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47 道试题
1 . 如表是中国近代某一历史时期出口商品的分类占比(%)。其中甲年、乙年、丙年分别对应的年份应是(     
原料手工制品机器产品
甲年15.681.82.6
乙年39.841.418.8
丙年40.139.420.5
A.1820、1860、1894B.1865、1883、1894
C.1893、1910、1920D.1912、1930、1944
2024-03-25更新 | 429次组卷 | 8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2 . 20世纪初,北大某教授撰文提出:“推倒雕琢的、阿谀的贵族文学,建设平易的、抒情的国民文学”;“推倒迂晦的、艰涩的山林文学,建设明了的、通俗的社会文学”。作者意在
A.振作少年精神B.发动文学改良C.推动文学革命D.反对愚昧与专制
2018-11-07更新 | 3396次组卷 | 33卷引用:山东省烟台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图为某高中历史小组在学习中国近代史时,绘制的部分时空坐标。



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近代史的有关知识,就材料中时空坐标的一段信息或整体自拟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联系符合逻辑,史实准确,论述充分,表达清晰)
2022-04-14更新 | 494次组卷 | 4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邹城市第二中学2023届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题
论述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校徽的功能主要是为了彰显学校的办学理念和精神底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校徽:标识与理念
1917年,时任北京大学校长的蔡元培请鲁迅设计北大校徽。同年87日,鲁迅完成图案设计工作。鲁迅设计的北大校徽造型是中国传统的瓦当形象,简洁的轮廓给人现代的感觉。"北大"两个篆字上下排列上部的""字是背对背侧立的两个人像,下部的""字是一个正面站立的人像,有如一人背负二人构成了"三人成众"的意象,给人以"北大人肩负着开启民智的重任"的想象。同时“北大”二字还有“脊梁”的象征意义。鲁迅用“北大”两个字做成了一具形象的脊梁骨,借此希望北京大学毕业生成为国家民主与进步的脊梁。

——据肖伊绯《大学校徽百年史话》等

结合时代背景,对鲁迅设计的北大校徽进行阐释。
2023-03-22更新 | 468次组卷 | 6卷引用:山东省枣庄市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A卷)
5 . 清代建制,内地事务由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管。蒙、回、藏事务,则归理藩院统辖。民国建立后,根据1912年4月《袁世凯大总统命令》,内阁不设藩属部,所有原属该部管辖的事务均归并内务部接管,不仅如此,民国还特设蒙藏事务局,直属国务总理,以重事权。这一变化表明
A.民国政府完成了国家统一
B.民国政府加强了对蒙藏地区的主权管辖
C.民国政府对边疆和内地实现一致的管理体制
D.民国政府推行民族平等政策
2021-10-21更新 | 996次组卷 | 14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外国语学校三箭分校2022届高三11月模拟历史试题
6 . 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表示,“反对孔教,并不是反对孔子个人,也不是说他在古代社会无价值”,他认为孔子学说也有优点,不是“无可取”的。据此可知,陈独秀(     
A.学术态度比较偏激B.注重捍卫传统文化
C.辩证看待儒家学说D.号召民众追求人权
7 . 1919年,梁启超以北洋政府官方代表身份,在英、法、比、意等国游历一年之久,听到了不少关于欧洲文明破产的说法。回国以后,于1920年3月在上海《时事新报》发表长文《欧游心影录》,鼓吹西方物质文明破产,东方文化优越的论调。据此推知,其意在(     
A.为变法图强寻求内在依据B.揭示列强对中国侵略的罪行
C.宣扬中国传统思想的精粹D.批判新文化思潮的偏激倾向
2022-09-21更新 | 440次组卷 | 4卷引用:山东省聊城市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20世纪20年代的中国城市婚姻状况发生了巨大改变,据统计,在一项针对单身青年的调查结果显示,315位青年中希望自由恋爱并自主决定婚姻的青年竟达273人,比例约为86%。促使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新文化运动开展B.旧婚姻观念已经瓦解
C.五四运动的爆发D.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
9 . 据海关统计,1914~1918年间,我国进口货物价值比1913年减少了20.3%,出口每年比1913年增加了14.8%~20.5%,入超由每年的2亿多两减至3000多万两,1919年更减至1600万两。发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政府实行鼓励发展实业的经济政策B.国内先进的技术支撑
C.列强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D.相对稳定的国内环境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0 . 有学者曾对民国时期军阀间相互攻击的300份通电、公告等进行统计,其中呼吁道德规范的30份、拥护民主共和的37份、要求实施宪政的19份、反对专制独裁的26份、主张联省自治的11份、呼吁文官政治的10份、反对“黩武主义”的32份、要求废督裁军的27份、呼吁国家统一的38份、主张建立法律秩序的37份、主张实践民权的9份。这可以佐证
A.民主政治观念的社会影响B.军人干政的现象得以改变
C.近代中国法律秩序的建立D.北洋军阀的统治逐渐削弱
2022-05-26更新 | 863次组卷 | 9卷引用:山东省临沂市 2022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