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陆王心学与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8 道试题
1 . 《坤舆万国全图》的四个角分别绘有天文图和地理图,右上角画有《九重天图》,右下角为《天地仪图》,左上角是《赤道北地半球图》和《日月食图》,左下角曾有《赤道南地半球图》和《中气图》。这(     
A.利于开拓当时国人的眼界B.代表了世界制图技术的最高水准
C.表明当时西学已深入人心D.佐证了中国天文地理领先于西方
2024-02-29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九品中正制,本想替当时用人定出客观标准,还是不失此项制度所应有的传统精神的,但后来却变成拥护门第,把觅取人才的标准,无形中限制在门第的小范围内,这便大错了。唐代针对此弊,改成自由竞选,所谓“怀牒自列”,即不需地方长官察举,更不需中央九品中正评定,把进仕之门扩大打开,经由个人各自到地方政府报名,参加中央之考试。这制度,大体说来,较以前是进步的。汉制规定商人不能做官,做官亦不能经商,乡举里选系由地方政府察举呈报。现在自由报考之唯一限制,即报名者不得为商人或工人。

——摘编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科举制与九品中正制的异同。

材料二

中国古代某个历史时期AB
重要文化
成就
1.贾思勰《齐民要术》
2.顾恺之《洛神赋图》
3.洛阳龙门石窟
4.范缜《神灭论》
5.民歌《木兰诗》
6.陶渊明《桃花源记》
……
1.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2.曹雪芹《红楼梦》
3.徐光启《农政全书》
4.李时珍《本草纲目》
5.利玛窦《坤舆外国全图》
6.京剧形成

(2)根据材料二,指出A、B分别是中国古代哪两个历史时期,并说明A时期的阶段特征。
(3)根据材料试举三例,分别说明B时期文化方面的时代特征。
2024-01-29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滦州市第六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3 . 如图是高一某同学整理的宋明理学发展的思维导图,以下解释相对合理的是(     
A.认为“理”是世界的本原B.主张天理隐藏于心中
C.求理的方法实际是相同的D.注重深刻地探究万物
2023-12-04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普高大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11月联合质量测评历史试题
4 . 落日余晖·变与不变。

经济的变与不变

材料一   明朝中期常熟一位地主谭晓,用低价购买了大片空闲的低洼沼泽地,雇用贫苦乡民加以治理。部分土地被改造为良田,收成大增。所凿水池养鱼,池上筑舍养猪,其余空地种植不同的果木蔬菜,顺带捕捉鸟类和昆虫,此类副产品运到市场,销售所得“视田之入复三倍”。由此,谭晓成功致富。类似现象,从明中期起逐渐多见。

材料二   下图为《耕织图·耙耨》部分,《耕织图》是康熙帝命人在南宋同名图画基础上改绘而成的,描绘了江南地区农业生产的场景。



思想界的“清流”

材料三   求诸心而得,虽其言之非出于孔子,亦不敢以为非也;求诸心而不得,虽其言之出于孔子者,亦不敢以为是也。

——王阳明

人但率性而为,勿以过高视圣人之可为也。尧舜与途人一(即“同”),圣人与凡人一。

——李贽

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天下之大非一人之所能治,而分治之以群工。

——黄宗羲

材料四   这一时期多方面的发展并没有突破传统政治体制、社会结构以及儒家思想体系的构架……与同一时期西方国家开始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飞跃相比,中国前进的脚步显得迟滞而迂缓。

——张岂之《中国历史·元明清卷》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清时期农业领域的变与不变。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思想界出现的倾向,并简单评价王阳明的观点。
(3)根据材料一至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把明清时期出现的新现象称为“落日余晖”是否恰当,并说明理由。
2023-10-05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威海市荣成市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上图为某位教师上课时绘制的中国古代儒家思想发展趋势图,指出b点和d点儒家思想发展状况。

材料二   以儒家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因其对外的良好开放性,而能够虽然经受过佛道的冲击、胡汉文化的融合以及外族的入侵都能够一脉相承地延续下来。但到明清以后中国文化却开始走向了一条封闭的道路。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后,为了防止倭寇的侵略,巩固封建统治,开始限制通商。清朝更是在政治、经济、文化上实行全面封闭政策,朝着自我封闭的方向发展。

