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两次鸦片战争的过程和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21 道试题
1 . 1839年7月初,林则徐邀请美在华传教士伯驾和袁德辉等人翻译《各国律例》。伯驾提及自己的翻译工作时表示,"这些章节论述一个国家拥有禁绝外国货,没收走私货,以及进行战争的权利"。这反映出林则徐(       
A.注重对外斗争的策略B.意识到鸦片走私危害
C.认识到中英必有一战D.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
2 . 有人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这场战争是(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023-12-09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九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3 . 1906年,清廷设立税务处,除涉及外交支川税项外,所有关于海关关税事务,统归税务处核办,并指挥地方海关监督和通过总税务司(洋员)问接指挥地方税务司(洋员)。这反映出(     
A.清朝中央权力下移的趋势B.晚清关税管理近代化的努力
C.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D.清末新政收回了海关人事权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1西汉商业中心                                                    图2唐代商业中心                                                图3明清商业中心

材料二   19世纪中叶以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因工业革命的推动而更趋扩大。西方国家工业化和工业发达的过程,也是扩大国外市场的过程。他们通过不平等贸易,实行对经济落后地区的掠夺,一个囊括全球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由此形成。

——吴于廑《大学世界历史地图》

材料三   


   
(1)根据材料一、指出古代商业中心的变化反映了我国古代经济发展的何种趋势,并结合所学分析导致这种趋势出现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列强是如何把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
2023-12-03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5 . 1847年12月,香港《中国邮报》社论指出:“为了要给外国制造品找到主顾,那就必须用低廉的售价去克服中国人喜爱土制品的偏好,并且五口通商方法直至现今为止,还是依靠少数经纪人为外国人沟通消费者,或与本地制造家相竞争的唯一中介人。”该社论反映了当时(     
A.五口通商改变中国外贸布局B.英国谋求扩大在华侵略权益
C.英国对华贸易仍居入超地位D.中国传统经济模式依然牢固
6 .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美国的特命全权公使委派到世界的那一边(中国),站在树底下,手里拿着筐子,等着接他在树上的伙伴所摇撼下来的果子。甚至他还接到训令,万一树上的人和果园的主人发生纠纷,他应当出来调停”。其中“摇撼下来的果子”包括(     
A.领事裁判权B.片面最惠国待遇C.鸦片贸易合法化D.通商口岸传教权
7 . 1861年,奕䜣等上奏折设立总理衙门时,就明确了“俟军务肃清,外国事务较简,即行裁撤”的基调。可事实是总理衙门不仅没裁撤,反而越办越庞大,越办越规范,最终在清末新政中发展为外务部。其主要原因是
A.民族矛盾的激化B.西方政体的影响C.汉族官僚的崛起D.国家治理的需要
2023-11-12更新 | 197次组卷 | 5卷引用:黑龙江省2024届高考模拟预测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法家对法律就有较为深刻的认识。《管子》曰:“尺寸也,绳墨也,规矩也,衡石也,斗斛也,角量也,谓之法。”汉武帝确立儒学为正统并“定于一尊”“以经注律”“引经解律”等应时而起,大行其道。魏晋时期规范汉以来反映“以经注律”成果的律条内容并试图使之法典化。《唐律疏议》完成了“一准乎礼”“得古今之平”并被封建后世奉为“楷模”。明清时期以注释律条为主要内容的律学成果,则大大提高了法典的司法实用性,提高了司法效率。

——摘编自李俊《论中国古代法学发展的特点与影响》 

材料二   鸦片战争后的中国社会大动荡,阶级关系和阶级矛盾错综复杂,外患环生,内乱叠起,法律也发生了明显变化。变化的主要特征是历史悠久的中华法系开始解体及西方法律的输入。特别是20世纪后,先进的中国人认为法律有利于活跃人们的思想、开阔视野。近代著名法学家沈家本在考订中国古代法律制度和浩繁的法学文献的同时,积极引进资产阶级法律,有力地推进了法学研究和立法工作,这种努力与空前的民族、政治、社会危机交织在一起,也推动了中国法律的现代化。

——摘编自袁敏殊《西方法律、法学的输入与中国法制的近代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法律演变的特点,并说明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近代法律的特色及其作用。
2023-11-02更新 | 189次组卷 | 2卷引用: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9 . 自新航路开辟以来,中国在中西贸易中长期处于出超地位。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到清政府覆灭的数十年间,除了1864年、1872—1876年之外,其他时间均处于入超的地位,且入超的数额不断扩大。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对外贸易范围的扩大B.经济主权的不断丧失
C.自然经济的完全解体D.西方资本输出的加强
10 . 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英国官员赫伯特说:“推翻清朝并非我们的兴趣,当我们向北京进军时,我们真为我们的行为担心,若随之发生的无政府状态,我们的贸易和茶叶都将化为乌有。”这表明英国发动这场战争意在(     
A.维持并扩大对华殖民贸易B.以经济利益诱惑清廷屈服
C.强迫清政府允许公使进京D.借助太平天国向清廷施压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