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国家出路的探索和列强侵略的加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16 道试题
1 . 1895年威海卫战役中,烟台以东清军归山东巡抚李秉衡节制,威海守御由李鸿章的淮军负责,彼此互不相干,而南方调来“勤王”之师又不听李秉衡调遣,这样就出现了威海孤军奋战,得不到援兵的奇怪现象。该现象反映(     
A.洋务运动破产的历史必然性B.政治改良难以实现救亡图存
C.中央权力下移影响历史发展D.阶级矛盾激化加剧民族危机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时任督办铁路事务大臣的盛宣怀具体提出了设立“商办银行”的主张,他认为“非急设中国银行,无以通华商之气脉,杜洋商之挟持”。1897年中国通商银行的设立,标志着华资新式银行业的产生。中国通商银行的酝酿筹设以及初期运作,成为尔后中国出现新式银行业和相应制度构建的先声。由此可知(       
A.中体西用思想得到成功实践B.清政府推动了金融业近代化
C.民族资本主义得到迅速发展D.外国经济侵略受到有效遏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鸦片战争后,强迫中国开放通商口岸是列强侵华的重要内容。到日本与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时,仍有此项内容,而列强与清政府签订的《辛丑条约》中,却没有此项内容了。这反映出(     
A.清政府统治根基的动摇B.列强在华矛盾的加剧
C.清政府外交政策的改变D.列强侵华方式的变化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4 . 19世纪90年代,中国各地的新设民族企业,常到上海、广州、厦门以较高的工资觅雇工人。这一现象可用于说明当时(       
A.产业工人的待遇丰厚B.资产阶级的救国实践
C.通商口岸的产业优势D.晚清政府的政策支持
2023-11-28更新 | 2017次组卷 | 15卷引用:2023年高考福建历史真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洋务运动时期,福州船政局工人的工资主要由技术熟练程度决定,但受福州木排工的工资在劳动力市场上高于其他工种的影响,木排工的工资较高。这说明福州船政局(     
A.属于传统的官办手工业B.已独立进行劳务核算
C.普遍采用了大机器生产D.劳动力具有商品特性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6 . 1895年2月,《申报》刊载文章指出,“中国自二十年来,亦尝有志自强,既在各省设立制造局,自制枪炮,又时向外洋不惜重价购置各种新式枪炮,其于置器一道,可谓尽心焉耳矣。惟有利器,而无用此利器之人,徒饰外观,毫无实际”。这一评论(     
A.缘于民族危机的加深B.旨在肯定洋务派的历史功绩
C.摆脱了中体西用窠臼D.揭示了洋务新政失败的根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7 . 阅读材料,根据所学,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欲自强,则莫若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李鸿章

材料二   “今日和议既成,中外贸易有无交通,购买外洋器物,尤属名正言顺。购成之后,访募革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捻(‘发’指太平军、‘捻’指捻军起义军),可以勤远略(抵抗外国侵略)”

——曾国藩

(1)材料表述的是中国近代什么运动?这场运动的目的是什么?
(2)请列举运动中创办的军事工业及民用工业各2个。
(3)结合所学,你对这场运动有何评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如表所示为洋务运动时期丁宝桢为山东泺口创设制造局而上的奏折(部分)。由此可知,丁宝桢的奏折(     
1“设厂内地,不为彼族所觊觎,万一别有他事,仍可闭关自造,不致受制于人”
2“附近章丘、长山等县,煤铁矿产素饶,民间久经开采……纵有闭关之时,无虞坐困”
3“秦、晋、豫、燕、湘、鄂各省,由黄、运溯流而上,一水可通,将来制造军火有余可供各省之用,转输易达”
A.是基于维护国家安全的考量B.详述了内地创建厂矿的利弊
C.受到了“天朝上国”观念的束缚D.强调军事武器贮备的重要性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西方新闻画报中的中国统治者

图1是美国《纽约世界报》关于1896年李鸿章访美的漫画。该报纸用李鸿章在美国受欢迎的程度来打响广告:“李鸿章从来没有错过星期天的报纸。”

图2是1911年英国画报对武昌起义的报道,标题是“革命军的敌人,五岁的清朝皇帝”。

图3是法国画报报道:袁世凯宣誓拥护共和,以剪辫宣告旧时代的终结。


                  
                       图 1                                      图2                                 图3
围绕“近代西方眼中的中国大人物”这一主题,从三幅图片中提取有效信息并结合中国近代史知识进行阐述。(要求:阐述须包含所选近代西方视角、三个中国人物;所举史实须与所选历史人物密切相关;紧扣主题,持论有据,论证充分,逻辑清晰)
2023-11-20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闽江口协作体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10 . 美国传教士林乐知在《中东战纪本末》一书中指出:“古者列国分封,当王室多事之秋,犹有勤王之义旅。今旅顺失矣,盛京危矣,辇毂之下,烽烟渐近,而各省大吏,唯知自顾封疆。”该传教士提及的战争(     
A.败局引起台湾军民的抵抗B.导致了清朝中央集权弱化
C.促成了“东南互保”局面D.发生于北洋军阀统治时期
2023-11-20更新 | 78次组卷 | 7卷引用:福建省百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