黄宗羲年已七十一岁,徐元文(顺治十六年状元,官至户部尚书)在康熙帝面前举荐黄宗羲参与修史,康熙帝下旨浙江督抚“以礼敦请”,黄宗羲仍然托病力辞,却派遣自己的儿子黄百家到徐元文主持的明史馆去修史了。康熙二十六年,黄宗羲在写给徐乾学(康熙九年探花,官至刑部尚书)的一封信中写道:今圣主特召,入参密务,古今儒者遭遇之隆,盖未有两。五百年名世,于今见之……从中国历史的发展来看,何尝不可以称道梨洲的现实主义态度呢!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从顺治至康熙年间,黄宗羲对清廷的态度逐步发生了什么变化?
(2)根据材料分析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从中国历史的发展来看”,黄宗羲对清廷态度的变化有什么现实意义?
9 . 李贽说:“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他认为“夫私者,人之心也。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见;若无私,则无心矣。”由此可以判断,李贽反对“存天理,灭人欲”,主张(     
A.人文主义B.仁爱精神C.尊重人性D.个人主义
2024-01-26更新 | 44次组卷 | 17卷引用:2014-2015学年湖北公安县三中高二11月考历史试卷
10 . 明清时期的“三言”“二拍”等小说塑造了许多形象丰富饱满的女性形象,如《《崔待诏生死冤家》》中渴望婚姻自主的球秀秀,《苏小妹三难新郎》中聪慧过人的苏小妹,《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中追求独立人格的杜十娘。这一现象表明明清时期(     
A.经济发展促成妇女的地位有所提高
B.主流思想变迁推动文学作品世俗化
C.小说逐渐迎合资产阶级的价值取向
D.价值观念受到商品经济发展的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