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边疆危机与甲午中日战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9 道试题
1 . 甲午中日战争背景
(1)既定政策:日本蓄谋占领中国的____和藩属国朝鲜、____,然后进攻中国大陆。
(2)根本原因:日本通过____壮大了国力,急需发展资本主义。
(3)导火线:朝鲜发生____,朝鲜国王请求清政府出兵。
2023-08-23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统编版一轮通史版课时夯基专题练-中国近现代史1-1列强侵华加剧与民族危机的加深
2 . “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闰五月初七日,□□□及负责中日战事的钦差大臣刘坤一的密使易顺鼎与台南文武官吏一百余人歃血为盟,约定□□□为抗日保台的盟主,‘纵使片土之剩,一线之延,亦应仓促,不命倭得’。”材料中“□□□”指代的历史人物最有可能是(     
A.邓世昌B.刘铭传C.林永升D.刘永福
3 . 中法《越南条款》签订之际,清廷反省此次战争的经验教训,认为中国海军太弱,不能与法舰对阵,使法舰得以横行无阻,攻毁福建水师,封锁台湾海峡,侵占基隆、澎湖,故决心编练海军、加强海防。这说明(     
A.法国觊觎我国的西南地区B.清廷开始认识到军事的落后
C.民族危机刺激近代化发展D.洋务运动推动了海军的发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马关条约》规定,如果中国在三年内付清赔款,不仅利息全免,日本还将从威海卫撤军。为此,清政府与英德两国签订借款合同。根据合同要求,由海关总税务司赫德(英)代征四省七处厘金抵偿部分债款。但这遭到所涉地方督抚不同程度的反对。据此推知(     
A.清政府陷入内外交困的境地B.地方分裂割据势力迅速增长
C.清政府公信力已经完全丧失D.列强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
2023-08-14更新 | 361次组卷 | 7卷引用: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历史预测卷(一)
5 . 甲午中日战争后,晚清士人提出“夫欲制胜于人,必尽知其成法,而后能变通,而后能克敌。”其意在(     
A.提升民族意识以救亡B.学习西方以法治国
C.推广西方的近代文明D.积极宣传洋务运动
2023-08-14更新 | 164次组卷 | 2卷引用: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历史预测卷(六)
6 . 甲午中日战争期间,南洋的华媒《星报》《叻报》等围绕着旅顺大屠杀事件发表了大量的新闻报道与评论文章,在第一时间记录下了日军的暴行,并运用国际法与国际惯例斥责日方的诡辩与谬论。这反映出当时(       
A.国际法在南洋广泛传播B.海外华人民族意识觉醒
C.媒体报道即是历史真实D.清政府不关心舆论宣传
7 . 光绪皇帝在一篇《御赐祭文》中写道:“朕御极后,特命督师出关,肃清边圉,底定回疆,厥功尤伟。……尽心民事,裨益地方,扬历中外,恪矢公忠,洵能终始如一。”据此推断,该祭文所褒奖的大臣是(     
A.曾国藩B.李鸿章C.左宗棠D.康有为
8 . 19世纪中叶至19世纪末,西北边疆史地学的发展,掀起了中国边疆研究的第一次高潮。这一时期,涌现出了《朔方备乘》《康辅纪行》等一大批代表作。 这一时期中国边疆研究的发展折射出(       
A.清廷中央集权的强化B.民众的民族意识增强
C.中国的民族危机加深D.民众摆脱文字狱的枷锁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左宗棠,湖南湘阴人,晚清重臣,是中国近代史上举足轻重、功勋盖世的人物,为中华民族留下了巨大的精神财富。他对中华民族的不世之功,使他不仅成为中国的著名英雄,而且在世界上也有相当大的影响。他的功绩、思想、精神、品格、表现,近年来越来越被国家、社会认知。作为左宗棠及其文化的研究者之一,我建议给左宗棠的历史定位为“中华民族的脊梁。”

——王品端《左宗棠是中华民族的脊梁》

材料二康熙时台湾与福建就紧密联系在一起,属于福建省管辖。随着西方列强在中国海防之地徘徊,对中国海域管辖造成极大的威胁。左宗棠于1885年6月18日上奏清廷《复陈海防应办事宜请专设海防全政大臣折》和《台湾紧要请移福建巡抚驻台镇摄折》,强调“夫台湾虽系岛屿,绵亘亦一千余里。旧制设官之地,只滨海三分之一。每年收榷关税,较之广西、贵州等省,有盈无绌。倘抚番之政果能切实推行,自然之利不为因循废弃,居然海外一大都会也。且以形势言,孤注大洋,为七省门户,关系全局,甚非浅鲜,其中若讲求军实,整顿吏治,培养风气,疏浚利源,在均关紧要,非重臣以专驻之。则办理必有棘手之处。”清廷采纳了左宗棠的建议,于1885年9月5日下诏“着将福建巡抚改为台湾巡抚,长川驻扎”。

——摘编自夏新华、徐小芳《儒表法里,经国济邦:左宗棠的法治事功钩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给左宗棠“中华民族的脊梁”历史定位的史实依据。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左宗棠关于“海防”“台湾”两个奏折的意义。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致敬!致远舰!致远舰是北洋海军主力巡洋舰,18949月在甲午海战中沉没。战争结束后清廷颁布上谕,大力褒扬致远舰管带邓世昌,赐谥“壮节”,从优议恤。有挽联云“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

材料一   致远药弹尽,适与倭船吉野值。管带邓世昌……谓倭舰专恃吉野,苟沉是船,则我军可以集事(成事),遂鼓快车,向吉野冲突。吉野即驶避,而致远中其鱼雷,机器锅炉迸裂,船遂左倾,顷刻沉没,世昌死之,船众尽殉。

——姚锡光《东方兵事纪略》(1897年)(此书多参考当时的公文、电报、私人信函等)

材料二   (致远舰)被1枚重炮弹……命中了水线。总之不管怎样,它开始严重倾斜,显然是受到了重创。该舰的管带……下定决心与敌人同归于尽,于是向一艘敌人最大的军舰冲锋,准备实行撞击。一阵重炮和机关炮弹的弹幕扫过他的军舰,倾斜更加严重了,就在即将撞上敌舰之际,他的船倾覆了。军舰从舰首开始下沉……所有舰员与舰同沉。

——镇远舰美籍雇员马吉芬的回忆(《世纪杂志》,1895年)

材料三   致远舰水下考古……由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与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通力合作,汇集全国水下考古专业人员,在丹东市政府的支持下,联合海洋勘测、潜水打捞等行业的技术力量,于2016年秋圆满完成致远舰考古调查任务。

此次调查,也对致远舰的破损情况有了较准确的掌握,整体保存一般,钢板、锅炉零件因爆炸而抛离原来位置,火烧情况严重。

考古发现外壳板保存完好……近艏部处发现保存完好的鱼雷引信、一些完好的弹药,均说明并未发生被鱼雷直接击沉或鱼雷舱中炮发生殉爆。

致远舰……处于北洋舰队左翼最外围的位置,也是最容易成为日军集火攻击的对象……中炮进水后……一直坚持在战场上(考古揭示出大面积的火烧痕迹)。

——《致远舰水下考古调查报告》(2023年)


辨析和考证上述材料,并描述致远舰官兵英勇殉国的过程。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