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陆王心学与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5 道试题
1 . 明清之际有一位思想家在他的作品中表达了这样的观点:“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这位思想家是(     
A.王夫之B.黄宗羲C.顾炎武D.王阳明
2024-05-01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五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2 . 在治史方法上,以顾炎武为代表的明末清初思想家认为史家的任务就是要“述往事,勖来者”“述往事以为来者师”,史学要“引古筹今”“鉴往训今”,史家要博古通今,成“一家之言”。材料旨在(     
A.强调史学为现实服务的功能,主张经世致用
B.阐明将历史事件放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下进行认识
C.批判传统史观的束缚,注重叙述重大影响力的事件
D.揭示实地调研、对史料求源等方法对史事考证的重要性
2024-04-30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G5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有学者评价某一历史人物时指出“受过传统的封建教育”“师承了这个学派(今文学派)经世致用精神和历史变易思想。”“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失败给予常怀忧愤的(他)以巨大的震动。‘奇变’推动了他的思想发展,集中表现为爱国主义的高昂和效法西方主张的提出。”材料评价的是(     
A.王守仁B.李贽C.魏源D.洪仁玕
2024-04-28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钱塘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4 . 王守仁提倡的“致良知”,强调“内外合一”“知行合一”。他强调人们可以从自己的内心认识天理。据此可知,“致良知”学说(  )
A.推动了理学价值追求的深化B.吸取天人观以变革理学体系
C.突破传统儒学价值追求桎梏D.实现了理学求理路径的转型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家国情怀,天下为公,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涵。下列语句,按出现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匈奴未灭,无以家为也。
②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③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④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A.①②③④B.②①④③C.③①②④D.④②③①
2024-02-07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丽水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6 . 清代学者章学诚针对“史家三长”的理解时说到:“义理存乎识,词章存乎才,征实存乎学”。关于“识”和“学”,他的见解得到了公认。下列表述符合“识”的是(     
A.作为作史的技术,集中表现为研究和写作的水平
B.无论是考订史实还是阐发其意义,需有独立判断
C.研究历史需有广博的史料,并对史料进行细密的考证
D.保持头脑有如一面明镜,才能如实反映出生活的现实
7 . 王夫之说:“天下之治,统于天子者也。以天子下统乎天下,则天下乱。故封建之天下,分其统于国;郡县之天下,分其统于州。州牧刺史,统其州者也,州牧刺史统一州而一州乱,故分其统于郡。郡守,统其郡者也,郡守统一郡而一郡乱,故分其统于县。上统之则乱,分统之则治者,非但智之不及察;才之不及理也。”这表明王夫之主张(       
A.扩大君主权力B.恢复西周时期分封制
C.健全监察制度D.反对权力的高度集中
2024-01-16更新 | 9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镇海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8 . 黄宗羲批评明代士人:治财赋者则目为聚敛;开阔扦边者则目为粗材;读书作文者目为玩物丧志;留心政事者则目为俗吏。徒以生命立极、天地立心、万世开太平之阔论,钤束天下。由此可知黄宗羲主张为学应该(    
A.批判君主专制B.经世致用C.提倡个性自由D.中体西用
9 . 明代王阳明是心学的集大成者。他一生专注“致良知”,认为“良知”是隐藏在每个人心中的“天理”,需要重新发现和践行,这样就可以达到圣贤境界,“良知良能,愚夫愚妇与圣人同”。据此可知,王阳明(     
A.提倡个性自由B.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C.抨击君主专制D.主张工商皆本
10 . 面对明朝中后期“天下事势如沉疴积痿”的局面,王守仁以“正人心,息邪说”“而后天下可得而治”自任。下列项中,属于王守仁言论主张的是(     
A.“存天理,灭人欲”
B.“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C.“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
D.“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2023-12-08更新 | 356次组卷 | 5卷引用:浙江省嘉兴市2024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