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国家出路的探索和列强侵略的加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清代准南盐课甲于天下,但自咸丰元年(1851年)后,长江道路不通,两淮票运亦坏。1853年,清政府在淮南改行就场征税办法。1857年,为确保盐课,又将淮南盐务改为设局征税,允许商人每贩盐一担,到局纳税银一钱后,即可自由行销各地,至于销往何处,不再限制。这说明(     
A.江南赋税结构发生剧烈变革B.盐课征收之权下沉到了基层
C.农民起义冲击促使盐税改革D.盐业统一市场规模不断延伸
2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安东尼·吉登斯在他的著作《现代性的后果》中指出,从传统社会到现代社会的变迁是一种剧烈变化,即吉登斯所说的“现代社会制度从传统的社会秩序中分离出来是断裂的”。这种“断裂”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现代性时代到来的绝对速度:二是现代化变迁的范围;三是现代制度的固有特性,即在旧秩序中无法简单找到现代社会的组织形式。


运用所学知识,在中外历史中各举一例,对上述观点进行探讨。(说明:赞成该观点或提出一个相反的观点,用史实阐述理由均可。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3 . 晚清洋务派创办各种新式企业;日本明治政府推行“殖产兴业”政策。二者的共同点是(       
A.引进了资本主义的经济体制B.以实现富国强兵为目的
C.主要采用官督商办经营方式D.瓦解了封建统治的基础
2023-07-17更新 | 3763次组卷 | 22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下表是洋务派主要代表人物的职衔情况,表中信息说明(     

姓名

任职情况

曾国藩

两江总督(1860-1864),直隶总督(1868-1870)

李鸿章

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事务大臣

左宗棠

陕甘总督(1866-1875)

张之洞

湖广总督(1889-1894)
A.洋务派是实权派官僚B.洋务运动的进展顺利
C.洋务运动绑架清政府D.清政府追求国富民强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5 . 轮船招商局采用“官督商办”的经营管理模式。创办初期,李鸿章通过允许其承运官物、免税、贷款和缓息等多种途径,使它在与外国轮运公司的竞争中未曾处于劣势。从1874年到1892年,年年盈利。由此可知,该局(     
A.得益官方扶助,实力匹敌洋商B.过于依赖官方,不利自身成长
C.专意谋取贴补,影响竞争公平D.享有垄断特权,助推同业发展
2023-07-10更新 | 4236次组卷 | 29卷引用:山东省郯城县美澳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收心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40年前,中国没有专门管理涉外事务的机构,理藩院既管理少数民族事务又管理涉外“朝贡”事务。中国外交体制演变,始于“五口通商大臣”设立,后来随通商口岸扩展,设置南洋通商大臣、北洋通商大臣,负责管理对外通商事务。1861年,咸丰帝迫于英法压力,成立总理衙门,它是专管洋务及外交事务的中央机构,中国外交体制重大变化。1877年,清政府在英国设立领事馆,它是中国在海外设立的第一个领事馆。中西交往中,清朝放弃了“谕”“批”等居高临下的回复夷书定例,改用“照会”样式。1901年,外务部设立,它厘定使节职制,制定外交规章,重视外交官培养,中国近代外交体制正式确立,这对促进中外经济文化交流有积极作用。

——摘编自《外交近代化》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后,废除了列强在华特权,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屈辱外交,先后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三个世界、和平发展、和谐世界等影响深远的外交理念,形成了独立自主的外交格局,赢得国际社会高度赞誉。改革开放后,我国实行独立自主不结盟的和平外交政策,与世界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十八大后,党中央开创性提出全球治理,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等外交新理念,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路,为人类社会应对共同挑战提供了中国智慧,中国软实力显著提升。70年来,在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国外交始终展现了负责任的大国担当,在国际风云变幻中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为我国发展营造了良好外部条件。

——摘编自《新中国外交70:成就与启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清朝外交的主要变化,分析其变化的重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新中国外交发展的基本历程,概括新中国外交的重大影响。
2023-07-10更新 | 647次组卷 | 12卷引用: 四川省泸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据统计,1877~1883年间,苏、皖、鄂、鲁、热、奉、直、滇、桂等省的纺织、煤炭、铜、银等行业19家企业竞相采用招商集股办法集资。在洋务派创办的20多个民用企业中,绝大部分都以集股筹资的办法广泛集聚社会资金。由此可知,近代中国(       
A.工业布局不断优化B.商贸效率得以提升
C.新的经营方式扩展D.金融行业快速成长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1881年,胡恩燮受左宗棠委派主持徐州近代煤矿开采,聘请英籍工程师巴尔进行实地查勘,还“依西洋公司之法”筹措民间商股,购买西方近代机器开采煤矿,以期能“收回洋人夺去之利”。这表明(     
A.官办企业大力引进西方技术B.清政府鼓励民间自行设厂
C.求富以自强的方针得到实践D.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扩大
2023-06-30更新 | 181次组卷 | 7卷引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蒙自市第一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英国在华报刊《字林西报》评价中国洋务运动时说道:“开办同文馆、派遣一百名留学生、翻译科学著作、用外国方法训练士兵、建造军火库、开矿、架设电报等举措本该对中国有益,但是,这一改革的深层动机是坏的。”该评论意在说明洋务运动(       
A.呈现官僚化经营管理色彩B.并未孕育出社会革新力量
C.旨在维护落后的封建体制D.近代外交的主权意识缺失
10 . [军事人才的培养与选任]

材料一中国古代军事人才的培养与选任随时代变化而不断调整。西周“六艺”重视射、御。唐代设立武举,测试骑射、负重等。两宋至明代都延续武举,并设置武学。

就武举而言,两宋“以策(论)为去留,弓马为高下”,“凡武举,始试义、策于秘阁,武艺则试于殿前司,及殿试,则又试骑射及策”。由于统治者重文轻武,宋代士人有能力应进士举者,不屑于应武举。明弘治六年(1493)规定,武举“六岁一行,先策略,后弓马,策不中者不许骑射”。然而明代武职多荫袭,武举只是补充形式。

就武学而论,宋代武学“设教授以文武臣熟知兵事者充任……视看人材、试验弓马,合格者始许入学”。其教学内容除弓马武艺外,尤其重视“习诸家兵法,教授纂次历代用兵成败、前世忠义之节”。明代武学则增加了《论语》《孟子》等作为主要教材。

——据《宋史》《明史》等

材料二“以弧矢定天下”的清王朝,武举渐以骑射、技勇为重。嘉庆年间改策论为默写武经百余字即合格。而武官选任则以行伍出身为正途,武举出身次之。就军事教育而言,清廷不再专设武学,而是在官学设立武学教习教授生员。

鸦片战争之后,清政府先后创办福州船政学堂、天津水师学堂、湖北武备学堂等新式学堂。其课程主要教授数、理、化等自然科学知识,以及新式炮台和营垒的构筑方法等工程技术。编练的新军按才学品行优劣、训练勤惰、考核成绩高低决定赏罚,排以上的军官须由军事学堂出身者担任。

——摘编自《中国大通史》等

(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明武举的共同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阐述从宋明到清代军事人才培养与选任的变化及原因。
2023-06-14更新 | 4089次组卷 | 24卷引用:重庆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