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跟着葛兆光学习历史解释。

材料   要有好的历史解释,一个很重要的途径,就是放宽历史的视野,把中国放到更大的亚洲、世界的背景里面去。1790年乾隆八十寿庆是清朝的重要事件。从这一事件中,我们可以思考,为什么在不同视野中,庆典会呈现出不同的意义?

中国史

角度

经过康熙、雍正和乾隆三个精明强干的统治者的治理,到1790年举行盛大、铺张和奢华的庆典,似乎正是这个18世纪盛世的最好象征。

亚洲史

角度

朝贡圈内国家安南、朝鲜等派使团参加庆典。对于受到特别恩遇的安南国王及使团,朝鲜使臣相当不满。1790年,这个以大清为中心的朝贡圈实际上并不像乾隆想象的稳定和坚固。大清维持朝贡圈秩序的权威和力量,其实在日益衰退。

世界史

角度

朝鲜使臣在赴京途中看到繁华背后的困窘:“饥民之号丐者,至燕京相续,昨冬酷寒,皇城内冻死者甚众。”康乾盛世尽管可以数出好多成就,遗憾的是成就背后有阴影,这些阴影导致19世纪大清的“衰落”。就在乾隆志得意满的时候,中国之外的世界已发生根本转变,欧洲正从传统帝国逐渐转向现代国家。

——据葛兆光《朝贡圈最后的盛会》整理

(1)根据材料和所学,放宽历史的视野,解读乾隆八十寿庆的不同意义。
(2)以材料为范例,对辛亥革命的意义进行历史解释。
2024-03-22更新 | 153次组卷 | 5卷引用:浙江省温州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2023·广西玉林·一模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辛亥革命时期,浙江掀起了兴办女学的高潮,省内女子学堂不断涌现,覆盖范围逐渐扩大,从沿海城市杭州、宁波、温州扩展到绍兴、嘉兴、丽水等地区。除较为偏远的山区地带(金华、衢州),其他各地均已出现国人自办的女子学堂,且数量众多。这一现象(     
A.有助于当时社会风气的转变B.改变了传统社会对女性的歧视
C.开启了中国近代教育的先河D.使浙江女子教育走在中国前列
2023-10-26更新 | 692次组卷 | 7卷引用:黄金卷02-【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模拟卷(浙江专用)
3 . 有史家认为:唐宋变革,是指社会结构、政治体制、经济形态、文化性质.权力关系、政府组织的全面改变。这样的改变,在我国历史上,至少发生过四次:一是殷周之际;二是春秋战国;三是唐宋之际;四是晚清民国。以下关于这四个时期的改变,对应正确的有(       
①殷周之际——封建制邦国统一为郡县制帝国       
②春秋战国——农业家庭式劳作取代农夫集体耕作
③唐宋之际——士庶阶层之别明显到社会成员身份趋于平等
④晚清民国——君主专制集权体制逐渐向民主宪政体制过渡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23-24高三上·江苏泰州·期末
论述题 | 较难(0.4) |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09年10月,朝鲜人安重根于哈尔滨火车站刺杀了曾任日本总理大臣和首届朝鲜统监的伊藤博文,震惊世界。辛亥前后,安重根的故事在中国多次被改编,搬演于戏剧舞台,所涉体裁丰富,主题多变。

时间

代表作品及简介

1909年11月

王钟麒创作一部名为《藤花血》的传奇作品。其内容主要写日本

欲吞并朝鲜,派伊藤博文为朝鲜统监,爱国志士安荫七欲在伊藤前往“满洲”时刻杀他,其妻金氏得知他的计划,甚为担心。

1915年3月

在国内形势的触动下,民鸣社把安重根的故事搬上舞台,取名《东亚风云》。 在广告中曾写道:“兹者东亚风云日紧一日,本社悲朝鲜之亡,恐覆辙之重寻,特编斯剧以警国人”

1918年春

郑正秋编写了《卖国奴》一剧。该剧的主要人物并不是安重根,而是曾任朝鲜总理大臣的李完用。以李完用的亲日卖国行为作主线,安重根及其同党的刺杀行动,不过是由此延伸出的一个自然结果。

——摘编自张会芳《英雄、亡国、国贼:辛亥革命前后安重根题材戏剧的叙事转移》

综合以上材料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2023-01-13更新 | 225次组卷 | 4卷引用:黄金卷06-【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高考历史模拟卷(浙江专用)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它是中国历史进入20世纪后发生的一次革命,甚至可以说是自秦统一中国以来的一次历史性转折。……这次革命是20世纪中国第一个最具有历史意义的大事件,是历史的首创,它提供了此前的中国历史进程未曾提供的新鲜经验。

——引自张海鹏《张海鹏史学文论精选集第二卷》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写出“中国历史进入20世纪后发生的一次革命”的名称,并扼要指出作者把它称为“历史首创”的缘由。

材料二   中国共产党各级组织在发动工农群众方面进行了很有成效的工作。当时两湖地区因遭受灾荒而严重缺粮,粤汉铁路还没有完全修通,怎样保证军需运输是一个大问题。在中共广东区委领导下,广东省港大罢工委员会组织了3000人的运输队、宣传队、卫生队随军北上。北伐军向长沙开进时,中共湖南区委发动工农群众参加带路、送信、侦察、运输、扫雷、担架、救护、慰劳、扰乱敌人后方等工作,还组织农民自卫军直接参加战斗,这种热烈的场面,在中国以往的战争中是罕见的。

——引自胡绳《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


(2)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概括北伐战争的特点,并指出北伐战争的目的。
2021-05-17更新 | 287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2021届高三5月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
6 . 文化是一种精神传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伯龙雅擅词曲,所撰《江东白芒》,妙艳时人。时邑人魏良辅,能喉转声音,始变弋阳、海盐为昆腔,伯龙填《浣纱记》付之。王元美(世贞)诗“吴阊白面而冶游儿,争唱梁郎雪艳词”者是也……传奇家曲剧本,戈阳弟子,可以改调歌之,惟《浣纱》不能,故是词家老手。

——(清)朱彝尊《静志居诗话》

材料二   (下图)图画中间是一个火锅,火锅里面写满了很多汉字,比如佛,功夫,礼,仁,莎士比亚,爱因斯坦,京剧等许多代表中国和外国文化的东西。


材料三   孔学优点,仆未尝不服膺.惟自汉武以来,学尚一尊,百家废黜,吾族聪明,因之锢蔽,流毒至今,未之能解。又孔子之祖述儒说阶级纲常之伦理,封锁神州。斯二者,于近世自由平等之新思潮,显相背驰,不与根本上词而辟之……即空学亦以独尊之故,而日形衰落也。

——《新青年》第2卷6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指出魏良辅和《浣纱记》在昆曲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昆曲于2001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你认为符合哪项申遗标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莎士比亚成为“外国文化”代表之一的理由。分析火锅中“仁”和“莎士比亚”如算作同一味调料的标准是什么?
(3)阅读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有两种认识可供选择讨论:①儒家思想自汉武帝以来“学尚一尊”,历代统治者往往利用孔子的儒家思想统治国家。试从汉武帝和唐太宗的思考与实践加以说明。②儒家思想之“阶级纲常之伦理”与“近世自由平等之新思潮”显像背驰,在近代中国“日形衰落”。试以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为例,分析推动儒家思想“日形衰落”的措施。
2021-05-02更新 | 13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山水联盟2021届高三4月联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