——摘编自《中国文化发展历史及感悟》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趋势,并分析导致该趋势的出现的因素。
2022-11-15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聊城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下图是某同学整理的宋明理学的思维导图,以下解释合理的是(       
A.格物致知属于唯物思想B.理学与心学本质不同
C.“理”的实质是儒家伦理D.心学只关注个人内心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勤俭观念在我国古代产生很早。从殷周时代开始,人们即认识到勤俭不仅关系到个人和家庭的安危,而且关系到国运的兴衰。商初大臣伊尹曾对刚继位的太甲提出建议:“慎乃俭德,惟怀永图。”春秋战国时期,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不仅把俭与温、良、恭、让一同列为做人的基本道德准则,更将其作为一种生活方式,践行于日常生活之中。西汉立国之初,社会经济凋敝,物资极端缺乏,统治者致力于医治战争创伤,以“寡欲”“无为”的黄老思想治国,提倡俭朴的道德风尚。

——摘编自杨明辉《我国古代勤俭思想的发展》

材料二   早于西方,明末清初的中国也有一场思想“启蒙”,这场启蒙的领军人物是黄宗羲。在黄宗羲的论述中,可以看到与西方启蒙殊途同归的有关“公意”与“议政”“权利”与“权力”的阐释。由于种种原因,启蒙思想在中国止于“思想”未能形成“运动”,普及到社会,但从黄宗羲的论证中,从梁启超的评价中可以体味到其发源于中国本土,具有中国特色的权利意识、权力制约、地方自治、民主议政等一些具有近代宪政气息的思想因素。

——摘编自马小红《近代中国宪政的历史考察》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社会传统的消费观念形成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末清初中国思想启蒙的特点。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清学校课程设置的主要内容,以伦理道德、为人处世、治国、平天下的儒家经典等为实用内容。国子监是中央官学,其文化学习的内容主要是"四书""五经"及本朝律令等。明代北京国子监的藏书,除字贴外、有藏书54种,其中各朝所颁的8种、儒学著作18种,子书6种,史书22种,没有一部属于算术类。府、州、县、卫的教育内容,大致与国子监相似。社学教学内容有《小学》《孝经》《论语》《春秋》等及皇帝圣渝,还有简单的书算课程。私塾里的启蒙教材仍然是《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很少有数学等自然科学知识。

——摘编自牛翠萍《从明清教育解析中国近代科技落后的原因》

材料二     1895年春,严复发表《论世变之亟》,文章指出中国要图强,更重要的是要"治本",即引进西学以教育民众。1896年,梁启超发表《变法通议》等,阐述兴办近代教育对救国图强的重要意义。他指出:方今万国“亡而存之,废而举之,愚而智之,弱而强之,条理万端,皆归本于学校。”教育救国主张已成甲午之后朝野上下许多人的共识。《辛丑条约》答订后,帝国主义国家鉴于以武力不能征服中国,打着“扶雄中国之文明,少仁尊爱主义”的名义,通过教会纷纷在华创办学校。实际上是“代利炮坚船之用”。教育救国论者强调兴办教育更重要的是“今我同胞欲纳吾种族而跻于优胜不败之地,以与欧美民族相颉颃而超越之”。

——摘编自吴雁南等《中国近代社会思潮》     (第一卷)

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后,“普通话”得到并通重视。1955年,国家将现代标准汉语的名称定为普通话,作为国家通用语言写入宪法。1956年,国务院颁布     《关于推广普通话的指示》,向全国推广普通话,2000年,《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确立了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作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法律地位。2021年,全国范围内普通话普及率达80.72%,95%以上的识字人口使用规范汉字,中华民族几千年书同字、语同音的梦想正在逐步成为现实

——摘编自百度百科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清时期中国教育发展变化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国家推广普通话的角度指出中国现代教育的影响。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科教兴国的认识。
2023-02-11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资阳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哈佛中国史·最后的中华帝国:大清》一书将清朝视为一个克服种种挑战、成就斐然的重要时代,下图是该书内容的思维导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摘自《每日解读诗词·<哈佛中国史6:大清>》


传统观点认为清朝是一个失败的王朝,该书则认为清朝是一个“成就斐然”的时代,你同意哪种观点?请先明确观点,再根据材料和中国古代史、近代史知识,对所选观点进行阐述。
2023-04-06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玉溪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