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边疆危机与甲午中日战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1 道试题
1 . 19世纪末,清朝统治者认为日本“专用西方制胜”,痛切感到“一代有一代之兵制,一时又有一时之兵制,未可泥古制以疗新病,居夏日御冬裘也”。这说明(     
A.清政府主张全面效法日本军事体制
B.晚清统治集团认识到兵制改革的必要性
C.学习西方科技已成为当时朝野共识
D.甲午中日战争制约清朝政治制度的变革
2024-04-20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莲湖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质量监测历史试题

2 . 甲午中日战争之前,知识分子对基督教教会所印发的书籍和宣传资料大多不屑一顾;甲午中日战争之后,此种情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昔之视为鸡肋者,今不啻价重鸡林”。这从侧面反映出甲午中日战争(       

A.促进了民族意识的普遍觉醒B.加深了中华民族的危机
C.使基督教在中国开始传播D.推动了维新思想的深化
2024-03-31更新 | 97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榆林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3 . 19世纪60年代后,烟台的外贸经济迅速繁荣,一时成为“北方的贸易中心”。20世纪初,由烟台进出口货物多改为从威海出入,威海“一时商业骤盛,市面顿呈生气”;与此同时,青岛也迅速崛起,逐渐取代了烟台的贸易中心地位。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清廷经济政策的调整B.列强侵华格局的演变
C.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D.关税主权的部分恢复
4 . 有史料记载,甲午中日战争期间,有一支调往辽东战场的山西防军,每人腰间插有烟枪,驻扎锦州之兵勇“所用前膛枪皆锈,惟所佩烟枪甚洁”。这从侧面说明(       
A.清政府必然灭亡B.洋务运动没有成效C.清军兵员素质差D.戊戌维新变革失败
2024-02-07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第三十八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李鸿章曾说,与法国作战,“法始必负,继必胜,终必款”“为今之计,不如款以保和”,以致清朝政府的抗法一直战和不定,时战时和,埋下了中法战争仍走失败老路的伏笔。据此可知(       
A.清廷战略指导思想影响了战争的结局B.战争全过程清军始终处于劣势地位
C.中法战争是内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D.清政府传统华夷等级观念根深蒂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鸦片战争后,强迫中国开放通商口岸是列强侵华的重要内容。到日本与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时,仍有此项内容,而列强与清政府签订的《辛丑条约》中,却没有此项内容了。这反映出(     
A.清政府统治根基的动摇B.列强在华矛盾的加剧
C.清政府外交政策的改变D.列强侵华方式的变化
7 . 某诗人读近代一战争史事感怀而作:“黄海炮声烈,长惊来者心。英雄功永在,弱主过何深。质脆瓯方破,堤决地必湮。中华入盛世,还要戒胡孙。”该战争为(     
A.三元里抗英B.中法战争C.中日甲午战争D.反割台斗争
8 . 1898年1月17日,有官员给清廷的奏折中认为,可分期还清对日赔款,让日兵继续留驻威海卫,但日本政府不但不接受,而且还要求清政府在1898年5月8日前必须把赔款付清。日本的这一要求说明(     
A.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亟须资金B.清政府以夷制夷的计划破灭
C.明治维新过程中出现资金断裂D.英日在侵华上既斗争又妥协
9 . 鸦片战争后,面对外来侵略,魏源主张在必要时以守内河为主,放弃对外洋和海口的控制。19世纪70年代,李鸿章认为,在“近日财用极绌”的情况下,务必“统天下全局通盘合筹”,必要时主张弃新疆而保海疆。这反映了(     
①列强对华侵略重点转移   ②中国人海权意识的觉醒
③晚清国防实力较为有限   ④太平天国牵制清朝精力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2023-11-11更新 | 211次组卷 | 5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城关中学大学区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10 . 《条款官话》,是琉球国的汉语官话著作,其内容几乎都是关于琉球外交的“应答标准”。下图中文字的大意为清朝人问:我听说你们琉球发了文书给英国军机大臣和西洋人,是真的吗?琉球人回:这是为了留在琉球的英国人伯德令产生的被动交涉,不是我们要主动和大英勾搭的。据此可知(     

《条款官话》书影(成书于1866年)
A.清廷的宗藩关系逐渐瓦解B.藩属国近代国家意识觉醒
C.清内部统治危机日益显现D.外交策略受汉语系统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