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戊戌维新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4 道试题
1 .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先进中国人认识与汲取西学的过程,是在“中体西用”宗旨引导下迈开步伐的,而其本身又徐徐地冲击着“中体西用”的宗旨。“中体”和“西用”不会互不侵犯,势必不断促进事物的新陈代谢。 “西用”既借“中体”为入门之阶,便会按照自身的要求而发生影响。少数人虽然想把它限制在既定的范围内,更开明的人就会在事实的刺激下因势利导,走出更远的一步。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根据材料,结合中国近代史的相关史实,围绕“时局变迁与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拟定一个论题(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谨、表述清晰)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时期代表人物思想主张
鸦片战争后林则徐、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
19世纪90年代主张政治上实行君主立宪制;经济上发展民族工商业;文化上学习西学
20世纪初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
辛亥革命后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20世纪20年代孙中山新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
(1)结合所学知识,完成表格①②③处的内容。
(2)结合所学知识,为表格内容拟定一个恰当的主题。
(3)你认为表中哪一种思想主张对中国近代社会影响最大?请说明理由。
2024-05-25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湖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四)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19世纪末,一些士人称:“夫天下古今,权操于上则治,权分于下则乱”,“近日人心浮动,民主民权之说日益猖獗”,此风一开,“皇上无权,督抚无权,各地方官又无权,而惟是不得通籍之举子,转因而有权……无所不为,尚复成何事体邪?”这些士人的言论

A.表明民族危机引发社会恐慌B.折射出清廷沦为列强治华工具
C.缘于维新变法思潮蓬勃发展D.抨击的矛头直指民主共和政体
4 . 戊戌变法是在“民族危机迫在眉睫的情势下仓促上阵的向敌人学习的运动,   ‘自光绪十四年,康有为以布衣伏阙上书,极陈外国相逼、中国危险之状……请厘革积弊,修明内政,取法泰西,实行改革’。这场改革具有明显的植入性”。此观点旨在说明(     
A.改革缺乏内在的社会动力B.改革措施脱离了中国国情
C.变法目标背离近代化方向D.变法的舆论动员极不充分
2024-03-17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耒阳市正源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中国的传统文化自汉以来,是以儒学为中心的文化架构,一直被我们认为是世界上最好的文化,但是到了晚清却出现千年未有之变局……从晚清开始,中国社会就是一个不断重建民族(文化)自信心的过程,即向西方学习的过程,具体体现在物质层面、制度层面和精神层面。

——摘编自廖保平《辛亥百年:铁屋里的大国突围》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中国近代向西方学习的过程,自拟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完整。)
2024-03-07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祁东县成章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入学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共同的梦想。为了实现这个伟大的梦想,从中国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各个阶级包括地主阶级、农民阶级、资产阶级进行了一系列的艰苦探索和抗争,虽然最终都以失败而告终,但是中华民族勇于探索的追梦精神是中华儿女的宝贵精神财富。

——摘编自刘文《近现代中国各阶级追逐“中国梦”的历史考察》

材料二   务望全国工商各界,一律起来设法开国民大会,外争国权,内除国贼,中国存亡,就在此一举了!

——摘自《北京学界全体宣言》1919年5月

材料三   1921年中国共产党登上中国的历史舞台,就担负起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使命。在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带领下,中国人民付出诸多努力,最终使中华民族“站起来”了。

——党史学习教育,以“赶考”精神做好新时代答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近代地主阶级、农民阶级和资产阶级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开展的运动,并简要分析为什么说这些运动都是失败的。
(2)根据材料二、指出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并概括五四运动的性质。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标志性的意义。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21—1949年中国共产党为带领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实现人民解放所作出的重大努力。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戊戌变法开始后的第四天,慈禧太后要求光绪皇帝发布上谕,解除帝师翁同龢的职务,要求授任新职的二品以上的官员向太后谢恩,擢升太后亲信荣禄为直隶总督,统领北洋军队。这些举措(       
A.为变法失败埋下伏笔B.体现出民族资产阶级的妥协性
C.意在减少变法的阻力D.反映出维新变法缺乏群众基础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戊戌变法期间,大批士人因废八股而骤然失业,因此,他们将矛头直指倡议废八股的康有为等人身上,并且使出各种手段控制社会舆论,以此为先锋和利刃来讨伐维新派。这反映出戊戌变法(     
A.科举制度遭到废除B.遭到士人的全面反对
C.群众基础不够广泛D.改变了传统教育体制
23-24高一上·云南楚雄·期末
名校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变法开始后,光绪帝发布多道上谕,扶植、鼓励官绅士民创办报刊,并提出鼓励中国民族报业发展的政策。维新派开创了新的报刊政论文体。这种文体半白半文,平实易懂,笔锋感情色彩浓郁,出现了一些既有时效性,又具体生动的新闻报道,新闻报道中央带评论,有时还夹以口语和外来语,尽量贴近读者的阅读。维新派的报刊提倡资产阶级新文化,颂扬自由、平等、天赋人权等思想,介绍进化论学说,对陈腐的封建思想进行批判,开展资产阶级思想的启蒙教育。维新派的报刊始终贯穿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热情,强调民族主义和国家观念,维护民族独立和国家主权,推动了民族近代新闻事业的发展。

——摘编自瞿小纯《从中国新闻报刊史看其时代特征》

材料二   12年中华民国成立后,以孙中山为首的南京临时政府,立即废止了前清新闻旧法令——《大清报律》,并通过立法手段建立起与西方先进国家接轨的自由新闻体制,保障人民的言论出版自由权利。在辛亥革命进行时和中华民国成立后,取得胜利的革命党人立刻在其控制的地区,按照言论出版自由的理念,建立起自由新闻体制。据统计,武昌起义后的半年时间里,全国的报纸由十年前的 100 多种,猛增至近500 种,总销售数量达4200 万份,这两个数字都突破了历史的最高纪录。在这些报刊中,数量最多、发展最快的是政党报纸。

—摘编自杨师群《中国新闻传播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维新派办报的特点及历史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民国初年报刊业蓬勃发展的原因。
2024-02-05更新 | 74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南省株洲市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1898年1月29日,康有为上《应诏统筹全局折》(第六次上书),请求光绪皇帝厉行变法,指出“变则能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第一次受皇帝之命提出了变法的具体措施,但对原来的开议院、兴民权等则避而不谈,提出“以君权雷厉风行”,开制度局于官中“以参酌新政”。这是因为维新变法运动(     
A.遇到强大阻力B.与洋务运动指导思想基本一致
C.缺乏社会基础D.追求共和制度不符合中国国情
2024-02-05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湘潭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