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国家出路的探索和列强侵略的加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李鸿章说:“自秦政变而败亡,后世人君遂以守法为心传。自商鞅、王安石变法而诛绝,后世人臣遂以守法取容悦。今各国一变再变而蒸蒸日上,独中土以守法为兢兢,即败亡灭绝而不悔。”这表明李鸿章主张(     
A.改变传统的守旧思想B.学习西方的变法图强
C.为人臣必须取悦龙颜D.坚持中国的守法传统
2024-04-09更新 | 59次组卷 | 2卷引用:上海市长宁区200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一位研究晚清乡土意识的学者说:“晚清思想文化史的进程展示了一种特殊的现象:先进思想家从西方引进,并以微弱的资产阶级经济关系和职能集团为依托的民主、自由、平等的现代化观念与信息,像油浮在水面上一样漂浮在广阔的乡土文化带的上空。而几亿老百姓却在同一时代场景中基于传统的民族性、国民性,表现出另一套欲求:均田免粮、真主降临、杀洋灭教、反清复明。”“晚清乡里民众的自救意识与先进人物的救国方案同向而不同调。”

——引自程肃欠的《晚清乡土意识》

(1)与上述材料相关的重大历史事件有哪些?
(2)分析“乡里民众”与先进思想家既“同向”又“不同调”的原因。
2024-04-04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长宁区200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3 . 人民英雄纪念碑。位于北京天安门广场的人民英雄纪念碑,是建国初为纪念近现代各时期的革命英雄而建立。其设计也颇具匠心与历史底蕴。

观察角度一:题词;纪念碑正面由毛泽东题词: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纪念碑背面由毛泽东撰写碑文,周恩来题写(写于1949 年):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观察角度二:浮雕。人民英雄纪念碑腰部,分别镶嵌八幅巨型浮雕,生动而概括地展现了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的革命斗争史。


(1)碑文中的“三年以来”、“三十年以来”、“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起”三个时间尺度,分别代表哪三个历史时期?
(2)请将以上四图按时间顺序插入其它四幅浮雕标题所呈现的时序中。

(3)以上四图所反映的革命运动,以反清作为革命目标的是:____________(双选)
(4)以上四图所反映的历史事件中,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是:____________(双选)
(5)由于纪念碑奠基于 1949 年,未能反映 1949 年之后的“人民英雄”。如果要设计一幅反映新中国建立后“人民英雄”的浮雕,你会选择什么图案?请具体说明理由。
2024-04-03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长宁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4 . 有人认为洋务新政为戊戌变法创造了有利条件;又有人根据李鸿章在创办上海织布局时,不准华商另行设局和洋务派反对戊戌变法等作为依据,认为洋务新政不利于戊戌变法的发展。请结合戊戌变法的社会条件对上述看法加以说明。
2024-03-27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长宁区200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虞和平在《张謇与民国初年的经济体制改革》一书中记载:张謇于1913年出任主管全国农工商各业的农商总长,他自己表述出任农商总长的心态时说:“盖际此时艰,不敢不出,勉尽国民一分子义务。然外观时事,內忖精力,此义务能尽到几分,能收几分之效,以报我国人期望之万一,则毫无把握。……所可以告国人者,惟矢此勤勤恳恳之心,与国务院诸君,交成职责而已。”


(1)从当时中国社会状况分析,张謇为什么会说出“此义务能尽到几分,能收几分之效,以报我国人期望之万一,则毫无把握”这样的话?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在张謇出任农商总长(1913——1915)前后,民族经济取得了哪些发展?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张謇对中国经济早期现代化所做出的贡献。
2024-03-27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长宁区200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1864年江海关道丁日昌密查:“内地商人买雇洋商火轮夹板船只,写立笔据,多托洋行出面,赴领事衙门呈报更名入册,领取船牌行驶,从未赴地方官报明立案。”这种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A.外国资本主义的阻挠B.外国资本主义支持民族工业发展
C.本国封建势力的压迫D.民族工业资金匮乏、技术落后
2024-03-24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长宁区200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探究最早的官派留学生:

1872年到1875年间,在容闳和洋务官员文祥的倡议下,清政府先后派出四批共120名平均年龄只有十二岁学生赴美国留学。1881年,留学生分三批被遣送回国,赴美国留学中止。

某中学学生想探究此事的来龙去脉,找到以下材料:

材料一:“此多数青年之学生,既至新英国省,日受新英国教育之熏熔,且习与美人交际,故学识乃随年龄而俱长。……况彼等既离去中国而来此,终日饱吸自由空气,其平日性灵上所受极重之压力,一旦排空飞去,言论思想,悉与旧教育不睦,好为种种健身之运动,跳踯驰骋,不复安行矩步”。

——容闳《西学东渐记》

材料二:“学生在美国,专好学美国人为运动游戏之事,读书时少而游戏时多。或且效尤美人,入各种秘密社会。此种社会有为宗教者,有为政治者,要皆有不正当之行为。……此等学生,若更令其久居美国,必至全失其爱国之心;他日纵能学成回国,非特无益于国家,而且有害于社会。”

——1881年,驻美参赞吴嘉善奏折

材料三:1881年,中止留学后,当时的《申报》评论:“国家不惜经费之浩繁,谴诸学徒出洋,孰料出洋之后不知自好,中国第一次出洋并无故家世族,巨商大贾之子弟,其应募而来者类多椎鲁之子,流品殊杂,此等人何足以与言西学,何足以与言水师兵法等事。”

材料四:“这批留美生中从事工矿、铁路、电报者30人,其中工矿负责人9人,工程师6人,铁路局长3人;从事教育事业者5人,其中清华大学校长1人、北洋大学校长1人;从事外交行政者24人;从事商业者7人;进入海军者20人,其中14人为海军将领。”

——章开沅《西学东渐与东学西渐》(1999年)


(1)探究一:材料一、二、三对此事的态度如何?请概述。
(2)探究二:以上所有材料能否充分说明赴美留学的效果?请说明理由。
(3)探究三:综合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推断赴美留学开始与终止的原因。
2023-12-10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延安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A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李鸿章说:“中国积弱,由于患贫。必须先求富,而后才能自强。”以下企业体现这一求富思想的是(       
A.江南机器制造总局B.上海轮船招商局C.福州船政局D.天津机器局
2023-02-26更新 | 634次组卷 | 91卷引用:上海市复旦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9 . 人是历史的创造者,杰出人物是实施历史的组织者或领导者。他们虽然不能决定历史发展的趋势,但可以加速或延缓历史发展的进程。

将上述历史人物与其主张的观点一一对应。(填字母)
(1)“民族”“民权”“民生”
(2)“外须和戎,内须变法”
(3)“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
(4)“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保暖”
(5)“救中国,建共和,首先得进行思想革命”
2022-05-03更新 | 147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复旦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太平天国运动中,一方面在《天朝田亩制度》中提出“天下人”平分“天下田”;但另一方面在法令中规定:“贵贱宜分上下,制度必判尊卑。”这说明太平天国
A.未脱离传统农民起义的范畴B.要求推翻满清封建统治
C.具有现代法治意识D.实现了农民当家作主的历史变革
2022-05-03更新 | 159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复旦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