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国家出路的探索和列强侵略的加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两次鸦片战争中,中国均以“旧式水师”抗御西方列强的入侵,没有进行过一次像样的海战。而到甲午中日战争时,中国与日军发生了诸如黄海大战这样大规模的海战。这一变化(     
A.改变了中国“弱国”形象B.有力地捍卫了中国的海疆
C.体现了维新新政的成效D.得益于“师夷长技”的开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曾国藩幕僚薛福成于1875年指出:“西人风气,最重条约,至于事关军国,尤当以《万国公法》一书为凭。如有阻挠公事,违例干请者,地方官不妨据约驳斥。”这说明薛福成(     
A.揭露了西方列强的侵略意图B.具有了维护国家主权的意识
C.突破了中体西用的思想局限D.萌发了救亡图存的爱国主张
2023-12-30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忻州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五次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钱乘旦先生提出了“反现代化”的理论假设。他认为“反现代化”并不是反对现代化,而是用现代化的手段来维护传统价值取向,扭转现代化的方向,达到抵制现代化、回归传统社会的目的。下列符合“反现代化”理论假设的历史事件是(     
A.太平天国运动B.洋务运动.C.戊戌变法D.义和团运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19世纪60年代,为解决生源问题,清政府规定同文馆的学生可以拿薪水。开始年薪为36两银子,后又提高到120两,最高时达到140两。当时七品官年薪才45两,五品官也不过80两上下。这从侧面深刻反映了(     
A.科举制度渐趋衰落B.官办学校待遇较高
C.洋务运动成效显著D.传统思想根深蒂固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393月中旬,林则徐以钦差大臣的身份抵达广州禁烟,目睹了沿海文武大员“不谙夷情,震于英吉利之名,而实不知其来历”的状况,遂招募了一批精通英文的青年组建成翻译团队并给予他们优厚的待遇,让他们在广州越华书院翻译西文,以供参考。其核心成员袁德辉、梁进德等人大多在国外教会学校学习过且具有对外商贸经历。林则徐要求翻译团队将搜集到的外文书籍和报纸译成中文,从中获取了大量的西方情报。同时,他还亲自参与翻译活动,确立翻译主题,并严格监督译文质量。通过一系列翻译活动,林则徐率先引导国人跨出对西方历史和现状蒙昧无知的状态,被誉为晚清启蒙思想的先驱。

——摘编自苏艳《林则徐的“夷情”探查与翻译赞助活动》

材料二   19世纪60年代开始,中国一些开明的封建官吏和知识分子以"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来阐述当时局势的严峻性。他们兴办外语学校,培养为朝廷所用的翻译人才。在《通筹洋务全局酌拟章程六条》里,奕䜣对此类学校的办理制定了相对具体的方案并成立了京师同文馆翻译处和江南制造局翻译馆,组织翻译西书,其中"同文所译偏重法律,上海江南制造局,所译类多兵家之言”。部分洋务学堂应西学课程教学的需要,也参与翻译西方各类书籍。洋务派的译书活动,为我国引进了许多西方先进的技术、理论,冲击了"天朝帝国"守旧愚钝的意识。

———摘编自吴洪成、郝丽霞《洋务派翻译西书活动与近代教科书的产生》等


(1)根据材料一,概括林则徐在翻译活动中的贡献,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历史意义。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与林则徐相比,洋务派翻译活动的不同之处,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天朝田亩制度》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具有充分的革命性,“给资本主义萌芽开阔了发展的空间”。这一评价是基于《天朝田亩制度》(     
A.否定了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B.顺应了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化的要求
C.与《资政新篇》的主张异曲同工D.实现了农民阶级“耕者有其田”的理想
2022-11-12更新 | 339次组卷 | 58卷引用:山西省原平市范亭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柳亚子《题太平天国战史》:“楚歌声里霸图空,血染胡天烂漫红。煮豆燃萁谁管得,莫将成败论英雄。”其中“煮豆燃萁”是指
A.北伐失利B.定都天京C.天京陷落D.天京事变
2020-06-16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忻州市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5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一个民族的觉醒,通常要有两个条件:第一,这个民族面对着或者经历了以往没有遇到过的眼中你危机,甚至整个民族被逼到生死存亡的关头,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第二,还要这个民族能看到出路,燃烧起新的希望,深信只要奋起救亡,勇于变革,就可以改变目前的艰难处境。

——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的崛起》


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近代史所学知识,围绕“危机与觉醒”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论题明确,阐述史实准确,逻辑严密,表述清晰)
2019-06-03更新 | 427次组卷 | 25卷引用:山西省原平市范亭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9 . 江南制造总局是个十足的封建衙门。管理者是以督办为首的一群大大小小的官吏。他们对军器制造一窍不通,一切生产技术大权都操纵于洋人手中。有些洋匠不懂技术,招摇撞骗,因造不出火药,竟称“中国天气异于外国,与造此药不宜”。这表明,洋务企业
A.管理体系逐步完善B.过度依赖西方技术
C.逐渐成为外资企业D.所雇洋匠皆为外行
2018-06-10更新 | 7729次组卷 | 101卷引用:山西省忻州市静乐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